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从不同的角度谈谈兔大肠杆菌病

 我心飞扬695 2018-11-15

兔病类型较为复杂,而养兔业进入的门槛很低,绝大多数兔友没有完整地看过一本养兔方面的书籍,缺乏基础的防病治病常识,使对兔病的预防和治疗难度增加。     

兔大肠杆菌病,其传染快,发病重,提高了兔的病死率,给养兔业带来了严重的经济损失。

      

大肠杆菌病是一种存在兔群中的多发性疾病,主要是由致病性大肠肝菌引起的,当兔的抵抗力下降时容易发现出来。

 

 

一、兔大肠杆菌病的流行特点和症状:     

 

1、兔大肠杆菌病可通过呼吸道感染:很多兔友只认为大肠杆菌只能从消化道感染,其实不然。    

①呼吸道粘膜受损,清异能力下降。当兔群发生呼吸道疾病时,或舍内通风不良,氨气、硫化氢等有害气体蓄积;这些因素均会造成呼吸道粘膜受到损伤,粘膜表面的生理性排异物技能下降,助长大肠杆菌在气管、肺中定居繁殖。所以,大肠杆菌也可以导致肺炎。

 

  ②舍内通风不良,环境卫生差,经常不消毒,舍内有大量粉尘。大肠杆菌对干燥的抵抗力很强,附着在粪便、土壤、兔舍内尘埃上的病原可长期存活,兔群通过呼吸吸入大量含有病原的尘埃,引发兔大肠杆菌病。

 

 2、兔大肠杆菌病可经消化道感染:饮水、饲料被大肠杆菌污染,兔群采食大量被大肠杆菌污染的饮水或饲料而感染兔大肠杆菌病,尤以水源被污染引起发病最为常见。

       

 3、兔大肠杆菌病继发性感染:当兔群发生球虫或者其他寄生虫疾病时,往往会引起兔大肠杆菌病的发生,这是因为这些疾病的发生造成一定程度的对肠道尤其是肠粘膜的损害,肠粘膜是兔子肠壁的保护屏障,受损后机体抵抗力下降造成兔大肠杆菌病病发。

       

 4、兔大肠杆菌病的应激因素:当气候突变、转群、饲料突然改变等应激因素发生时,机体抵抗力下降,肠道内菌群失去平衡,致病性大肠杆菌大量繁殖,造成兔大肠杆菌病发生。

                  

  在众多的传播途径中,各兔场应该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具体分析,找出主要传播途径,加以控制,对本病的防制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兔大肠杆菌病的预防措施:

 

        1、大肠杆菌是条件性致病菌,所以良好的饲养管理是保证该病少发的关键。例如温度、湿度、通风换气、圈舍粪便处理等都与大肠杆菌病的发生息息相关。

        

        2、适当的药物预防。适当的药物预防也是防止大肠杆菌病发生的一个不可缺少的措施。

 

       首先要弄清该兔群发生的大肠杆菌病是原发病还是继发病,是单一感染还是和其它疾病混合感染,这是成功治疗本病的关键。

      

规模兔场可以通过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选择高敏的大肠杆菌防治药物作为首选药物。

      

增加维生素的添加剂量,提高机体抵抗力。改善圈舍条件提高饲养管理水平。总之,肉兔大肠杆菌病的预防和治疗需要综合进行,养殖户不能只靠用药对其防治。

     

兔大肠杆菌病有较高的传染性,加之兔群具有全体性、共养性,一旦出现,病情将难以控制,且会对整个兔群的饲养造成严重的影响。

     

应该保持兔舍的干净,做好消毒工作。饲养员应提高养殖技能,对兔病予以及时观察和防范,可有效控制兔病的患病率,促进兔场科学发展。

 

规模兔场可以在本场提取分离大肠杆菌制作疫苗,预防的效果较好。

 

小散户不具备条件的情况下,在发生大肠杆菌病期间,可以选择平时几乎不用的抗生素,分组实验,找出效果最好的用药方法。但是,大肠杆菌很容易发生变异,本次有效的方法,下次不一定有效。

 

环境、饲料、管理,才是预防大肠杆菌病的关键。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