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林黛玉不只教香菱学诗,她这一个学生的出色表现,更让人赞叹不已

 珍爱红楼梦 2020-11-06

一叶一菩提,一花一世界。

你是否还在梦想着诗意与远方?其实,这只是逃避。心中没有诗意,哪个远方都没有诗意,走得再远也只是苟且。

心有多大,世界就有多大。一朵花里就藏着一个世界,又何必非要走向远方。诗意,也就时刻在我们面前,只是我们选择了苟且,又梦想着逃离这份苟且。

其实,彷徨的时候,不防想想《红楼梦》里的林黛玉。她自幼父母双亡,寄居在荣国府,虽有贾母宝玉的宠爱,却又何尝能像我们在自己家一样,可以轻松自在。不好多说一句话,不好多行一步路的日子,她又何尝不想逃离,随花飞到天尽头。

但,忧郁的日子里,格外须要镇静。只有去热爱生活,享受生活,才能获得快乐,才有着别人羡慕不来的诗意。黛玉命运虽然悲苦,却也是红楼梦里最有诗意的女子,她如何面对悲伤与心急,也自是有值得我们借鉴之处。

你看她,眼见宝玉挨打后获得家人万般宠爱,她不由得又念起有家人的好处,又不禁泪流满面。紫鹃数落她不知照顾自己,她也无心答应,一度沉溺于悲伤中不能自拔。

紫鹃无可奈何,但是,黛玉的这一层深深的悲伤,却被一直鹦鹉驱散了。当时,她想着西厢记里的词句,自叹命薄,正低头走着,不防她养的那鹦鹉见她来了,就用一怀抱扑了下来,把黛玉吓了一跳,弄得黛玉一身灰。

林黛玉虽受惊了,但是,这又何尝不是鹦鹉的一件功德。因为它中断了林黛玉沉痛的思绪,也驱散了黛玉心头的不少愁绪,特别是它像小狗迎接主人一样,那一个热情的拥抱,又该是带给了黛玉多少温暖。相信这也是鹦鹉看到黛玉愁容后,给出的一种特殊的安慰。

相比于人,小小的动物,更有人情味,更懂人心,黛玉虽骂了它,却连忙询问丫头们是否给它添了食物和水。说明黛玉果真是被鹦鹉感动了。

更令黛玉感动的是,鹦鹉又长叹一声,念出黛玉《葬花吟》里的词句,好似替黛玉悲伤一般。词句如下:

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

试看春残花渐落,便是红颜老死时。

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

不止是内容的简单背诵,这鹦鹉的语气,也活似黛玉平时吟诵之语气,黛玉听了,她内心愁绪更是一扫而空,跟着紫鹃一起大笑起来。可算是一份惊喜。

这鹦鹉是不是也快成神仙了呢?只有紫鹃深深懂得,她说:“这是素日姑娘念的,难为它怎么记得了。”

可见,这并不是鹦鹉如何了得,只因黛玉素日将所喜的诗词,都或直接或间接教与它念了。黛玉是个诗人,这鹦鹉也跟着成了诗人。

经此一事,黛玉更是有情于这只鹦鹉,将她挪了地方,移到自己房间里的月洞窗前,喝了药,就专门去与这鹦鹉作戏,主动教它读诗词。此时,窗外的竹影,也映在纱窗上。黛玉的生活,也就再次出现了最有诗意的一幕。

此时,这只鹦鹉,也就可算作是黛玉的菩提,诗词是她的整个世界,忧郁的生活,也因之有了快乐。

这并不是告诉大家都要去养鹦鹉。各人的世界,都有着各人的菩提。你对什么有心,什么可以成为你一时的寄托,它们均可成为你的菩提。这份寄托里,自然也会有着广阔的世界,可供你做无穷无尽地探索。不必奔向远方。

再有,黛玉对燕子也很是有心。悲伤的时候,她也依然像照顾那只鹦鹉一样,不忘嘱咐丫头说:“你把屋子收拾了,撂下一扇纱屉,看那大燕子回来,把帘子放下来,拿狮子倚住,烧了香,就把炉罩上。”

这是不是也有着无限的诗意?更主要的是黛玉的这份爱心,对于现有生活的热爱。自己心情再不好,都要经营好生活,不让身边的一切生命因为自己的不如意而受委屈。

最后,就是黛玉对她人的接纳了。她自己生活不如意,却有心思教香菱学诗。一点都不像人们生活中那种整日悲悲戚戚,怨天尤人的人。而很多时候,人们想到黛玉,想到的却只是悲戚,实则是对她有着最大的误解。

她有悲戚不错,但都只是通过艺术的方式表达,而这又何尝不是最健康的方式,自己烦恼得以消散,还有所创造。生活中,黛玉要是那种悲悲戚戚的女孩,香菱也不会求她教自己写诗。热爱生活的人,总是能被人高看一眼,得到这样丰厚的回报。

因此,不要过分地梦想远方,面对生活不苟且,积极乐观,用心创造,哪怕是看到一朵花开,我们都可以走进一个快乐的世界。而且,每个人都是最美丽的花朵,都需要静待花开。像黛玉一样,慢慢绽放自己的美丽,成就一个真正具有诗意的人生。

珍爱红楼梦

伴你轻松读红楼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