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文字绘就海派文化版图——熊月之说海派文化特质

 星河岁月 2018-11-16


海派文化究竟是什么气质?是十里洋场的繁华,是中西合璧的包容,还是日新月异的进取?


有万国建筑群之称的外滩一直是上海的标志。从民国时期开始,上海就吸引了世界各地的人们,因此也孕育了它独特的文化。


说海派文化特质

□熊月之(上海历史学会会长、上海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复旦大学特聘教授)


依山多仁,傍水常智,乡处者多厚重,城居者常机灵,环境移人塑人,古今中外概莫能外。


上海开埠早期的风景画,近处是虹口美租界地区,远处是外滩英租界,最高的建筑为圣三一教堂。


近代上海由于国际国内多种因素错综复杂的作用,由一个普通沿海县城,迅速成长为中国特大都市。其政治架构一市三治,公共租界、法租界、华界各行其政,各司其法,互不统属,为寰宇之内绝无仅有。其经济体量异常巨大,工业、外贸、金融常占全国一半以上,人口众多且结构独特,五方杂处,中外混处,且流动频繁,既不同于荒僻的乡村山寨,不同于西安、北京等内陆城市,也不同于广州、福州等沿海城市。与此相一致,其文化亦戛戛独造,出类拔萃,居民行事风格、价值观念、审美情趣,每每卓尔不群,与众不同,惹来路过者、访问者、风闻者、研究者一阵又一阵评论,或赞叹,或羡慕,或讥刺,或诅咒,或兼而有之,关键词都是:海派!海派!


上海的名字体现了一种人与海洋的和谐共处,上海的发展也是从海运开始的。


海派文化不限于上海,但以上海为早、为多、为甚,其影响也以上海为圆心,一圈一圈向外扩散开去。海派文化之形成,原因有许多方面,其中特别需要强调的有两点,一是江南文化,二是移民人口。


江南自唐代以后,就是中国经济、文化最为发达的地区,上海本为江南一部分,近代上海人虽说来自全国各地,但绝大部分来自江南。所以,上海文化底色就是江南文化。另外,近代上海城市人口80%以上来自全国各地,还有一部分来自外国。本地人口少,移民人口多,便使得本地文化对由移民带来的外地文化排斥力、同化力不强,这为外来移民在上海立足、发展提供了难得的土壤。晚清竹枝词中有一句话:“一入夷场官不禁”,其实,不光“官不禁”,民也不禁。于是,个人安身立命的资本便主要是能力而不是家世,维系人际关系的便主要是契约而不是人情。于是,重利、竞争、好学、崇洋、灵活、多变、守法、包容等,便成为突出的社会现象,成为海派文化的重要符号。



在传统与现代、中国与世界、乡村与城市等相互联系的背景下看海派文化,可以清晰地看出,海派文化是中国的南北文化结晶品与近代西方文化的化合物,是城市化过程中的中国文化。在这个意义上,说海派文化代表了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一点都不过分。


》》超级链接》》


“海派文化地图”

带你丈量海派“文化版图”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海派文化地图”丛书,聚海上作家、学者、媒体人之力编写,按照上海的行政区划,逐一解析和描绘海派文化的历史渊源、发展传承与多元特质。打开这部以文字绘就的“海派文化地图”,你将深刻理解“同一个上海、多元的文化”。

丛书共分17卷,其中16卷分别介绍上海各区的海派文化资源特色与文化现象。最后一卷为“海派文化地图”丛书的精选集(中英对照)。现已出版《申江往事》《沪东风云》《东海瀛洲》《都市传奇》《山海雅韵》《海上文脉》《上海蓝调》《崧泽之光》《淞滨漫话》9卷,预计全套丛书将于明年完整面世。


往事逸闻钩沉

文化基因串联


1882年的法租界全图,此时法租界已经完成第一次扩界,北界洋泾浜以北的英美租界也已合并为公共租界。


以上海文化海派资源和代表人物为核心内容,系统挖掘海派文化的发源,展现品位特质,体现国际格局,反映非遗传承,描绘出海派文化的第一版图的“海派文化地图”丛书,8月又推出5卷。“文化品牌是一座城市的金字招牌,想起上海大多数人脑海里就是两个字,第一个就是‘大’字,‘大上海’,近代以来,上海一直是我们国家经济、金融、贸易、文化的中心;还有一个字是一个‘老’字,‘老上海’,大家想起来的是老弄堂,老洋房,包括老的一些建筑,甚至包括老克勒,这是我们现在对上海文化的一个简单的理解,当然对现在的年轻人而言,他们更愿意称呼上海为‘魔都’,很多人讨论‘魔都’这个词从何而来,魔都是不是帝都的反衬,还是我们认为上海是一个有魔力的城市呢?‘魔都’的本源是1924年一个日本作家描绘上海的一本书,书名就叫《魔都》,这个‘魔都’来讲,其实反映的是我们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租界与县城两个不同性质的空间并存、渗透、碰撞的结果,使得上海成为了一座兼容并蓄,海纳百川的城市。但是现在如果再把海派文化想象成老上海二三十年代的影子,那无疑是海派文化价值的缺失。我们出版这套丛书,其实就是为了探寻中华文化的根底,从根底出发寻求海派文化的传承。记忆不仅仅是复活,而是对未来的期许,城市和城市文化都是人类的创造,海派文化的脉络不能在我们手中中断,唤起记忆就是唤起责任,海派文化不能仅仅作为上海文化历史记忆被封存,也不能在当下仅仅通过被模仿来纪念,而要使海派文化的要素成为今天上海城市文化发展的基因。”上海交大出版社党委书记、董事长谈毅解读。


“从海里长出来的”浦东

与生俱来的海洋气质



鼎盛时期的法租界,东至黄浦江,北部以福煦路(今延安中路)及爱多亚路(今延安东路)一线与英美公共租界相隔。


“上海是写不尽的。海派文化也不是一成不变的。”老黄浦的开埠文化、老南市的老城厢文化,融合成今天上海市黄浦区的文化特色;位于上海东部的杨浦区曾有宋代屯兵的驻所和千年古刹,孕育出一种浓烈、刚性的文化气质;在上海徐汇区,浓密梧桐掩映下的众多历史建筑和宁静的徐家汇藏书楼,蕴含着17世纪迄今的中西文化交流史……

即使同处滨海位置,海派文化也在上海各区延伸出不同支脉。浦东是700多年前“从海里长出来的”,携着与生俱来的海洋气质。昔日摩登上海的一半高楼,由浦东的西式建筑营造商所修。而以农民画著称的金山,则更多接续了吴越文化的遗韵,黄公望潜心绘制传世名作《富春山居图》的吕巷也在这里。从历史到当下、文化基因丰富多元,正是上海形成“海纳百川”之海派文化的原因。


被誉为”浓缩了上海近代百年历史”的“名人路”——武康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