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期中试卷这样分析,期末考试才能稳拿高分|独家分享

 长沙7喜 2018-11-16



同学们大家好,我是严鼎老师。期中考试已经尘埃落定,成绩都已揭榜,经历了起初的喜悦或失落后,大家的心情应该都平复了不少。考试的成绩给你带来的感受终将是短暂的、肤浅的,而从考试本身沉淀出来的进步和成长,才是这次考试中最大的收获。现在,就应该来做这件事了。

 

我们应该用什么样的心态来面对一次考试?是只注重最终的分数,然后与身边的同学比来比去,获得一份心理安慰,然后把试卷扔到一边,心安理得地睡去?还是拨开分数的迷雾,去分析试卷反映出来的本质问题?我觉得后者给你的帮助更大一点,也更有价值一些。比如说,班上两位分数相同的同学,他们的语文水平和能力就一模一样吗?不可能的。甚至,他们的问题处在不同的层次,指向不同的方向,改进的要求都不同,吾之蜜糖,彼之砒霜,天壤之别。因此,考试成绩能够反映的问题微乎其微,甚至会成为一种误导。而我们必须要深入地分析试卷和自己的状态,抓住根本问题,才能帮助自己更好地成长。



一直以来我观察学生的成绩和学习状态,发现学生的问题主要出现在这样三种层面:知识点(方法论)层面训练量层面学习态度层面。举个例子:一道语文阅读题,满分为4分,学生只得了2分,这背后的原因是什么?可能有三种:

 

第一,学生根本不知道这种题目应该怎么回答,从哪些角度回答,也就是说,学生欠缺最基本的知识点支撑,或是方法论的指引,答题时脑子里完全没有思路。解决这个问题最好的办法就是通过系统的学习,完整掌握知识点或方法论。这方面的问题只能通过系统学习来解决,千万不要指望自己去摸索和思考。而这方面的问题是最基本的,解决这一层面只算是走完了万里长征第一步。

 

第二,学生知道这道题应该怎么回答,也掌握了相关的知识点,但是在遇到具体问题时缺乏思路,只知道一个大致的方向,而不能根据具体文章内容和具体场景进行调整和转换,导致丢分。这种情况最典型的表现就是,学生一看答案或一听老师点拨就恍然大悟,觉得问题很容易,但是到了考试中自己独立思考时,就怎么也想不到。这时候你要记住,这不是能力问题,也不是没学会,而是训练量达不到要求。就好比你去学网球,你记住了所有挥球拍的方法和技巧,但前几球你还是接不到,或是打不远。你欠缺的是手感,而手感只有通过大量的强化训练才能沉淀出来,只是听或是看,远远不够。因此,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也很简单,那就是多训练,多重复,有些题目你看似会做了,但是如果转换一种场景,你未必就能做准确。很多学生对于语文学科有误解,觉得语文不需要刷题,这种观点是片面的。刷题不能解决所有问题,但是不刷题解决不了任何问题。当你学会了阅读方法和答题技巧后,刷题就能够起到很好的效果。而我们反对的是盲目刷题。

 

第三,学生之所以丢分,完全是因为没有仔细看题或是仔细读文章,事后诸葛亮,感觉自己什么都会了,但是到了考试的时候就容易粗心大意,自己还不以为意。粗心大意情况也分两种,第一,是由于长期的不良学习习惯,做题和思考的时候做不到高度专注,读错题或漏掉题干中的要求,文章也是随意带过,忽略文中的关键词,事后一看答案就恍然大悟,然后觉得这不是能力问题,是自己看错了而已,不当回事,下次还犯同样的问题。第二,还是由于训练量达不到要求,自己努力读题,但还是会丢三落四,想到了第一点就会漏掉第二点,这看起来是不认真导致的,是态度问题,但本质还是训练量的问题,是手感不足。所以解决这一点的方法仍然是多加训练,而且每次做完题目一定要反思,要总结,不能做完就扔,不闻不问。整理自己的错题本,由于语文的特殊性,一道题的题面很长,我们可以不去抄题,我们只是记录题号,但是一定要把重要知识点和错因记录下来,并且定期复习巩固。假以时日,相信一定会有明显的改善和进步。



接下来,我再换一个思路给大家讲讲如何来分析这一次期中考试试卷。大家可以拿出自己的试卷,我们仔细来总结。

 

根据语文考试对学生能力的不同要求,我们可以把整份试卷划分为三种层次:识记、理解、运用。下面,我们就分别来进行评判,并给出相应的改进策略。

 

识记层面

 

所谓识记,简单来说就是记忆。这种层次的要求是最基本的,也是最容易达到的,你只要多花时间多花心思,就一定会有效果。在现在通行的语文题型上,我们需要识记的知识点有:

 

课内每篇课文后面的重点字词(读音、写法、释义、适用范围和褒贬色彩);

课内古诗词和文言文(全部背诵、准确理解并准确书写);

每一首课内古诗词的意象、意境、艺术手法、情感;

每一篇课内文言文的重要知识点:实词(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通假字)、虚词(之、以、于、而、其,凡是课内出现的这些虚词都要掌握其用法和意义)、特殊句式(判断句、省略句、被动句、倒装句);

病句常见类型(成分残缺、搭配不当、语序不当、前后矛盾、语意重复、表意不明、句式杂糅);

常见文化常识(十二生肖、二十四节气、敬辞谦辞、传统节日);

课内指定名著的重点(作品基本信息、作者基本信息、名著重要情节、重要人物形象、作品主题);

说明文的基本知识点(说明对象、说明顺序、说明方法、说明文语言的特点);

议论文的基本知识点(论点、论据、论证方法);

记叙文的基本知识点(修辞手法、描写手法、表达方式、记叙顺序);

各种应用类微作文的写作规范。

 

如果学生丢分原因出现在识记层面,那就按图索骥,让学生逐一掌握这些知识点,最好能够系统性地学习,对每个版块的整套知识有一个完整的思路,而不是零零碎碎地学习,彼此缺少关联。尤其在文本阅读的过程中,学生要明白一点:所有的知识点都统一在文本之中,而不是孤立地存在,所以我们要在整体中去分析这些知识点,要带着场景去学习,这样才算是整体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仅仅知道这些孤立的知识点,只能说学生有很好的记性,不能代表他拥有很高的语文素养。

 

理解层面

 

所谓理解,就是学生能够用所学知识点去分析具体问题,能够举一反三、迁移发散,能够将表层的文字进行深层次的转换,做到一通百通。所以,理解是建立在识记的基础之上的,而从识记层面进入理解层面,就需要逻辑训练的帮助。

 

能够识别具体语句中的病句类型(病句题:从核心知识点进行的发散);

能够将混乱的语句进行逻辑化排列(句子排序题:找出语句之间的逻辑,并有机地串联);

能够从大量的文字中筛选关键信息,并提炼出重点,了解作者的创作动机和意图(议论文的中心论点、记叙文的心理梳理);

能够从自我的情感体验出发,去体会他人的情感,达到一种浅层次的情感共鸣(记叙文的情感概括);

能够从表层的、多样的故事情节中归纳出统一的人物情感和性格特征(记叙文的情感主旨和人物形象);

能够从一段材料中抽离出关键信息,并与自我的生活体验建立关联,确定写作方向(作文审题)。

 

如果学生在理解层面达不到标准,原因有两种:第一,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缺乏思考,或者是缺乏深入思考,学习过程浮躁、功利,为了考试而学习,为了得高分而学习,忽略了语文学习的审美趣味和情操熏陶,遇到问题不愿意去感受,不愿意从自我中走出来,去体验广博的外界,这样自然就很难理解这个丰富多彩的世界。第二,思维模式单一、死板,认为语文也可以标准化、模式化,有时候学生自己都不一定意识到这个问题的存在。比如,学生看到写景的文章,第一反应就是表达了作者对景物的喜爱和赞美。但是文学作品最讲究个性化表达,给人新鲜感,如果万千文章都如此整齐划一,哪有文学性可言?分析问题不从文本本身进行分析,而是脱离文本只谈套路,思考走捷径,是非常短视而危险的学习方式,时间一久,学生的语文能力就会停滞甚至下降。所以我们会发现,有一些学生在小学和初一阶段,语文成绩非常优秀,但是越往后就越是后劲不足,问题就出现在这里。大量的模式化、标准化培训导致孩子的思维僵化,短期内能够很好地提高成绩,但是时间久了就会暴露出问题,后患无穷。

 

运用层面

 

所谓运用,就是孩子能够用所学知识和方法,具体解决实际中的问题,或者说,就是一个从输入转向输出的过程。能够达到运用层次的题型并不多,但是难度很大,尤其是在写作方面,是分值最高、提分最难的一块。

 

首先我们要明确一点,想要输出的内容足够丰富、优质,前提是输入的内容要量大且质优,而且必须要遵循“输入-输出”的顺序和规律,所谓“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否则,写作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第二,尤其在写作方面,学生普遍欠缺的是对作文标准的把握,也就是说缺乏目标缺少写作意识和设计意识。多数学生的作文未经设计和构思就动笔写,边想边写,写出来的作文最大的问题就是细节不丰富、主题不突出,大毛病挑不出来,但是整体读来非常平庸,很难让人记住。

 

作文是一项系统性的大工程,你很难通过短期的、一两次的强化训练就培养出高水平的写作能力来,但是我们也必须要积极地行动起来,不能因为成效慢就不花时间,我们必须要做好长期艰苦的作战准备。第一,要坚持阅读,尤其是精读训练。在文本上,要选择经典的、优秀的、短小的篇目,在精读方法上,注重文章的结构、立意角度、语言等方面,而不是一些大而空的感受。第二,要积累好的句子和优秀的文章。临考背一些好句子意义不大,因为这些句子还来不及消化,这个过程应该大大地提前。好的句子背下来之后不是直接抄到作文里去,而是让这些好句子融入到我们自己的表达体系中,结合我们的故事素材进行调整,这是需要时间去消化的。总之还是那句话,要想有优质的输出,必须要保证足够多的输入。

 


同学们可以根据以上我所写的内容和角度,详细分析自己的试卷,找出问题,并分析深层次的原因,以此来确定我们未来的改进方向,促成自我的成长进步,这才是我们对待期中考试的最好的态度。希望这篇文章对你有帮助。



|严鼎中学语文荣誉出品|



严鼎    策划

严鼎    撰稿

严鼎    版式

曾力佳    音乐总监

张金香    统筹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