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令人称道的“留余”家训

 雲泉 2018-11-16

□ 曾 敏

去年初,我为了考察传统文化,独自到过河南巩义市康店镇。那里有一座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康百万庄园,又名“河洛康家”。庄园始建于明末清初。“康百万”是明清以来对康应魁家族的统称,因慈禧太后册封而名扬天下。

康百万庄园是全国三大庄园之一,与山西晋中乔家大院、河南安阳马氏庄园并称“中原三大官宅”,被誉为“豫商精神家园”、中原古建典范。庄园依“天人合一、师法自然”法则选址,靠山筑窑洞,临街建楼房,濒河设码头,据险垒寨墙,建成了一个各成系统、功能齐全、布局谨慎、等级森严、集农、官、商为一体的大型地主庄园。目前,康百万庄园保存下来的建筑主要分为寨上住宅区、寨下住宅区、南大院、祠堂区、作坊区、菜园区、龙窝沟、金谷寨、花园、栈房区等十余部分,有33个院落,53座楼房,1300多间房舍和73孔窑洞,总建筑面积达64300平方米,是山西乔家大院的十五倍之多。它的石雕、木雕、砖雕,被誉为中原艺术的奇葩。

康百万庄园给我印象最深的,莫过于庄园宅区过厅上悬挂的那块镂刻着康家家训的“留余”匾。这块匾现在已被列入中华名匾之一。它是用黄杨木做成的撒金匾额,造型独特,上留有余天,下留有余地,可说把康家“留余”思想发挥的淋漓尽致,借此来告诫他们家子孙后代无论做什么上对国家下对百姓的事都要留有余地。同时,匾额像一面迎风招展的旗帜,又像一本打开的书卷,让人想起开卷有益。这块匾是当时巩县著名的文状元牛瑄所写的,他父亲牛凤山是武状元,父子齐名均为状元,当时被传为佳话。

匾文如下:

留耕道人《四留铭》云:“留有余,不尽之巧以还造化;留有余,不尽之禄以还朝廷;留有余,不尽之财以还百姓;留有余,不尽之福以还子孙。”盖造物忌盈,事太尽,未有不贻后悔者。高景逸所云:“临事让人一步,自有余地;临财放宽一分,自有余味。”推之,凡事皆然。坦园老伯以“留余”二字颜其堂,盖取留耕道人之铭,以示其子孙者。为题数语,并取夏峰先生训其诸子之词,以括之曰:“若辈知昌家之道乎?留余忌尽而已。”

这段匾文的大意是说:

留耕道人的《四留铭》中说:“留有余,不把技巧使尽,以还给造物主;留有余,不把俸禄用尽,以还给朝廷;留有余,不把财富占尽,以还给百姓;留有余,不把福禄享尽,以留给后代子孙。”大概老天爷反对把事情做得过分吧!事情做得太过分了,没有不留下悔恨的。高景逸曾说:“遇事只要让人一步,自然就有周旋的余地;碰到财物只要放宽一分,自然就有剩余的乐趣。”推而言之,所有的事都是如此。坦园老伯把“留余”二字题于匾额,挂在堂上,大概是采取留耕道人的《四留铭》,以告诫子孙后代吧!我仅根据老伯的想法,并取孙夏峰先生教训他的儿子的话,加以概括:你们这些后辈知道发家的道理吗?那就是凡事都要留有余地,不能做尽做绝。

康百万庄园有四个“点”,从侧面体现了康家的“留余”理念:一是一副对联“友以义交情可久,财从道取利方长”,进一步揭示了康家做生意和待人接物的原则。二是“庆寿焚券”,说的是康百万八十大寿,不让乡亲送礼,只让来客持原有借债之文书,当场焚烧的故事。拥财而不贪婪,不唯利是图,胸怀仁慈之心,富而有仁,难怪康百万被尊称为“活财神”。三是“三上成文”卫生间。康家卫生间的门楣上面有四个醒目的大字“三上成文”,“三上”指“枕上、马上、厕上”,是教育后人要珍惜时间、努力读书的典故。四是地洞。庄园挖有很深的地洞,可以通往几十里路远,有三个出口。从这四个细节,可以管中窥豹,略知康家长盛不衰的原因。

看到此处,我不禁肃然起敬。难怪康家能够历经明清民国三朝400余年兴盛不衰,有功名的子孙多达412位,原来是康家不仅有财取天下之抱负、利逐四海的气概和诚实、守信、勤俭、拼搏的精神,而且有着深厚的“留余”家训作为文脉支撑。

“留余”是对客观规律的深刻总结,是安身立命的大智慧,为历代名门望族共同遵循。《周易》64卦中,只有谦卦“六爻皆吉”,“谦”就包含谦虚、低调、平衡、敬畏、忌满、留有余地等思想。释家有五戒十善,儒家有才不可漏尽、利不可占尽、势不可使尽、福不可享尽的中庸之道,道家指出“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涌现出钱其琛、钱正英、钱学森、钱三强、钱伟长、钱钟书等杰出人才的吴越钱氏家族家训的第一条,就是“心术不可得罪于天地,言行皆当无愧于圣贤”。近代儒家的代表人物曾国藩强调“花未全开月未圆”是人生最好境界、将书房名“求阙斋”、联语“战战兢兢即生时不忘地狱”,也体现了留余的思想。水满则溢、月盈则亏、盛极而衰,无论一个人,还是一个家庭、一个家族、一个国家,福报消耗得越快,衰败得越快。

中国有句俗话“不要将事作绝了”,可是,生活中总有不少人贪得无厌,想“强者通吃、赢者通吃”,最后将自己也吃垮了!有一些人还说:走别人的路,让别人无路可走。殊不知,不给别人留路的人最后自已也无路可走!和康家相比,这些人的格局、智慧相差甚远!

用一段“留余文”作结,与读者共勉之:

知人不必言尽,留三分余地于人,留些口德于己;

责人不必苛尽,留三分余地于人,留些肚量于己;

才能不必傲尽,留三分余地于人,留些内涵于己;

锋芒不必露尽,留三分余地于人,留些收敛于己;

有功不必邀尽,留三分余地于人,留些谦让于己;

得理不必抢尽,留三分余地于人,留些宽容于己;

得宠不必恃尽,留三分余地于人,留些后路于己;

气势不必倚尽,留三分余地于人,留些厚道于己;

富贵不必享尽,留三分余地于人,留些福泽于己;

凡事不必做尽,留三分余地于人,留些余德于己。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