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如果不付出行动,你的焦虑一文不值

 了明y 2018-11-17
你和别人的区别,在于有人按天过,你在按年活。而真正的高手永远按天过,不是按年过。

小阅明早开始引领大家阅读,李尚龙《你的努力,要配得上你的野心》的第二部分(PAPT1 4-9节:你讲的话,可能就决定了你的一生+你怎么过一天,你就怎么过一年+努力到让世界为你改变+跑到终点再哭+把事情做到极致,钱不过是身外之物+学习的假象),小伙伴们可以提前预习:(友情提示:本书的适龄范围比较大,爱思考、爱学习都可以看)

你想改变世界,自己却过得一塌糊涂;

你想和最美的姑娘恋爱,自己却不修边幅;

你想通过考试,自己却连一个单词都不背;

你想踏遍千山万水,过上浪迹天涯的生活,口袋里却没有一张买车票的钱。

试问,你为自己做过什么努力呢?

一个人平静地努力,刻意地训练,低调地前行,去创造出一个更好的自己。因为只有更好的自己,才能配得上更好的生活。

你怎么过一天,你就怎么过一年

你和别人的区别,在于有人按天过,你在按年活。

如果每天下班回家,你都在跟自己暗示:“这一年快过去了,我不能还是这样。”至少,你每一天都会去做点儿什么来改变。

大多数人永远是被日子推着走,没有停下来想想:这一天我还能做什么改变?哪里还做得不好?日子推着推着,就把人推到了年底。

但是,真正的高手永远按天过,而不是按年过。永远有意识地过着每一天,而不是到了年底,才恢复了意识。

我的一个朋友每天早上六点起来早读,坚持了一年。有次我问他:“你这一年都这么早起来,累不累?”他说:“不累,有目标感挺好,久而久之就习惯了,停下来还不舒服呢。”

其实,如果你有过坚持一件事情的经历,就能回答:“坚持做一件事情不累,累的是浑浑噩噩地生活。”对比起有目标地坚持一件事情,每天毫无目标地生活才疲倦不堪。

就好比在年底抱怨这一年什么也没做的那些人,你真的以为他们不累吗?他们更累,他们那种疲倦是从心里来的,每天也在忙,不是别人让他们干什么,就是公司让他们必须这么做。

一个人按照自己的意愿生活,其实并不累。比如,下班给自己报一个班,每天利用下班的时间学习迭代,别人都觉得你很累,你却乐在其中。

久而久之,你就会比别人进步更大,那种喜悦是加倍的。到了年底,你拥有更多的是舒心和放心,而不是担心。

这世界的幸福就是这样,给自己一点期待,坚持下去,珍惜每天的时间,按自己的意愿生活,一年下来,你觉得谁会辜负你?

你怎么过一天,就注定着你怎么过一年,或许,也暗示着你怎么过一生。

跑到终点再哭

日本作家古川在《坚持,一种可以养成的习惯》中写道:“一旦大脑认定某种行为跟往常一样,就会拼命地维持这种行为。而习惯,就是把重复的行动化为无意识的行动。”

养成习惯需要时间,在养成习惯前,一旦意识到自己此时此刻很痛苦,号啕大哭,之前的坚持可能就白费了。

记得刘震云老师讲过一个故事。村子里,他的外祖母割麦子的速度总是比别人快,当她割完麦子时,一些大汉才刚刚割了一半。后来,刘震云问外祖母,为什么她总是最快的,是有什么秘诀吗?

外祖母说:“因为我从来不直腰。”

因为一个人直了一次腰,就会有第二次,也会有第三次,接着,就会一直直下去了。

我想起有一次陪一位朋友跑马拉松,印象很深刻,在马拉松的终点有好多泪流满面的人,他们感叹自己终于坚持下来了。

那一刻,所有人都为他们开心。

可是,我在路上也看到一些跑跑停停的人,有些人还边跑边自拍、边跑边流泪,这当中的很多人都没有坚持下来。因为哭也是耗力的啊!

有时候,一个人坚持了一半就号啕大哭是不明智的,那样自怜的感觉,甚至有些作秀的意味,要知道,所有的坚持仅仅是为了到达目的地,只有到达目的地后的流泪,才有意义。

所以,理想的方法是跑到终点再哭,接下来,你怎么哭都好,怎么流泪都没问题,因为那些泪水都是给你的奖励。

但很多人还没到终点,往往就脆弱了。

学习的假象

在网上,你订阅了十多个专栏;

你还预约了好多讲座;

下载了一堆公开课;

你还下载了好多关于学习的App

……

你为学习花费这么多,为什么还那么焦虑,生活还是没有任何改变,还是觉得自己什么都不知道?

以上是许多人在学习中常常遇到的问题,原因很简单,他们混淆了一个概念:消费等于学习。

这个时代,有太多人充满着知识焦虑,他们选择了用自己的收入去购买一部分知识,从而改变命运。

但千万别忘了,消费只是第一步,消费不代表学习,学习就是学习,消费是门槛,学习才是核心。

你知道世界上第二高的峰是什么。

你知道什么剧又火了。

你知道相对论是怎么回事。

你知道谁又出轨了,谁又结婚了。

你知道东知道西,可是,知道这么多怎么没用呢?

这是学习的第二个假象:认为知道等于知识。其实不是,知道就是知道,但凡不能变成实用的,变成知识晶体的,都不能算作知识。

知道了一堆,有些只是谈资,有些连谈资都不算。

我第一次去波士顿时,我姐姐在波士顿已经两年了,她带我逛城市的著名建筑,在介绍那些景点时,她口若悬河,我却后背冒着冷汗:这些东西,我在书里都读到过,为什么见到后却全然不知呢?

后来我明白,我只是知道这些知识,从未想过何处会用到它们,从来没想到这些在脑子里只是知识碎片,而不是知识晶体。

那些知道的东西,都像碎片一样占据在脑子里,只有结成晶体的,才是有用的。

知识晶体这个词,最先来自斯坦诺维奇的《超越智商》,里面讲,我们要学会把知识进行迁移、联系、总结、输出,当你发现这些信息成了块,也就完成了从信息到知识的转变。

再来分享第三个假象。

我们身边总有一些人,十分好学,他看到别人学吉他了,自己立刻去学吉他;看见别人报了课程,自己立刻也报了一个;看到别人订了个专栏,自己马上跟上。

可是,他们学习的效果总是不好,为什么?

原因很简单,他们是因为恐慌而学习,并不是因为需要而学习。

这就是学习的第三大假象:主动学习比被动学习要重要得多。

主动学习的优势,在于有明确的目标。

比如我表达能力提高最快的时候,就是当老师的那段日子,因为每天都要讲课,所以逼着我不停地读书,逼着我不停地去表达,也逼着我不停地去学习,用输出倒逼输入。

我无路可退,重要的是,这种学习是主动的,而不是被动的。

所以,

那些喜欢思考的人,往往学习更好。

那些喜欢发问的人,往往学得更快。

那些喜欢表达的人,往往学得更深。

因为,这些都是主动学习。

学习的最后一个误区,是关于坚持。

我写过一篇文章,《如何在一年里成为一个牛人》。其实里面的核心就是两个字:坚持。

所有的学习,都是坚持。

我从初中时开始学英语,一直到今天,已经十多年。

在读军校时每天都拿半小时坚持早读,坚持对着空教室练习演讲,三年下来,我拿了北京市英语演讲比赛的季军。

后来我问了许多行业中的高手,他们都是一群聪明人用笨功夫,死磕着每一天,坚持写作,坚持健身,坚持唱歌。

一开始,他们靠着毅力坚持,后来就习惯了坚持,也就没那么费劲了。

一开始觉得有进步,后来就变成了能力和技能,如影随形地伴随着左右,成为身体的一部分。

坚持,是所有美好的来源,它很慢,但无比真实。

愿你学习愉快,成为那个爱思考、爱发问、爱表达的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