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和秦观、晁补之、张耒被世人称为“苏门四大学士”,他和苏东坡、米芾、蔡襄被世人称为“宋四家”,他又被世人称为“江西诗派”的开山鼻祖,他的诗词写得最好的当属《清平乐》的前半段:“春归何处?寂寞无行路,若有人知春去处,唤取归来同住。”可谓千古绝唱,它的作者就是黄庭坚。 在黄庭坚的诗词歌赋当中我最喜欢《清平乐》的前半段。这是诗人的发问,或者说,这是我们的发问?那是诗人的寂寞无行路,或者说,那是我们的寂寞无行路。这是诗人的追问,或者说,这是我们的追问,如果有人知道春天去那里了,唤它回来一起同住。 这样的诗歌风格,如同那“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欲问行人去那边?眉眼盈盈处。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 再看黄庭坚其他的诗歌,虽有些惊喜,但总的来说都没有看他的《清平乐》这么的痛快淋漓尽致,他的诗词对后世影响不大,他的成就主要在其书法,草书和行书,据说他的书法以宋代周越为师,后临摹王羲之的《兰亭序》。据说他草书全在心悟,以意使笔。后世对他的书法评价很高。 虽说黄庭坚的诗词成就虽然不高,却也有人把他的诗和他老师苏东坡的诗称为‘苏黄’,也有人认为他的词和秦观的词齐名。就我个人而言,拿苏东坡的诗歌和黄庭坚的诗歌比较,苏东坡的诗歌富于哲理,黄庭坚的诗歌直白明了,才力远远不如苏东坡。拿秦观的词和黄庭坚的词比较,秦观的词可谓‘山抹微云’,黄庭坚的词可谓‘唤取归来同住’,整体填词用语精炼不如秦观地道,正如晁补之对黄庭坚的评价:“鲁直间作小词固高妙,然不是当行家语,自是著腔子唱好诗。” 这样的评价正好说出了我的心里话:“阅读黄庭坚的诗歌,他的小词写得不错,如《清平乐》的淋漓尽致,但这样的淋漓尽致在他的诗歌中并不多见,虽说他的小词还不错,但总的来说,他不是诗词用语大行家,算不得大诗人,但他的《清平乐》足以证明他在小词成就上的一席之位。 作者:蔡祖史 注:本文节选《一个诗歌的王朝》未出版 |
|
来自: 昵称52216650 > 《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