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三月避暑,九月避寒,元代皇帝还有空管国事吗?

 时拾史事 2020-05-27

 (《秋郊饮马图》.元 藏于故宫博物院)

至元十三年三月十二日,年仅七岁的南宋小皇帝赵显和全太后以及众多嫔妃,乐工,太学生一起离开了临安,应元主忽必烈汗的要求北上去觐见这位胜利者。

“三宫今日燕山去,春草萋萋上玉阶”。年幼的赵恭帝等踉踉跄跄的北行万里,艰难困苦,死伤无数,直到两个月后,也就是五月份的二十九日,才到达元大都,即北京城,然而他们却被告知:元主忽必烈正在北方上都避暑,这意味这他们还要继续北上行路——小皇帝不得不继续踏上行程,并在农历五月二日到达上都。

虽然这些降人不敢说出来,但是他们心里一定在抱怨:北方的五月并没有多热,何至于就去避暑了?元主既已定都大都,又在两都之间徘徊,皇帝不定位,社稷又何安呐?

其实他们不知道的是,在忽必烈之后的所有元代皇帝都遵循了这个习俗——每年二月到三月出发往上都避暑,九月返回大都避寒,这期间国事照管,官员照见,丝毫不耽误。故而,元代形成了完全区别于其他朝代皇帝单纯“北巡”游乐的北巡体系,历位元帝如候鸟一样春去秋返,格外有趣。

避暑胜地,草原故都

坐落于如今内蒙古自治区正蓝旗旗政府所在地黄旗子大营子东北部约二十公里处的元上都(亦或是称之为滦阳,滦京),原名为开平府,而又在此之前,此地名为金莲川,这是由金世宗命名的。《金史》记载:“……曷里浒东川曰金莲川。”是元世祖忽必烈于1251年下令在此筑造的一座新城,忽必烈也正是在此登上皇位,成为了大蒙古国的第五位君主。

辽,金,元三代的草原皇帝,对南方中原地区的气候几乎都有些不适应,所以地处草原深处的上都城早在金,辽两代就已经是皇室的避暑之地,《辽史》记载的所谓“猎于炭山”“清暑炭山”等词中的炭山正是在金莲川的辽代纳钵所在地。

上都地区位于大陆性草原气候区,气候温凉,每入四月之后,便会挂起刺骨的寒风。春季过后,有二到三个月的夏季,夏季的昼夜温差也很大,无霜期很短,有“六月亦风霜”之称。到了初秋季节,大部分地区气候温和,秋高气爽,是游牧民族最喜欢的围猎天气。据测量,上都地区年平均气温摄氏1.2度,七月份夏季平均气温18.5度,实在是避暑的好地方。

前往上都的四条道路

据元代周伯琦《扈从录》记载,从上都到大都的路一共有四条——大抵两都相望,不满千里,往来者有四道焉,曰驿路,曰东路二,曰西路。

这里描述的这一条驿路,名为“望云路”,又可称为“海青驿路”,早期忽必烈在开平(即上都)即位为大汗之时,便首建望云道,后又于中统元年诏令中书省“自缙山(今北京延庆县)至望云(今张家口赤城县),速取径道,立海青站。”于是调拨附近站兵与马匹到此道,广建驿站,加之路上还有辽金的旧站,稍加改造就可以用,这条路路程又短,路段笔直少弯,故而较为适宜快速骑马通过,故“军情急速公事”一般例行此道传递到上都,直奏待留上都的皇帝,而皇帝巡游一般是不走这一条路的。

为方便军情马兵沿线换马,传递军情,此路较为密集的设立了十一处驿站,自北而南分别是是桓州,李陵台(双庙儿),昔保赤(明安),牛群头,独石口,赤城,龙门,鹏窝,洪赞,榆林。

既然皇帝不走这条路,那么皇帝走的是哪条路呢? 

皇帝走的这条路,俗称叫“辇路”,大名叫“黑谷路”,因其路过一个叫黑谷川的地方,故此得名。这条路风景秀美,山,谷,沟,洞几乎都能得以赏看,故而很适合作为巡游道路。有《题滦阳胡氏雪溪卷序》“……道中奇峰秀石,杂以嘉木,香草,辇道行其中。”之句为证。

这条路长约750里,从北京向西到八达岭附近北向去上都,全程设立了18处“纳钵”,这是契丹语“捺钵”的汉译词,出于辽代,意思是“牙账”“行在”,也就是皇帝出行时候的休息之所。元人继续承沿此词,专指“车驾行幸之所”。

(元上都遗址俯瞰图)

这条辇路,可称是一条东路,而扈从录记载之“东路二”,说明应该有两条东路才对,那么另一条东路在哪里呢?

这条存在感极低的东路,又叫做“古北口路”,因为它虽然在四条路的最东面,却并不是皇帝北巡“东出西还”的主角,“东出”的角色被黑谷路独占,而这条东路只被皇帝临幸过一次——只有1238年十月被使用过。所以它只好更名做“古北口路”来和黑谷路的“东路”做区别了。

此路存在感虽不高,资格却很老,是元初与望云路同期修建的,但是与望云路不同的是,关于此路资料大多已不可考,我们只知道往返这条路的人,大多是“御史按行”,也就是督察官员。并且,对于这条路上的驿站,记载也不详细,只知道有东凉亭,宜兴州,顺州,古北口,檀州几驿。

最后,我们来说说西面的“孛老道”,“孛老”即“驿站”的意思。

这条路是四路中资格最老的一条路,它的雏形始见于金代,本来就是金代女真族皇帝的避暑行路,元代宪宗蒙哥汗时期继续使用,开始时,是唯一一条“正路”,无论皇帝,官员军队,都要走这条路,可谓风光一时无二,直到后来黑谷路的出现,才把它的风光稍稍带走了一些。

然而,它依旧是四路中较为尊贵的那一位——元帝北行结束后,便一般从此道返回大都,故而,这条道也可称为“辇路”,便同样的设置了“纳钵”,且因此路较长,纳钵便设了24处。

 (帝后出行图壁画.元.铜川药王山)

这是大德元年三月的某天清晨,还不到六点,天还阴沉沉的盖在大都城上。

在大都城西侧的和义门外,大元皇帝铁穆耳已经准备出发开始一年一例的北巡了,在他视线的远方,大群的牛羊早就先一步出发了,但是此时他还是看到它们带起的灰土在地平线边缘弥漫着。而在他的面前,十万余人的庞大队伍正缓缓展开队形:黑旗队,驼鼓与马鼓是最先出城的,现在已经几乎要列队完毕了,一杆杆大旗绑在骆驼的的前峰上,迎着清晨的烈风作响,一排排的马匹系着红缨,铜铃,背上背着皮鼓,由人牵着逐渐在两侧站好,骑手们正端坐其上,五色罗的云肩在初阳下闪耀着迷幻的色彩。

在他的象辇的前方不远处,并列排着开路的金鼓队。一群殳仗前队,马前队,28宿前队的蒙古,西域,汉人武士们,他们举着弩,叉,鼓,旗在前,护卫着皇帝的御辇和其后一大片的牛车马车——那里面坐着的是皇后,太子,诸位王爷和中书省等随行到大臣。

不久,绵延十余里的队伍就准备完毕,一声皮鼓先喝,身后千官相送,铁穆耳带领的这只庞大的队伍,又一次走上了古老的北训之路。

(元代彩陶武士佣)

💗

本账号系网易新闻·网易号“各有态度”签约账号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