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顾颉刚与青莲巷

 星河岁月 2018-11-16


顾颉刚与青莲巷

 文|亦简


顾颉刚(1893年—1980年)江苏苏州人。原名诵坤,字铭坚。中国近现代学术史上有着重要影响的“古史辨”学派创始人


抗战时,不少学者、文人相继来到了成都。文景曾撰文说,19399月至19416月;19447月至19451,他客寓成都,在华西坝“五大学”之一的齐鲁大学主持国学研究所。


顾颉刚抗战期间在四川逗留的时间共有6年多,成都与他的缘分也不浅,期间曾两度到成都主持齐鲁大学国学研究所。第一次住了一年又九月,先在华西坝,后迁北郊新都的赖家院子。第二次住的时间只有半年,研究所已由郊区迁回华西坝鲁村。


在成都时,顾颉刚与叶圣陶多有来往,这里且看叶圣陶日记里的顾颉刚


颉刚早先在崇义桥的赖家院子,后来搬入城内。1942120日日记里说:“至青莲巷访颉刚夫人。颉刚夫人久病,近自崇义桥迁住城内。据谓其一肾已坏,欲求佳健,必须割去。现待颉刚自渝回来,即将就董秉奇医生割治。”那么,这时候的顾颉刚大约也举家搬进城里了。


同月27日,“至青莲巷,悉颉刚已归来,但外出,未之遇,约后日早晨再往访晤。29日,“晨入城,至颉刚处,坐谈一时许。



顾颉刚像


这青莲巷在状元街的附近,《成都城区街名通览》说:“明万历十三年(1585),巷内建有青莲庵,清代乾嘉时均有增修。巷因此得名(庵已消失)。”四川文史馆编纂的《成都城坊古迹考》说:“传说李白在成都时尝居此巷,故名青莲巷。”学者袁庭栋《成都街巷志》也说:“民间传说当年李白到成都求师访友时曾经在此居住,因为李白自号青莲居士,故而得名为青莲巷。”这大约是一种误读了。



网上也有这样的介绍:“在成都,有一条默默无闻的青莲巷,在合江亭、东大街附近,现在叫青莲上街和青莲下街。”对照成都旧地图,不难发现这也是一种错误的说法。如今青莲巷随着城市的改造消失了。


接下来是顾颉刚邀约叶圣陶先生至齐鲁大学教国文的事。头一天,顾就到叶圣陶家聊这事,第二天(23),“十二时,偕往明湖春茶馆,齐鲁刘校长及宾四已先在。他客皆大学教师,曾识面而并不熟悉者。席散,客皆去,刘与宾四、颉刚与余谈担任功课事。余再三却,而三君皆不肯已。最后约定先物色他人,万一找不到,余勉补其缺。宾四允之,惟言无论如何必往齐鲁教一个课程两小时。遂散。”这里说的宾四,乃学者钱穆先生。


这事几经商榷,“余尝为颉刚言,拟试开‘中学国文教学’一课程于大学,为欲为国文教师者贡献些意见。颉刚向刘校长言之,遂邀余在齐鲁开设。再不应允,便若拒人于千里之外,只得勉允之。每星期六两小时,尚可应付。314日。叶圣陶开了第一课,十点至十二点,“讲开场白两小时,注册选习者十人,九女一男,其中不尽齐鲁学生,亦有华西的学生;旁听者约二十人。观学生面部表情,似尚不感觉此课程之枯燥。”


228日,“至颉刚所,闲谈。于青年之不好奋发共致叹惋。君不久即将回重庆矣,其夫人已决定不复动手术开割,云近来身体似好一点。36日,“途遇王冰洋,与偕访颉刚,未遇,探知颉刚以十一日飞重庆。


这期间,抗战开展的如火如荼,文化人也四处奔波,但在后方还是有相对稳定的生活。

1944715日,叶圣陶写道:“今日见《大公报》,颉刚与张女士于本月一日在北碚结婚。五十二岁仍复续弦,亦其家人口太少,不得不然。


1121日,“四时半,孟实如约而至。为余言颉刚来蓉,即刻将来我家。余因回家,途遇墨陪颉刚夫妇同来。颉刚之新夫人为初见,殊富丽大方。颉刚此来,系为齐鲁大学重办国学研究所,留月余仍当回北碚。两年不见,渠白发益多,然气色甚好,远胜于余。同至店中,会孟实、山公、雪舟,遂聚餐于‘小酒家’。谈笑甚适。”不过,这时候的顾颉刚居住在齐鲁大学鲁村了。1945115日,“颉刚夫妇来,小坐,即去赴友人之宴。颉刚在此几乎每日有人宴请,午晚无归,如是应酬亦大苦事。


青莲巷在今天是看不到了。顾颉刚的故事也只有在旧时岁月中钩沉了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