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济南的冬天》面试

 romini 2018-11-16
《济南的冬天》面试

二、考题解析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引导学生说出学过或知道的描写冬天景色的古诗词句;如:柳宗元的《江雪》刘长卿的《风雪宿芙蓉山主人》、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等,感受北方的天气。并请学生关注诗句中的冬景与课文中的冬景形成鲜明对照:“在中国北方的一座城市,它的冬天却是另一番风味,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感受老舍先生笔下的《济南的冬天》。”
(二)通读全文,整体感知
1.学生听全文朗读音频,作勾画。
2.自由朗读课文,归纳出语段的行文脉络。
(三)细读课文,深入研读
1.再读课文,并填空
第一自然段首先把济南与_____相比,突出济南冬天_____特点;接着把济南与_____相比,突出济南冬天_____特点;再把济南与_____、 _____相比,突出济南冬天_____特点,这主要运用了_____手法。
(北平,没有风声;伦敦,响晴;热带(指新加坡),北中国,温晴。对比)
2.小组交流探讨,品析句中重点词语:
①“济南的冬天是没有风声的”一句,能否把“声”字删去,为什么?
“济南的冬天是没有风声的”表明济南冬天的风并不猛烈,是柔和的,若把“声”字去掉,说成“没有风”不切合实际。
②文中的“毒”“响亮”又是什么意思?
这里“毒”是厉害的意思,“响亮”一词,一般用来形容声音的宏亮,根据上下文判断,在此处是指“晴朗得刺眼”。
③想想看,作者有没有告诉我们济南冬天的特别之处呢?济南冬天的特点是什么呢?
明确:特点“没有风声,响晴,温晴”,总特点是“温晴”。
指导生读出赞美、骄傲的语气。最后全班齐读,加深体会。
(四)口语训练,拓展延伸
请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观看PPT中的图片,口述济南的冬天的景色,学生互评。
(五)小结作业
小结:通过本堂课的学习,你收获了什么?
作业:以小组合作的方式,学习下文:①勾划优美词句;②进行赏析;③体会作者情感。
【板书设计】
 
【答辩题目解析】
1.你在教学中设计了填空的形式,为什么要这样设计?
【参考答案】
填空,作为一种可视化的交流模式,能够使知识的呈现更一目了然。在文章的学习中,填空是知识点的再现,也是对学生学习和篇章理解程度的检测,同时设空的点还可提示学生该篇章的学习要点。在语文教学中,通过设置填空,能够加深学生对教材内容的印象,同时补充空题的过程,就是梳理课文的内容过程,这样的方式更有利于加深学生对课文的深层思考和理解。
2.说说老舍有哪些代表作?说说你印象最深的老舍的文章,并说出原因。
【参考答案】
长篇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话剧:《茶馆》《龙须沟》;散文:《想北平》《小麻雀》。我印象最深的是老舍的散文《猫》。这篇文章篇幅不长,也没有华丽的辞藻,所描写的对象也是生活中常见的动物。但是作者用朴实生动的文笔逼真地刻画了猫的特性,以及不同年龄的猫的特点,非常具有画面感,一边读一边想象,感觉猫似乎就要从文字中跳出来一样。让人不禁感慨老舍不愧是“语言大师”。同时,也侧面反应出,作者是一个热爱生命,热爱动物的感情丰富细腻的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