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逃亡中,儿子侄子只能救一个?他的选择令人诧异,由此产生一成语

 雲泉 2018-11-16

在《世说新语》中看到过一个历史上的真实故事,他的选择令人诧异,或许你会说三观不正,或许你会觉得三观极正,甚至很感动?以史为鉴,或许你看完会评不出好坏?但却由此产生一个成语

晋朝时,邓攸,字伯道,7岁丧父,与弟弟一同生活,他曾是太子师,并出任过淮南太守。

逃亡中,儿子侄子只能救一个?他的选择令人诧异,由此产生一成语

战乱时,邓攸最初避难的时候,在逃亡的途中丢了自己的儿子,反而保全了兄弟的儿子,甚至后来再没有生过儿子。到了江南后,邓攸娶了一个小妾,非常宠爱她,几年后,邓攸问道小妾的家室,小妾说自己是北方人,天下大乱的时候才到了南方,还回忆了自己父母的名字。说来也巧,一说吓一跳,小妾的父亲原来竟是邓攸的外甥,由于邓攸平时德高望重,言论和行为并无不妥的地方,知道真相后,悔恨不已,自此便再也没纳过妾。

逃亡中,儿子侄子只能救一个?他的选择令人诧异,由此产生一成语

史书这样记载:“邓攸始避难,于道中弃己子,全弟子。既过江,取一妾,甚宠爱。历年后讯其所由,妾具说是北人遭乱,忆父母姓名乃攸之甥也。攸素有德业,言行无玷,闻之哀恨终身,遂不复畜妾”。

要知道,这个故事在古代那时,可是三观极正的表现,以至于有人常言:“天地无知,使伯道无儿”,“伯道无儿”的成语便是由此而来。

逃亡中,儿子侄子只能救一个?他的选择令人诧异,由此产生一成语

都说邓攸是个好人啊,三观正啊,但之所以评价不一,是看了那段邓攸“弃子保侄”那段详细的经过……

邓攸将孩子丢弃在草丛中,儿子发现被抛弃后,一边啼哭一边追赶,也很快的追上了父亲邓攸,但意料之外的是,第二天,邓攸又将儿子捆在树上离开了,遂渡江而去。

史书道:“攸弃儿于草中,儿啼呼追之,至莫复及。攸明日系儿于树而去,遂渡江”。

逃亡中,儿子侄子只能救一个?他的选择令人诧异,由此产生一成语

邓攸死后,其侄子也是遵守礼仪,为邓攸守孝三年,以尽孝道。

乱世之中,悲欢离合时有发生,生死离别更是社会的基调,今人看来,攸弃面对社会动荡,想的竟不是怎样保护好自己的孩子,而是如何抛弃?

成语“伯道无儿”,表示对他人无子的同情、惋惜、叹息,殊不知这背后竟是这样冷血无情的代价!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