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看完不饥渴才怪!

 qhtqht12 2018-11-16

大家还记得陈晓卿吗?


那个提到吃就两眼放光、滔滔不绝的男人,被誉为国内最懂吃的导演。


当年,《舌尖》第一季横空出世,风靡大江南北,填补了国内美事纪录片类的空白。


陈晓卿正是第一季的总导演。



后来,《舌尖》三扑街了,从第一季的豆瓣9.3直接下滑到了豆瓣3.7,惨不忍睹。


大家说,这是因为陈晓卿离开了央视,没有参与制作。


现在,陈晓卿又回来了。


离开央视后,他又带来了一档全新的美事探索纪录片。


《风味人间》



总导演陈晓卿,配音李立宏。


当李立宏浑厚深沉的声音出来的时候,真的特别激动,感觉又回到了《舌尖》一的时候。


李立宏的声音也真的有这种魔力,光听声音都能脑补出接下来的美味。


来,感受一下~



这一次,陈晓卿不仅将目光聚焦在国内,还转到了国外,


我们可以看到,同一个星球,不同土地上生长的人们,对食材的不同利用。


安徽,南屏村。


冬至,宣告着一年中最冷时节的到来。


传统农家年底杀猪,村民汪兆惠也到了一年一度的腌火腿的时候了。



精心挑选猪后腿,撒上食盐,精心揉搓,使盐分浸到肉里。


这个过程,盐分少了容易腐坏,盐分多了会阻碍猪肉脱胎换骨成为火腿。


因为不好把控,老公常常把这个活儿交给汪兆惠。



之后根据天气的情况,反复晾晒,观看成色,对她来说也都不是难题。


“晒火腿不能急,到五月天热了再拿,火腿嘛,就是越晒越香。”


闲散里,透着一股游刃有余。

 


西班牙,小镇哈武戈。


这个以火腿闻名的小镇,同样有着丰富的制火腿经验。


大工厂流水线生产,菌丝生长、悬挂位置、肉面朝向、窗户开合角度……每一项都严格把控,精心照料。



火腿制成,中西方的吃法也完全不同。


精细切片,搭配红酒食用,是西班牙人的一贯吃法。


对他们来说,吃火腿更像是一种庄重而虔诚的仪式,专门的切片师炫技般的将火腿切片,然后配合红酒吃下。


嗯~享受。



在国内,火腿则成了我们家常菜的主角。


有着许许多多的模样,上百种不同的味道。



凡是看了第一集的,印象最深刻的应该都是那位来自台湾的小哥,卢旻易。


“我的梦想就是站上镖台当一个镖手,


燃烧自己的小宇宙,


仿佛整片海洋都是我的。”



但是,想成为一位镖手并不容易。


在六七级大风的海面上,站在船头,手持20多公斤的三叉镖竿追逐游动的鱼类。


稍有不慎,很有可能被颠下船面。


这不仅对体能、技艺有要求,更需要极大的勇气。



这项传统的镖鱼法对海洋的伤害最小。


但是,在现代手段的普及下,已经越来越少人采取这种方法来捕鱼了。


正是一种大型鱼类,旗鱼出现的时节,卢旻易和父亲在海面转了一个多月,却一条旗鱼也没见着。


在极度的身体劳累下,内心的失望可想而知。


所以,当旗鱼终于出现的时候,河马哥跟着卢旻易小哥一起,既兴奋又害怕。



这一段,河马哥看的心潮澎湃。


内心的敬畏,在镖叉掷出去的那一刻油然而生。


想起了《老人与海》,想起了《海贼王》……


可是,这才是现实版的少年与大海!



很奇怪,一档美食节目,竟然可以看得人心潮澎湃,热泪盈眶。


四川,瓦屋山。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夫妻俩一起前往深山采冷笋。



妻:哥哥呀,你跑哪里去喽? 


夫:来喽来喽,再一掏回去喽!来啦来啦来啦。打不赢(忙不过来)。


这一刻,你知道他们是爱情。



河南,孟津。


爷爷戴着麦秸帽领着小孙女走在麦地里,要做一种叫做“辗转”的食物。


小孙女:爷爷,能做辗转不能?


爷爷:嗯,一掐能掐出水儿,不嫩不老,以后你们自己做这都是标准。



爷爷弯着腰割麦子,小孙女一会儿在旁边跑着玩,一会儿蹦蹦跳跳的给爷爷扇扇子。


爷爷慈爱的看着小孙女,这一刻,你知道他眼神流露的满满都是爱。



美食,不仅仅存在于味蕾,更存在于记忆。


很多年后,你会想起某种食物,想起食物背后的那些人与事,以及那时候的自己。


这可能正是我们对一些食物念念不忘的原因吧。


正如纪录片中所说:


食物以古老的方式,静默的力量,帮助我们在日趋雷同的日常生活里辨认对方,看清自己。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