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吴文英词札记(三八)

 文冠厚朴 2018-11-17

仰老著有《两宋四大家词札记》。四家者,秦淮海、周清真、姜白石、吴梦窗。

仰老自言“读此四家词,著眼角度不同,大抵秦周重在字词诠释。……姜吴重在句意疏通,随手也略作鉴赏。……姜吴虽同重句意,于姜较简括,常见典故不述,与理解本文无甚关系者亦不提。……吴词初畏难,仅拟读二三十篇,后竟至百篇有余。盖极耐咀嚼,愈嚼味愈隽。故言之綦详,几欲一字不遗。

今特择梦窗、白石部分于搜韵连载,望于学者有所裨益。

梦窗词较难入,异解纷呈,故于仰老札记之外,并附杨铁夫《笺释》以供读者参考。文中凡红字,皆出杨铁夫《笺释》。

文中蓝色字,皆为搜韵编者案语。

思佳客·癸卯除夜

自唱新词送岁华。切除夕。鬓丝添得老生涯。十年旧梦无寻处,几度新春不在家。此“十年”,言吴幕之年。梦窗少回四明,故云。    衣懒换,酒难赊。卸幕职后语。可怜此夕看梅花。出“夕”字。来年昨夜青灯在,无限妆楼尽醉哗。

仰斋札

癸亥,咸淳三年,据杨铁夫《吴梦窗事迹考》,此年卸苏幕,挈苏姬迁杭州,除夕,据吴蓓《笺释》,梦窗在吴江瓜泾萧寺度过。

首句送岁华,点除夜,述作诗之由。鬓丝句紧承送岁华叹老,发慨。

由叹老忆旧。十年旧梦,曾与苏姬在苏州相处十年(此为约数)。集中屡曾提及。

十年宛如一梦,杳无寻处,殊为痛惜。且有几次度岁都不在家,漂泊他乡,春光虚掷。

下片叙此除夜具体情况。衣懒换,无心度岁。酒难赊,穷困潦倒。看梅花,孤单可怜。

隔岁昨夜,除夕过子夜,就是昨夜,也是隔岁。青灯还是这一盏。妆楼谓邻居,他们这时还在醉酒喧哗,无限欢乐。以他人的欢聚,衬自己的孤寂愁苦。

此篇如不考究作者此时具体情况,就易认为又是怀念离去的苏姬。梦窗诚是多愁善感的词人。其词素缜密,“几度”句偶亦率易。

思佳客

迷蝶无踪晓梦沉。“蝶”,即庄周所梦之蝶。下三字足上四字意。寒香深闭小庭心。欲知湖上春多少,但看楼前柳浅深。    愁自遣,酒孤斟,一帘芳景燕同吟。杏花宜带斜阳看,几阵东风晚又阴。由“晓”而“斜阳”而“晚”,一日光景如见。“阴”与“斜阳”,另为一境,故曰“又”。

仰斋札

迷蝶无踪晓梦沉,从义山“庄生晓梦迷蝴蝶”化来,而更为丽密。夜晚迷迷糊糊做了许多梦,到不再做梦了,梦境消失无踪了,才沉沉地睡了一觉。

寒香深闭小庭心,寒香指下阕的杏花。吴融《途中见杏花》诗:“春浅香寒蝶未游”。同篇又云:“一枝红艳出墙来”词谓杏花深闭在小庭的中心,言外之意,就是不得出墙。此处实是自喻,谓闷处庭中不得出门。

欲知二句,既不得出门,想知道西湖的春光是多少,只能凭楼前的柳色深浅来推测。这多沉闷。为甚么不得出门?难道是受管制?不是的,是失意人不愿出门,无心游赏。

下片就突出一个愁字作了说明。有愁无人可诉,无处可逃,只应自遣。酒也只是孤斟。

一帘芳景燕同吟。一帘芳景多么好啊,无人同赏,万般无奈,只有和燕同吟。燕子真能同吟么?它只会呢喃。这是自愁自遣和自嘲,无法解脱。

杏花宜带斜阳看,又转出一个自遣之法,庭中不是有杏花吗?在斜阳照耀下正是好看,该可怡悦了,可是几阵东风一吹,天就晚了,昏暗了,看不见了。无济于事。这显然也是从义山“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悟来。

望江南

三月暮,花落更情浓。春暮一层,“花落”又一层,故曰更浓。人去秋千闲挂月,马停杨柳倦嘶风。此是苏堤人散光景。堤畔画船空。上韵说堤上,此韵说湖中。    恹恹醉,长日小帘栊。独处愁境。宿燕夜归银烛外,啼莺声在绿阴中。醉中所见闻如此。无处觅残红。应首句“花落”。

仰斋札

三月暮,平平而起,却是全片的总纲。暮既是春末,又是日暮。这两者词中都包含了。这情是愁,是时序的感伤。

落花是这时节最典型的特徵,最易引起感伤,故著一更字,并最先提出,特别触目。

接著便本此意铺开来写。游人走了,秋千没人耍,空閒地挂在月下。马没人骑,系在柳下不奔走,也懒得嘶风。画船没人乘了,靠在堤边,空荡荡的。这是西湖游乐地。

下片转到寓所。醉恹恹遥应开头,把情浓说得更明确。整日价为伤春了无意绪。燕子筑巢在厅前梁上,人点著烛在书房,燕子归来看不见,这是近在室内。夜莺在树荫中啼叫听不见,这是远在室外。结拍无处觅残红,总捎一笔,与起拍相应。

梦窗词以丽密深曲著称,此篇却甚清疏爽朗。不是“雨横风狂三月暮”,而是朗月红烛;不是哭哭啼啼,而是安安静静。却同样能深切地表现伤春的主题,大家固无所不能。虽然这不是其至者,亦可备一格。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