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路遥的婚恋往事

 zsw77792 2018-11-16

    非北京知青不娶

  路遥与林达的婚姻,可谓北京知青上山下乡运动的副产品。

  北京知青与陕北青年的婚姻有两种形式:一种是陕北后生娶北京女知青;另一种就是北京知青娶陕北姑娘。如我国当代著名文学评论家白烨、著名作家白描等人的夫人均是北京知青;知青运动中的插队模范、后成为实业家的北京知青丁爱笛娶的老婆就是陕北农村姑娘张海蛾。 

  年轻时期的路遥很有文才,心志很高,非北京知青不娶。因为北京女知青身上散发出的是都市文明的气质。他的第一个女朋友是林达同村插队的好朋友,这个女知青漂亮、多情,也颇有心机。她和路遥在县毛泽东文艺思想宣传队认识,一下子勾住路遥的魂。路遥甚至把很快能跳出“农门”、改变自己命运的招工指标,执意让给这位女知青。当时,县里好多人给路遥提醒,你在做“鸡飞蛋打”的傻事啊!但路遥却固执己见,结果可想而知。

  如果说路遥的第一场恋爱是浪漫型的话,那么他与林达的恋爱与结婚则透露出更多的现实。路遥有文才,是当时全延川县一颗冉冉升起的文学新星,但他却是农村一个赤贫如洗的家庭的养子。林达具有北京大都市知识女性的一切特点。她在插队之时文采也不逊于路遥,1972年发表在延川《山花》小报上的散文《在灿烂的阳光下》就是明证。她是南方人,归国华侨子弟,拥有高干家庭身份。这样,两位心志均很高、同样有文才的青年人注定能够在恋爱中交集,也注定能碰撞出耀眼的火花,但却不是最合适的夫妻。

  早在恋爱阶段就有人提醒路遥:“找一个本地人比较稳妥,知根知底,有挑有拣。”但路遥听不进去,反问:“哪一个本地女子有能力供我上大学?不上大学怎么出去?就这样一辈子在农村沤着吗?”事实上,林达成为路遥的未婚妻后,每月的工资主要是供路遥上大学。

  缺乏维护的婚姻

  1978年元月,路遥与林达马拉松式的恋爱有了结果,两人终于组成新的家庭。路遥与林达的家庭从起航开始,他们的共同经营与维护均远远不够。

  首先,路遥的生活习惯与正常家庭的生活格格不入。长期的伏案创作,致使路遥形成“早晨从中午开始”的习惯。这样昼夜颠倒的作息方式,随之而来的是一系列具体问题——如吃饭问题、穿衣问题、送孩子上学问题,甚至是夫妻生活问题。林达是杂志社编辑,她必须按时上下班,也要承担接送孩子上学甚至管理孩子吃饭的具体任务,而路遥基本上是“甩手掌柜”。路遥每天起床了,见不到老婆孩子,自然也吃不到一口热饭。晚上在工作间创作饿了,要么到门前地摊上随便吃一顿,要么敲开同事家的门,要个馒头。长期这样生活,家庭自然会产生诸多不和谐因素。

  当然,要解决这个问题只能双方妥协。要路遥纠正自己为创作而形成的创作习惯,比登天还难。那么,林达能否进行妥协呢?这也不可能。工作是她身份的确认,她也不会放弃工作成为专职相夫教子的家庭妇女。

  就饮食习惯上来看,路遥出生于陕北的穷苦农家,对饮食完全没有讲究。虽然不讲究吃,但是路遥却喜欢在创作时抽高档烟、喝咖啡。海波回忆说:“从20世纪80年代初,他就开始抽三四元钱一包的香烟,每天最少两包,一个月光烟钱就得花掉200元,而他每月的工资仅为100多元,还不够抽烟。就此,我多次建议他把烟的‘档次’降下来,他不同意,说,这不是生理上的需要,而是心理上的需要;不是打肿脸充胖子,而是为营造一种相对庄严的心情而保持庄严的心情,为的是进行庄严的工作。”

  路遥朋友、作家黄河浪生前也回忆:“他烟瘾重,烟的档次也高,大都是‘红塔山’,一买就是好几条。我问他一天能抽几盒烟,他说没二三盒打发不了,那几十张‘黑老板’就在烟雾缭绕中飘去了。我略带惋惜地说:‘你把这些钱买成牛奶、鸡蛋等营养品多好,既省钱又于身体有利。’他埋怨似的说:‘话怎能那么讲哩,人活一世各有习性。你一辈子别吃别喝钱都攒下了,谁也难以剥夺我与烟的友情。’我想那袅袅烟气即是路遥的思维,即是他的文章,他的作品都是在烟雾中诞生的。”

  其次,“农裔城籍”的路遥负担很重。他的穷亲戚多,而他又是念家之人。早在1980年初,陕北农村吃不上白面、大米,他总想办法从西安长途给延川与清涧的老人们捎米、捎面,尽一份孝心。但这所有的爱心都是建立在真金白银的基础上啊!长此以往,这个家庭有矛盾与裂痕是迟早的事情。

  家庭亮起了“红灯”

  在创作完《平凡的世界》第二部、身体出了问题之后,路遥的家庭亮起了“红灯”,林达提出离婚,但路遥坚决不同意。弟弟王天乐鼓动路遥,要他不要再维持那个有名无实的家庭了,找一个陕北女孩,不识字最好,专门做饭,照顾他的生活。但是路遥却因女儿的问题,放弃了这次机会……

  事实上,林达也是一位非常优秀的女性。路遥在多部小说创作中,都听取了林达的意见。林达甚至还给路遥誊抄过稿件,帮助联系过作品的发表。当然,林达的身影也渗透在路遥小说所精心刻画的众多气质高贵的城市女性形象中,读者只要仔细研读,不难发现路遥的这种情感指向。

  路遥病逝后,林达和女儿在挽带上写出“路遥:你若灵魂有知,请听一听我们的哀诉……”的字样。作为路遥合法妻子的林达是在借此表达一种怎样复杂的心绪呢?我们不得而知。但自那时起,林达多年来一直缄默不语,保持着高贵的沉默。笔者想倘若路遥有来世,在选择“刘巧珍”与“黄亚萍”的问题上,还是会依然选择城市姑娘“黄亚萍”。这就是路遥的宿命。 

  (《新民晚报》4.23 厚夫)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