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对标管理|对标管理问与答(第一部分)

 沣河东诗经源 2018-11-17


       一、基本概念

       什么是对标管理?

       对标管理,也称“标杆管理”、“基准管理”或“水平对比”。即“基准、评效”管理,就是以优秀的企业或机构作为学习的榜样或标杆,对照其经营业绩或管理程序,找出本企业管理的差距,并参考标杆企业或机构的成功经验,制定并实施改进措施,从而提高本企业经营管理水平的一种管理活动。

       对标管理是从哪里发源的?

       对标管理起源于20世纪70年代的美国施乐公司。最初是人们利用对标寻找与别的公司的差距,把它作为一种调查比较的基准的方法。后来,对标管理逐渐演变成为寻找最佳案例和标准,通过与自身相比较,改进企业短板,加强内部管理,不断超越自我,推动企业向业界最好水平靠齐的一种方法。

       对标管理的基本思路是什么?

       对标管理的基本思路可以概括为十个字,即:“建标、立标、对标、达标、创标”。

       对标管理的基本原理是什么?

       企业将关键业绩指标与最强的竞争对手或在行业中领先的、优秀的企业的关键业绩指标作为基准,进行评价与比较,分析这些基准企业的绩效形成原因,在此基础上建立企业自身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业绩标准,及绩效改进的最优策略的程序与方法。

       企业三大战略管理方法是什么?

       西方管理学界将“对标管理”与“企业再造”、“战略联盟”一起并称为20世纪90年代三大管理方法。

       对标管理的类型分哪几种?

       对标管理通常有两种分类方法。按照标的对象,可以分为内部对标、竞争对手对标、行业领先者对标和跨行业对标四种,其中竞争对手对标、行业领先者对标是最常用的对标方式。按照对标的内容分,可以分为战略对标、产品对标、过程对标和管理对标四种,全面的对标管理体系往往包含以上所有内容。

     


       二、名词解释

       标杆环

       “标杆环”由立标、对标、达标、创标四个环节构成,前后衔接,形成持续改进、围绕“创建规则”和“标准本身”的不断超越、螺旋上升的良性循环。 

       立标—有两重含义,其一为选择业内外最佳的实践方法,以此作为基准、作为学习对象。其二是在企业内部培养、塑造最佳学习样板,可以是具体方法、某个流程、某个管理模式、甚至是某个先进个人,成为企业内部其他部门或个人的榜样,即试点工作。

       对标—对照标杆测量分析,发现自身的短板、寻找差距,并分析与尝试自身的改进方法,探索达到或超越标杆水平的方法与途径。 

       达标—改进落实,在实践中达到标杆水平或实现改进成效。

       创标—运用标杆四法创新并实施知识沉淀,形成超越最初选定的标杆对象,形成新的、更先进的实践方法,进入标杆环,直至成为行业标杆。 

       “三对”理念

       “三对”指的是对标/对表/对照。

       “三对”理念创新地通过对比标杆找差距对比表格抓落实对照标准提问题,从宏观目标、过程控制和微观细节全方位地为企业管理提出了整体解决思路,是一种简单而有效的管理模式。

       所谓“对标”就是对比标杆找差距。推行对标管理,就是要把企业的目光紧紧盯住业界最好水平,明确自身与业界最佳的差距,从而指明工作的总体方向。标杆除了是业界的最好水平以外,还可以将企业自身的最好水平也作为内部标杆,通过与自身相比较增强自信,不断超越自我,从而能更有效地推动企业向业界最好水平靠齐。

       所谓对表就是对比表格抓落实。即将标准(制度)中需要落实、执行的部分以表格的形式提炼出来,并根据执行的周期要求员工对比表格进行执行和填报。各级领导根据审批权限对填报的表格进行审核,以实现标准(制度)的实时过程监控,从而将标准(制度)与员工的日常活动(工作)紧密联系起来。

       所谓对照就是对照标准提问题。现实工作中,我们的工作与我们期望的目标总会存在偏差,这种偏差就是问题,但是如果期望的目标不同,产生问题的数量和性质就会不同,最合适的目标就是标准和制度规定。我们只有对照标准和制度来检查,发现的问题才是科学合理的。

       ◎ 对标“四化”

       对标工作要有效确定目标和衡量绩效,应当做到“四化”:

       第一,标准化。建立的对标指标、对标标杆数据及考核办法等能够做到合理规范并且容易实施。

       第二,系统化。要做到全面广泛,对标指标及内容能够涵盖企业内部各个方面,比如生产、经营、管理等,使对标管理成为一个体系。

       第三,数据化。对标指标及标杆数据要科学并尽可能量化,对标目标应有有据可依的数据支撑,有相应的考核评价办法或测评公式。

       第四,模板化。对标管理的所有数据要做到精细化,对标内容应当专业化,符合企业自身特点和要求。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