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超过50岁,就不配活在这个社会了”爸爸妈妈,对不起

 旎黎雨 2018-11-17

这几年,全民都在讲互联网思维

不管承不承认

高科技都剧烈地改变了我们的生活

 

足不出户就能买买买

出了门也不用带钱包

楼下的水果店开始了外卖配送

路口大爷的煎饼小车都挂上了二维码


 

我们喜闻乐见新闻里和身边的各种改变

可是这些

真的就是全部了吗?

 

前不久,黑龙江一位大爷在超市买水果

交款时被收银员告知只能手机支付,不收现金

大爷气得拿起葡萄就走

还跟工作人员发生了冲突

大爷愤怒又委屈:

“这是人民币,

又不是拿的假币,

羞辱我老头不会用微信啊?”


 

事情爆出来

大家一致批评这家店

毕竟人民币是国家货币

任何营业单位都不能拒收

可是在这场争执之后

这位大爷的委屈和恼怒

又反映出了另一个社会现象

 

那就是六七十岁的老年人

在这个飞速发展的时代

好像成了“被遗忘的群体”


 

管家国庆回家,同样感慨良多

妈妈前两年学会了网购

地址是我帮她存好的

只要看看图片,比比价格

老人家就能享受网络购物的便利

可是这次回去

妈妈却有些委屈地抱怨

现在虽然能买东西,但收不

 

家里住的是比较老旧的小区

近期也装上了智能快递柜

它类似于超市的储物柜

快递员放包裹进去后

会自动向收件人发送提取码

这对于年轻人来说简单又方便

可是老年人光是站在机器跟前就得寻摸半天

还要扫码,要下APP

便民的东西反倒增加了麻烦



老母亲无奈又无助

也让我这个做孩子的开始反思

远离子女的父母

对这个社会的适应度

究竟有多高?

 

类似的例子在生活中比比皆是

去年有一次

管家在街上看见了两个大爷

围着一辆共享单车在研究

两个人指指点点,看来看去

想知道里面究竟有什么门道

年轻人随便接近一辆都能啪一下就打开锁

骑上就走


 

共享单车是个便民环保的项目

能够有效调动资源、满足社会需求

一经推出就大受欢迎

习惯于网络时代的年轻人使用起来毫无障碍

一点就通,甚至不需要人教

但是在很多人忽视的地方

这些新技术、新潮流

对老年人却是那么的“不友好”

 

老人多节俭,不习惯线上花钱

自然不属于“高净值用户”

企业也就不会特殊关照这一群体

更别提专门考虑他们的需求

这种做法,符合公司的经济考虑

可这样对待我们的老年人,真的没问题吗?


 

截止2017年

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有24090万

占总人口的17.3%

老龄化程度的逐年加剧

已经成为了一个社会问题

 


智能手机真正普及开来也就是2010年以后的事

而我们有2.4个亿的老年人

他们在漫长人生里养成的习惯,积累的经验

面对各种高科技下放

日新月异的现代生活

是那么的猝不及防

一句轻飘飘的“顺应时代发展”

是不是做的远远不够?

 

现在人人沉迷智能手机

每天在花花绿绿的APP中跳来跳去

很多孝顺的子女给老人也换了大屏幕手机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

很多东西默认人人都会,人人都懂

却看不见老年人屏幕上硕大的字体

不知道他们需要费劲地念各种功能名称

也不去想他们要花费多大的精力才会用一个软件

 

每个人都是父母带大的

在我们小的时候

父母教我们吃饭、走路

而现在,有很多东西他们学不会、追不上了

做子女的是否有同样的耐心来帮助他们

或者干脆保护和支持他们

去过自己熟悉、习惯的生活?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我国有庞大的老年人群体

是有新潮的,学习能力强的老人

但不是每个人都能跟上社会发展的速度

我们可以慢一点,多包容一点

不要让他们觉得被抛弃,被忽视

 

毕竟每个人都有老去的那天


水滴筹健康管家提示:

重阳宜思亲

转发这篇文章

关怀身边的长辈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