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水东赋》刊于《贵州文学》2018年刊

 飞扬的种子hua 2018-11-16
文\花爱艳 

     华夏文明,渊薮遐长。水东文化,宋氏遗芳①。几千年迭更,懋功其现;几百代沉淀,明彩其彰。溯其发源于“打儿窝”,衰落于明“乌当”②。原夫唐初焉,始设二州③于黔境;宋氏者,历任枢要于开阳。宋鼎公,两次参修黔中之古道;宋朝化,复又朝贡朱砂之敦厖④。宋永高矩州之征,贵州之名乃定;宋隆济抗元之战,正史之笔乃襄⑤。而明之宋钦宋斌也⑥,乃于贵阳,置军政;扩大道,促贾商。由是省会既定,水东遂昌。

     懿夫文化其灿,文明其古。而其特色殷繁,内涵瑰富。稽其文物,史前文化己存;察之图腾,佛儒合一己俱⑦。且夫多族同居,文化歧互⑧。布依和仡佬相协,制度与土司遥署。民间艺术,烁彩烁姿;祭礼跳傩,亦戏亦舞。兼之元明清起义之旧踪,近现代长征之栖处。犹现列营,摇旌羽。更乃遗址纷披,胜迹无数。南江大峡谷,飞瀑溅花;丹砂遗址群,规模独步。紫江地缝,锦簇而风物殊瑰;猴耳天坑,物奇且生态饶趣。别有明清建筑兮林林,十里画廊兮栩栩。莫不令人忘返留连,乐不思土。

     予观夫开阳⑨,水东强县,锦绣瑶庭。气候温润,四象穆清。山抱水环,处黔中之腹;气融瑞应,钟毓秀之灵。遍富硒含磷之沃土,披“三阳开泰”之澄宁。素谓散文诗之乡,卓尔兮流古风雅韵;喀斯特之圃,怡然兮开生态画屏。时也天人相合,七曜休徵。翻翻乎贯今古,纵文明。初心睒睒,自信擎擎。克勉劳劬,推高步而厎厉;契天循地,谐中瑞而错迎。嗟夫!我民族文化若活水之源,无穷尽也;我华夏文明居世界之最,岂虚名耶!我辈后昆必当承前启后,斩棘披荆。共骧华夏之伟业,同谱时代之新声。

撰于20180419--0423

注释  
赋体:骈体赋
赋依(词林正韵)
创作说明:本赋不计标点共522字,共分三段。第一段首先从华夏文明,民族文化为面,从而引出本赋主题水东文化这个点上来。进一步肯定了水东文化的历史意义和功绩,对今天以及将来的深远影响。接着便详述了水东文化的历史沿革以及其对贵州历史的推进作用。作者在第二段则对水东文化的内涵作了厄要的介绍,更对作为水东文化的发祥地开阳的水东文化遗迹和优美奇特的自然风景作了一一简述。接着第三段作者着重详述了开阳的自然气候,生态环境,以及获得的种种美誉佳称。从而进一步嘉褒了美丽的开阳,讴歌了祖国千年灿烂文明的博大与深广,而励志投身社会主义事业的决心。
①水东文化一般指水东宋氏文化。水东宋氏从唐初至明末(620~1630)长期统治贵州水东地区(今鸭池河以东贵阳地区及龙里、贵定和惠水等地),是最早从中原(河北正定)迁入贵州的汉族移民之一,在长期统治黔中地区过程中,直接参与并领导了贵州早期经济文化建设,对贵州文化作出了重要贡献。
②水东史前文化发祥于开阳打儿窝;水东文化唐宋元时期(620年——1310年)发源于开阳,元代到明初(1311年——1424年)形成于贵阳,明代中后期(1425年——1630年)鼎盛并衰落于乌当。
③二州:唐初,先后在贵阳境内设置蛮州(开阳)和矩州(贵阳),水东宋氏任蛮州刺史。
④783年和797年,蛮州刺史宋鼎两次入朝后参与修建宝州(威宁)—禄州(毕节)—龚州(黔西)—清州(清镇)—矩州(贵阳)—蛮州(开阳)—播州(遵义)最早的黔中古道;五代时,水东宋朝化再次入朝贡朱砂五百两,加强了贵州与四川及中央王朝的联系。
⑤南宋时,水东宋永高势力强大,攻占矩州,宋朝任命他为贵州经略安抚使,贵州从此定名并沿用至今。元代,1301年宋隆济抗元时多次围攻贵州城,使贵州首次见之于正史,交通战略地位初显。
⑥水东宋钦和宋斌先后支持明朝设置贵州都指挥使司(军事)、承宣布政使司(行政)和提刑按察使司(刑狱)于贵阳,贵阳成为贵州省会,人口日益增多,经济迅速发展,到1414年贵阳已成为贵州交通、政治和经济中心。
⑦开阳是水东宗教文化的发源地。高寨乡平寨村的画马崖是秦汉时期水东布依先民骆越人马图腾的文化遗迹,也是水东原始宗教的重要源头。宋元之际,佛教传入水东并迅即儒佛合一,据弘治《贵州图经新志》等载,开阳双流镇乖西山有水东最早的佛寺宋代高峰寺和元初灵泉寺,比贵阳始建于元至正年间(1341-1368)的最早寺观大兴寺和大道观都要早数十年,是水东最早的佛寺;元初有儒士鲁朗隐居于高峰寺读书,故水东佛教一传入就与儒学融合。高峰寺既是水东佛教的发祥地,也是水东最早的儒家文化传播阵地之一。
⑧开阳水东文化内涵丰富,包括水东史前文化、土司文化、制度文化、儒家文化、布依文化、苗文化、仡佬文化、民间艺术、傩文化及红色文化等各种文化形态。
⑨开阳县,隶属于贵州省贵阳市,位于黔中腹地,总面积2026平方公里,辖6镇10乡,总人口43万(2013年)。南距省会城市贵阳66公里,北距历史名城遵义110公里,位于连接贵阳与遵义两大城市的次中心区域。森林覆盖率达52.92%,居黔中之冠。具有“中国散文诗之乡”、“中国富硒农产品之乡”、“中国绿色磷都”和“喀斯特生态世界公园”的美誉,是全国首个循环经济磷煤化工生态工业示范基地县和贵州省经济强县。开阳县的优质富矿储量3.92亿吨,是中国国著名的三大磷矿产区之一,与湖北襄阳、云南昆阳并称“三阳开泰”。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