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见证两次世界大战的福熙元帅车厢

 刘植荣 2018-11-15

作者:刘植荣

查看更多精彩图片

上面照片摄于19181111日,地点是法国北部贡比涅森林,照片背景是一节火车车厢,那是法国元帅、协约国最高司令官斐迪南·福熙(1851-1929)的作战指挥车,所以后来人们叫它福熙元帅车厢。第一次世界大战停战协议就在这节车厢上签订,该照片是停战协议签字后的合影,前排从右向左数第2个人就是福熙元帅。

第一次世界大战于1914728日爆发,德国、奥匈帝国、奥斯曼帝国、保加利亚等国属于同盟国阵营,英国、法国、俄国、意大利、美国等国属于协约国阵营,同盟国投入2525万兵力;协约国投入4296万兵力。这场战争历时4年多,波及欧洲、非洲、中东地区、太平洋岛屿、印度洋、中国以及北美洲和南美洲海岸地区。同盟国439万军人战死,839万军人受伤,另有370万平民死于战火;协约国553万军人战死,1283万军人受伤,另有400万平民死于战火。

19181111日,德国向以法国为核心的协约国投降。投降书即《贡比涅停战协议》签字仪式就安排在福熙元帅在贡比涅森林的作战指挥车上。出席签字仪式的协约国首席代表是福熙元帅,德国首席代表是外交部长马蒂亚斯·埃茨贝格尔(1875-1921)。

《贡比涅停战协议》规定,德军在规定的时间内撤出所有占领区,恢复到战前的边界状态;德军完整交出陆、海、空军主要装备和运输工具。这个停战协议并非和平协议,它为1919628日签订的《凡尔赛条约》提供了框架,后者对一战后的世界秩序进行了详尽的安排。

福熙元帅车厢是1914年建造的,起初是福熙元帅的餐车,一战后期改为作战指挥车。一战停战时它被称作贡比涅车厢19199月,这节车厢被捐赠给法国巴黎的军事博物馆。后来,贡比涅市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停战协议签字的地方建了一个停战纪念馆,这节车厢便又被运回到贡比涅森林,安放在纪念馆里展出,并改称福熙元帅车厢Wagon du Maréchal FOCH)。纪念馆旁还有一尊福熙元帅的铜像。

法国贡比涅一带有个葡萄品种用福熙元帅命名,以纪念这位为第一次世界大战停战协议的签订做出卓越贡献的军人。

查看更多精彩图片

193991日,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1940616日,法国决定向德国投降。在安排停战协议签字时,希特勒(1889-1945)坚持要在签订第一次世界大战停战协议的地方签字,而且还必须在福熙元帅的车厢上签字,以洗刷德国一战战败的屈辱。法国政府照单全收,把贡比涅森林的停战纪念馆的墙壁打通,把福熙元帅车厢拖了出来,摆放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停战协议签字时的位置。

1940622日,时隔22年,在同一地点,同一车厢上,再次签订停战协议,不过这次双方角色彻底翻转,让法国颜面丢尽。

签字前,希特勒坐在签订《贡比涅停战协议》时福煦元帅所坐的位置上,听了一遍德国起草的停战协议,心满意足地走下车厢,与纳粹军队的几名高级将领交谈了一会离去。然后,签字仪式由德国威廉·凯特尔元帅(1882-1946)和法国查理·亨茨格大将(1880-1941)主导完成。

停战协议签字后,德军把贡比涅森林的停战纪念馆烧毁,并把福熙元帅车厢作为战利品运到德国巡展。19453月,纳粹党卫军把福熙元帅车厢炸毁,担心这节车厢再被用作签订第二次世界大战德国向盟国的投降协议。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法国重建了贡比涅森林停战纪念馆,并复制了福熙元帅车厢。福熙元帅车厢见证了两次世界大战中的两次重大事件,每年吸引成千上万的游客前来参观。(本文发《羊城晚报20181110A7版) 

查看更多精彩图片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