分享

疾与病

 循天园 2018-11-15

 《扁鹊见蔡桓公》讲述了名医扁鹊为蔡桓公治病的故事。讳疾忌医这个成语就来自于此。许多人认为蔡桓公错在执迷不悟,实属咎由自取。但很少有人会注意到扁鹊对蔡桓公病情前后描述的变化,这恰恰反映了中医诊治疾病的内涵。

 文章开头写道:扁鹊见蔡桓公,立有间,扁鹊曰:君有疾在腠理,不治将恐深。’”扁鹊初见蔡桓公,很快就看出了蔡桓公有疾在腠理,并提醒他不治将恐深,这说明扁鹊确有水平,事实也证明扁鹊的判断是正确的。

 扁鹊首次对蔡桓公的症状描述用的是。十日之后,扁鹊第二次见蔡桓公,提醒他病在肌肤,不治将益深,这次对蔡桓公的症状描述已由改为。又过了十日,扁鹊第三次见蔡桓公,提醒他病在肠胃,不治将益深,这里用的也是。又过了十日,扁鹊望桓侯而还走;五日之后,桓侯遂死

 为什么首次见蔡桓公字而后两次用字,这有什么区别呢?事实上,在古代二者确有区别,虽然都表示身体有恙但程度不同。

 “是会意字,在甲骨文中指人中箭,用来指小病,特点是来得急去得快,引申为小毛病。《孟子·梁惠王下》中的寡人有疾,寡人好色,是说孟子与梁惠王都认为爱好女色仅是小毛病。

 “是象形字,最早的时候仅有外面的,在甲骨文中像立一张立着的床,表示人生病卧床的样子,左边的两点表示人身上滴下的血。后来,内加成了声旁,变成了象形加形声字。医生为患者看病叫临床,这个词就与此有关。后来,病就成了加重的疾或合并的疾,表示大病。

 明白了这个道理,对扁鹊首次见到蔡桓公时指出他有疾在腠理时的回答就很容易理解了。蔡桓公的回答是寡人无疾,待扁鹊离开后他又加了一句评论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因为彼时蔡桓公没有感到自己有恙,所以说无疾。而他的评论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中的不病不是没有病,而是指病的不深,意思是说医生喜欢通过治疗好小疾来显示自己的能力。

 在古代医学典籍中,古人很注意使用的分寸,类似的例子有很多,比如腠与理、皮与肤、肌与肉、健与康等,虽然现在合在一起使用,但其本身所表达的意思并不完全相同。《扁鹊见蔡桓公》记载的就是一个由疾而病、由病而死的故事。

 司马迁在《史记·扁鹊仓公列传》记有扁鹊有六不治:骄恣不论于理,一不治也;轻身重财,二不治也;衣食不能适,三不治也;阴阳并,脏气不定,四不治也;形羸不能服药,五不治也;信巫不信医,六不治也。蔡桓公就属于第一种骄恣不论于理,所以扁鹊没有给他医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