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一、战略管理中的对标管理体系构建 1、对标管理体系构建准备策略 大企业都具有完善的管理制度、生产经营策略及战略发展目标,所以对标管理准备工作涉及以下几个方面:①做好内部资料收集工作,收集企业的生产业务数据、经营策略、服务相关内容、方针制度,做到心中有数。 ②开展外部资料收集,在竞争市场中,诸多企业与自家企业存在竞争关系,为了抢夺市场,采用不同的经营策略,开发产品,提升服务,应对这些材料进行收集,为后续的对标管理提供基础。在收集外部资料时,要做到尽可能地准确且丰富,初步收集资料时以无差别收集为主,覆盖尽可能广。 ③创建对标团队,大企业对标管理涉及企业核心机密,因此一般对标团队应以高标准为主,由企业核心高层组建管理队伍,骨干人员负责具体业务。在对标管理中,还需要寻求管理理论专家学者或者专门的第三方咨询团队,为企业发展提供理论支撑。 2、对标管理体系构建原则 开展对标管理要目标明确,不能浪费人力物力财力,对于企业造成不良影响,要坚持以下几个原则:①企业战略目标导向原则。不管是开展何种对标管理,管理目标都要以企业战略发展目标为最终目标,所有管理手段、资源调度都应为实现这一目标服务。 ②对标量化原则。大企业在制度建设方面已经具有一定经验,系统运行较为平稳,粗犷式对比解决不了企业发展中的实际问题,必须做到精细化对比,所以要建立对标量化体系,用精准的数据阐述差异,利用数据来分析存在的问题。 ③完善性原则。在对相似标物开展对标管理时,要做到尽可能系统地对标或者完整对标,避免出现遗漏问题。④科学性原则。在开展对标管理时,秉承客观的态度,采用科学的方法,合规合法完成对标管理全过程工作。 3、对标管理寻标策略 做好对标管理前期工作以后,后续开展对标管理的寻标工作,结合企业收集的资料,根据企业自身战略发展意图、行业发展现状及行业内主要竞争对手,寻找合适的标杆对象,从而为企业发展提供正确的引导,找到自己的不足,提升综合竞争力。通常,掌握产品核心技术科技型企业,在市场占有率较高、对用户群体需求把握校准的企业,发展迅猛的新型企业,都可以作为标杆对象。实际选取时,大企业不能仅着眼于行业中的“大佬”,要广开言路,方可寻求更加合适的标杆对象。 4、对标管理采标策略 企业在完成寻标工作以后,确定了标杆对象,下一步工作的重点是采标工作。采标是根据标杆对象,明确指标指向及相关的统计内容与计算方法等。在采标过程中,必须明确各个对比指标,确定对标主旨所涵盖的内容,尤其是企业发展的关键因素和环节。通常,对指标的选择要能够充分体现各部门工作的侧重点。所以,采标必须科学,具有代表性、系统性和前瞻性、充分把握采标指标、尺度与区间。 5、对标管理立标策略 明确标杆对象以后,利用采标指标对比相关数据,找出企业自身与对标对象存在的差异,同时要挖掘自身的优势,不可只关注某一个方面,二者必须双管齐下。了解差异,找到差异,根据差异设定企业发展目标,为企业下一步工作目标指明方向。在实际管理过程中,通过分析自身指标值与行业平均指标或者先进指标存在的差异,建立一个差异基准,将差异分为较小差异、一般差异、较大差异。不同的差异内因是不同的,较小差异原因多为数据统计的偏差造成的,差异属于可理解和可控的范围内;一般差异或者较大差异都为企业自身内部管理存在的问题。在较大差异的基础之上,企业建立追赶指标,层层推进,确保实现最终的目标值。同时要做好指标的动态性设定,因为行业的发展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所以设置指标时也要做好相关浮动设定,保证设置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6、对标管理贯标策略 有了明确的发展目标,了解了自身与对标行业存在的差异,想要实现企业指定的分层目标,下一步就是贯标工作。贯标是根据采标和立标所设定的目标,采取各种管理手段和措施来实现既定目标的过程。对标管理工作的核心是贯标,要根据目标,保证对标政策和行为得到落实,建立科学的评价机制,不断对现有指标、达标方法进行完善。这方面需要配合思想教育和企业文化建设,例如在各班组、车间、科室之间积极进行“内部对标”活动,制订奖惩措施和实施方案,细化和落实班组、个人的评比标准,将对标工作纳入日常管理工作中,形成积极向上、奋发进取的工作机制。 7、对标管理的达标策略 贯标并不是终点,达标才是终点,通过上述过程实现对标管理达标。达标管理的核心工作是考评,也就是在一定周期内,企业所指定的目标与企业所达到的实际成果对比,所以该过程是对实际成果的考核,确定对比标准。同时,达标即使一个对标工作的终点,也是一个新的对标工作的起点,在完成了达标工作后,企业要进入一个新的对标管理循环,通过不断建立新的标杆,达到新的目标,提升自身水平,继而完成企业整体水平的提升。 二、对标管理实施环节要点控制 1、加强对标管理系统性意识 对标管理是一个系统性的工作,从寻标、立标、采标、贯标再到达标,对标管理是一个完整的工作链,所以工作人员要做一步看三步,要懂得不局限于某个局部,而是放眼整个对标管理过程。只有系统性地认识对标管理工作,在开展作业时,才能够保证整个对标管理工作的延续性和科学性。 2、寻标采标过程的充分调研 寻标采标的过程难点是信息收集,现阶段市场上有专门的管理咨询公司,能够为企业提供相关的行业发展报告,但是要知道咨询报告的编制人员也是从市场上收集相关信息,然后整理而成的,编制人员对该行业了解的时间更短,所以很多信息数据粗糙,不能提供更具价值的数据。所以,寻标的过程中的充分调研是必备的条件。充分调研过程中企业必须组建自己的队伍,必须下到基层一线,多走访、多收集、多与行业人员交流沟通,为寻标对象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撑。 3、立标环节的主次划分 在立标环节中,应充分挖掘内部信息,分析自身数据和标杆企业的差距。应以对标企业为参考,在划分指标时要区分主次,重点突出立标原则,把控核心问题、重点问题,集中力量突击解决,在此基础上解决次要矛盾,整体提升。 4、贯标环节的权责一体 在贯标环节中,执行力是关键,基层员工的积极性也是关键。所以贯标环节必须做好权责落实,对于表现优异的员工要及时给予奖励。在实施过程中,要严格落实个人负责政策。在深入分析目标和自身差距造成业绩突出的原因的基础上,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实质性和根本性的改进,运用先进的管理和经营理念引导企业发展,实施审核监督,争取标准执行的有效性,及时处理对标过程中的问题。 5、达标环节的量主性辅 在规范分析过程中,要坚持定量分析的原则,将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完善考核机制,奖惩分明,形成精益求精的良好氛围。根据前面的基准测试流程、步骤和环节,某些环节在时间尺度上存在重叠。这与对标过程中随着对标的深入、对标对象和对标指标的变化进行适度调整有关。 结语在采标过程中,应寻找优秀的目标企业,结合自身中长期发展规划,确定自身指标体系,并做好量化和分解,做到合适、科学、可行的对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