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每日学一方【安老汤】

 昼三夜二205 2018-11-16

安老汤

《傅青主女科》卷上


安老汤,中医方剂名。出自《傅青主女科》。为剂,具有益脾补肝,育阴止漏之功效。主治妇人肝脾两虚,肾水不足,症见年老经水复行,或下紫血块,或如血淋,泄漏不止,血量时多时少,有似行经而实非月经,面色萎黄,气短懒言,头晕,胸闷叹息,苔薄白,舌质红,脉细弦数。


[处方]

人参30克 黄耆30克(生用)大熟地30克(九蒸)白术15克(土炒)当归15克(酒洗)山茱萸15克(蒸)阿胶3克(蛤粉炒)黑芥穗3克 甘草3克 香附1.5克(酒炒)木耳炭3克


[用法用量]

水煎服。


[功用]

益脾补肝,育阴止漏。


[主治]

妇人肝脾两虚,肾水不足,症见年老经水复行,或下紫血块,或如血淋,泄漏不止,血量时多时少,有似行经而实非月经,面色萎黄,气短懒言,头晕,胸闷叹息,苔薄白,舌质红,脉细弦数。


[方义]

此方重用参、芪、熟地,补气添精以摄血;辅以白术、当归、山萸、阿胶养血健脾,使血有统藏之舍;芥穗炭、木耳炭,皆止血归经之妙品;香附量少以疏肝解郁;甘草助参、术补脾益气。共奏大补肝、脾、肾之血,而解郁止血之功。



[配伍特点]

本方重在补益气血,补脾调肝,缓治图本,邪盛病急者怒效力不足。


[运用]

现代用于治疗生殖道炎症,子宫内膜息肉所致的绝经后子宫出血,见上述症状者。


[加减化裁]

肝气偏盛,左脉弦劲者,加炒白芍、生龙牡养阴平肝;胸胁不舒者,加柴胡、苏根疏肝理气;失眠心悸者,加远志、桂圆肉、五味子安神定志;出血量多者,加三七,并加重黑芥穗之量以止血归经。


[使用注意]

本方为肝脾两虚,肾水不足,年老而经水再行所设。绝经后子宫出血因湿热,瘀毒者,不宜使用本方。


[经验]

例:何某某,女,40岁,农民,20日前因劳累后下腹部疼痛,而后阴道下血,淋沥不断,用多种西医方法治疗血仍不止,改用中医治疗。


证见:阴道下血,量中等,色淡有块,伴心悸,头晕,神倦食少,小腹坠痛喜按。腰膝酸软,二便正常;体较胖,眼睑唇色欠华,舌胖大有齿痕,舌质红边有瘀斑,苔白腻,脉沉细。辨证为崩漏(脾肾两虚,瘀中挟湿) 医学 教育网搜集整理 。


用安老汤处方:人参10 黄芪30 熟地30 白术15 当归15 茱萸肉15 阿胶10(烊) 荆芥炭3 甘草3 香附3 木耳炭3 贯众炭3(冲服)(单位均为克)加熟大黄3克、田三七3克水煎服五剂,崩漏大减,小腹痛失,纳增。按前方续服五剂,诸证悉除。

 

附:安老汤原为治疗年老经水复行之证。傅氏云:此方补益肝脾之气,气足自能生血摄血。尤妙大补肾水,水足而肾气自舒,肝舒而脾自得养,肝藏之而脾统之,又安有泄漏者。本方加熟大黄、田三七者旨在止血不忘祛瘀,所谓祛瘀生新,瘀祛血安者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