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雅克夏的遗骸

 晨钟声鸣万物欣 2018-11-16
从马尔康赴若尔盖草原途中,须经红原县。 
  红原县,曾是周恩来总理命名,也是为纪念红军长征所取。在红原县与黑水相邻的地方,有一座高高的雪山,名叫雅克夏雪山,又名长板山、马塘梁子、大垭口。雅克夏,在藏语中,意为“不可逼近的神山”。该山仅次于夹金山、梦笔山,海拔4450米,高耸云天,空气稀薄,山势陡峭,沟壑纵横,终年积雪,气候多变,属红原县刷经寺镇所辖。在这座赫赫有名的雪山上,有一座名为雅克夏红军烈士墓,是全国海拔最高的红军烈士墓。 
  西行重走长征路,一般是要到雅克夏红军烈士墓祭拜的。我们到达红原县时,是6月间的一个下午二点来钟。当时,天空湛蓝,那蓝的色彩比景泰蓝还真还纯。放眼四周,群山山顶皆有雪。山林茂密,葱郁一片,清新的空气直入肺腑。这里的山泉,明亮清澈,我用手捧了几口喝下,感觉又甜又凉。尤其山风一吹,凉爽至极。可太阳一照,浑身又感灼人。这一凉一热,把一个雪山的夏季诠释得让人叫绝。 
  在雅克夏雪山脚下的停车场,一位藏族小姑娘既作讲解员,又作向导,她热情地接待了我们。听说我们大部分是来自湖北,讲解员没有直奔关于雅克夏烈士墓的主题,而是首先为我们介绍了从黄麻起义走出去的吴先恩中将的故事。 
  1936年2月,吴先恩担任红四方面军一个兵站部长,带领一群红军战士翻越雅克夏雪山,有人也称是翻越党岭山。上级命令兵站部必须在第二天下午两点半以前翻过雅克夏雪山,为部队筹备粮草。 
  当晚,吴先恩就带着部队出发了。二月的天气,异常寒冷,特别是山谷里吹来一阵阵冷风挟着沙石扑打着红军战士的脸,这预示着一场暴风雪就要来临。见此,吴先恩发出快走的口令,但战士们的两条腿都不听使唤了,一双双肿胀的脚像穿了铁鞋,迈一步都要用尽全身气力。这是典型的高原反应,缺氧所致,更何况战士们大都是饿着肚子攀爬雪山。 
  第二天,晨曦微露时,雪还在成团地落着。久病缠身的张政委每到坡滑路陡的地方,就挥着双手喊:“同志们,走稳点!不要慌!”可每次都被剧烈的咳嗽打断了。走到一处山崖下,看见露在雪外的一只胳膊,紧握着拳头。大伙急忙跑上去刨开雪堆,发现这名战士已经没有了呼吸,掰开他的拳头,看到他手里紧握的是一张党员证和一块白洋,党员证上写着:“刘志海,中共正式党员,一九三三年三月入党。”吴先恩取过党员证和白洋,默默地低下了头:“志海同志,你的党证和最后一次党费,一定替你转交给党。” 
  张政委一直站在悬崖峭壁的边缘,顶着寒风,一边咳嗽,一边喊话:“同志们!不能坐啊!一坐就起……不……来……”忽然他那沙哑的声音中断了,身子一歪倒在雪地上。吴先恩上前一把扶起:“政委,政委,醒一醒!”张政委慢慢睁开眼睛,勉强笑了笑说:“你们走吧!同志们……”他用尽力气握了一下吴先恩的手后,坐了下去。不!永远地倒了下去。吴先恩含着泪掩埋了张政委后,抬头看了看天。此时,洁白的雪花仍在漫天飞舞,他一抹眼泪,又带着队伍继续地迎着北风,踏着战友们没走完的路,向山上走去。 
  讲解员指着远处的一座高山说,当年红军长征,几乎走遍了红原的山山水水。讲解员所指的那座山的山顶部分,当时正好与太阳同一个方位。强烈的阳光,映衬在皑皑白雪上,耀眼夺目。从那座高山到雅克夏雪山相隔只几道山梁与山峰,看起来很近,可翻越每道山梁山峰,有时则要走上好几天。说到这,讲解员回头又讲起关于雅克夏雪山的故事。 
  1935年7月2日,由红一方面军1军团和红四方面军30军各一部分组成的北上先头部队,从康猫寺出发,翻越雅克夏山进入黑水境内。之后,一方面军主力部队及四方面军一部队从马塘出发,翻越雅克夏雪山进入黑水。7月6日,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党中央领导翻越雅克夏雪山到达黑水。8月上旬,四方面军31军从黑水翻越雅克夏雪山到达马塘、卓克基一带。9月下旬,从巴西地区南下的四方面军4军和30军也曾翻越过雅克夏雪山。1936年7月,红二、四方面军在甘孜会师后,红军右纵队从金川出发,经马尔康、卓克基、马塘等地,翻越雅克夏雪山进入黑水。雅克夏雪山是长征途中红军翻越的第三座大雪山,也是红军翻越次数最多的大雪山。 
  关于雅克夏雪山红军烈士墓,其建造来由更是荡气回肠。年轻的藏族小姑娘一讲到这里,声音明显低了很多。 
  1952年7月间的一天,奉命前往黑水剿匪的中国人民解放军西线部队轻骑师137团进驻垭口,即现在雅克夏雪山最高处,在昔日红军营地附近发现了12具遗骨,头北脚南,排列整齐,而且从其骨架旁还找到皮带环、铜扣之类的军用品。经过缜密的分析研究,这十二具遗骨被确认为1935年间长征途中红军战士的遗骨,为红四方面军建制班,是夜宿缺氧窒息身亡,于是收敛遗骸,造坟立碑,敬献花圈,举行了一个简单而庄重的祭奠仪式。而头北脚南,则表明这些英烈们,从南方走来,目标是北上抗日。该墓于1977年和1982年进行了两次修缮,2006年5月,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小姑娘一说到是红四方面军的建制班,立马让我心中一紧。我马上对小姑娘说,我就是来自红四方面军发源地的。顿时,她那一双美丽的大眼睛忽闪了好大半天,似乎想说什么,但还是没说出来。 
  在大伙攀登雅克夏雪山时,由于缺氧,加之身体原因,那天我没随大部队第一批爬上山顶,而是第二批到达的。当时,我站在离烈士墓还有十米的地方,认真地看了看四周,并询问了当地的一位中学教师,他告诉我,烈士墓与当年找寻到的烈士遗骸处,还有二百米远。然而就是这二百米的距离,脚下站的地方,是绿草青青。山顶处,却是终年积雪,让很多游人就此却步,更让不少鲜活的生命在这戛然而止。故此,有关方面考虑安全问题,就将烈士墓从发现烈士遗骸处,向下迁移了二百米,以方便后人祭拜。我站在墓前,仰望苍穹,那炫目的太阳,碧蓝的天空,洁白的雪峰,云在飘飞,幡在舞动,偶有一两只苍鹰翱翔云霄,一种神圣而又深邃的感觉,让人惊为绝致。当我再低头思索,吴先恩——红四方面军——十二具红军遗骸——美丽的景致,顷刻间就串成了一条线,直入脑海。我在心里问,莫非这十二具红军遗骨,就是当年吴先恩所在部队的英雄战士?那可就是从我们黄麻走出去的英雄儿女啊! 
  我到达烈士墓,人们的祭拜仪式刚好结束。我作为一个曾是军人的记者,首先走到烈士墓前,脱帽、立正、弯腰、默哀,深深地向烈士墓鞠了三个躬。我环绕无名烈士墓走一圈,发现这高山深处的烈士墓,简陋寂静,寂静得似乎听得见墓中的英烈在呼吸。由此,我双手合十,俯首沉思,并用手机将自己内心与烈士们的对话记了下来——十二位英雄烈士,八十年过去了,你的家人知道你还在这雪山之顶吗?你让亲人在梦中找寻到你了吗?你的家乡到底在何方?特别是当死亡降临时,是什么力量让你们还能保持整齐的队列?我的心记还未写完,向导已组织人们高声唱起了上世纪80年代初流行的《长征组歌》:“雪皑皑,野茫茫,/高原寒,炊断粮,/红军都是钢铁汉,/千锤百炼不怕难,/雪山低头迎远客,/草毯泥毡扎营盘。/风雨侵衣骨更硬,/野菜充饥志越坚。/官兵一致同甘苦,/革命理想高于天。” 
  听到这,仿佛一切都释然了。“不畏难,不怕死,为共产主义而牺牲”。正是有着这样的信念,烈士们拥有铁一般的纪律,坚信跟着共产党,为受苦受难的老百姓打天下,一定会胜利!无言的生命为悲壮的行军,标注了精神的高度。雅克夏雪山的12位无名烈士,用革命的英雄主义精神及战胜所有困难的坚定意志与乐观情怀,义无反顾,把生命交给自己认定的事业,无论艰难险阻,不管成败与否,永不言弃!理想是他们空腹里的粮,意志是他们血液里的盐,他们用生命描绘了震撼世界的长征画卷。这画卷,是中华民族永远传承的史诗,是继往开来的伟大丰碑,更是一条永远飘扬在雪山草地上的红飘带。 
  石碑无声,烈士无言。革命英灵,请相信,你们永远活在人们心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