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今天你逼孩子学的72变,真能让他面对未来的81难吗?

 故事飞船 2021-07-21

最近,又一篇滚烫的鸡汤火了一把:《今天不逼孩子学会“72变”,日后谁能代他承受“81难”?》,点燃了不少家长的焦虑心,在朋友圈纷纷刷了起来。

文中举了一期综艺节目的例子,吕思清从小被父母逼着学小提琴,五岁就登台表演,后来成为世界顶级小提琴艺术家。而节目中的王迅和Angelababy因为小时候父母没逼着他们坚持,现在只能坐在一旁艳羡吕思清表演。于是得出结论:所谓的“快乐教育”其实不负责任,父母的逼迫可以让我们成为更好的自己。

这种焦虑感并不新鲜。现在的80、90后父母,普遍都有着“被爸妈逼着学点儿什么”的经历,本身就有对“快乐童年”的向往,当然希望自己的孩子在幼儿时期过得轻松自由一点;然而生活在社会竞争愈加激烈的时代,难免会担心因为自己给孩子自由太多,在未来成为孩子的遗憾。正因为这对矛盾的教育观念,一看到类似的论调,许多家长的焦虑感就迅速升温了。

没有对比就没有焦虑,可对比的是什么呢?

在孩子的幼儿时期,多数父母的育儿焦虑还是源自各种对比,但人的一生从来不是一条赛道,我们在对比什么呢?

《“72变”和“81难”》举了一众明星羡慕吕思清的例子,那我们不如先听听吕思清自己怎么评价音乐和孩子的关系:

“我要用音乐打开孩子的心灵。当孩子进入音乐世界,他自然会感受到艺术的愉悦,音乐对于启迪孩子的智慧,塑造孩子健康的人格非常有益。

“我们要尽量多地让孩子在音乐学习中找到乐趣。让孩子真正去亲近艺术,享受艺术带来的快乐。

“很多家长对孩子学习音乐的理解很单一,认为会拉谱子就可以了,但这只是孩子反应对了音符,应该让孩子有更多音乐人生的体验,让音乐成为小朋友的伙伴,可以一直伴随他成长,帮孩子打开世界之窗,发现世界的美,并自己把音乐的美传递出去。”

在吕思清先生自己的表述中,音乐对于孩子来说,首先是一种关于美和快乐的感受和体验,在此之后,才是通过练习来磨练孩子的恒心。如果看到网红文里人们对于良好的音乐教育的羡慕只源于“能在众人面前炫技”,恐怕吕思清自己也要呵呵了吧。

每个人都有人前光鲜的一面,但万千琴童、书童、球童当中,成为吕思清、朗朗、丁俊晖的不过寥寥数人。对多数人来说,台下十年功真正的收获,并不是令众人羡慕的台上一分钟,而是伴随自己一生的品质和乐趣。

有多少琴童,在父母的逼迫下考下了十级,之后的日常生活里却没了琴声?真正把乐器当作一生乐趣的人,都是那些真正热爱音乐的孩子,虽然也他们也会有倦怠畏难,但绝不是在父母一路逼迫下练出来的。

父母的尊重和关爱,在瓶颈期给予孩子适当帮助和调整,甚至允许孩子暂时放弃,这样才能让孩子发现自己内心真正想要的是什么,才会有真正的坚持。

是的,极少有人能在6岁之前明白自己真正“爱好”什么,让儿童接触各种技艺,不该仅仅是为了学一门“特长”,而是让孩子发现他真正的爱好。而呵护孩子的爱好,逼迫显然不是最好的方式。用万里挑一的艺术家、运动家去对比万千普遍家庭,这样营造焦虑太没道理。

人生不一定是马拉松,但毕业一定不是终点线

《“72变”和“81难”》里说:“从小学到高考,12年的学习经历,仿佛一场极其漫长的马拉松,数不清的孩子会在中途掉队。”

人生是马拉松吗?这很难说。虽然在中国,从小学到高中毕业的时期充满了竞赛意味,但家长一定要清楚:这只是人生的一个阶段。如果你是一个教练式的家长,那首先要搞明白,高中毕业可不是人生的终点。

《“72变”和“81难”》还说:“孩子的兴趣,对特长也好,对学习也罢,其实都是很脆弱的,就像黑夜里的一颗小火星,很容易熄灭,而父母要做的,就是为孩子添一把火,鼓一把劲,在孩子的意志动摇时,坚定地扶他一把。”

这个观点是船长很难接受的。孩子的兴趣确实是很善变的,但善变并不代表脆弱。父母要想可以保护孩子的某种兴趣,那可绝不是添把火、鼓鼓劲那么简单,更不是逼迫、打骂和动手就能管用的。

当你开始决定引导孩子的兴趣的时候,让孩子感受到乐趣,倾听孩子在过程中的心声,才是保护兴趣真正的火种。孩子在未来要经历12年的苦读生涯,保护兴趣这件大事,正是在幼儿时期该做的呀。

如果孩子在父母和老师的逼迫中被推到了某个“终点”,却熄灭了对学习的兴趣和欲望,那面对之后漫长人生中真正的81难,你还推得动他吗?你还好意思逼他一辈子吗?

现在很多文章、很多机构,都是在想方设法利用父母们的焦虑。如果我们没有一个长远的眼光,没有一个整体的育儿观,就很容易被各种论调左右。

世俗意义的成功能否定义教育的成败呢?相信每个人有自己的答案。但教育的目的肯定不是让孩子在父母设计的轨道上高速行驶,而是能让孩子成人之后,在复杂的世界中找到他自己的道路。

教育不是一个点、不是一个结果,而是一个随着人生变化,永不停止的过程。如果你的教育方式里只有命令和逼迫,很有可能让孩子在某个点停下。

要“逼”孩子学会72变?那我们能做好菩提祖师吗?

一日为师,终身为父。

这句话在今天基本可以反过来说了:一日为父母,终身为师父。如果说孩子有陪他、教他大半辈子的老师,那只能是父母了。

很多类似观点的文章,都愿意拿各领域里的成功人士举例子,去鼓励父母从严教育子女。但是,从严教子之前,家长先要从严为父啊。

大家都看到朗朗父亲对孩子真的超严格,但朗爸爸是如何对自己的呢?从朗朗五岁时便辞去工作,带孩子离家学琴,蜗居在音乐学院附近的宿舍里。这般毅力和舍弃,是每个父母都能付出的吗?

丁俊晖的父亲本身就有相当不错的台球水平,在小丁拿到第一笔赛事奖金之前,老丁和小丁“每天都吃两元钱一顿的工作按,日子过得十分艰苦”、“所有的钱都用来培养丁俊晖(打台球),直接成本至少五六十万元”……

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而人上人的父母们,怎么可能只是单纯靠逼迫的手段,何尝不是要吃更多的苦,有更强大的专业素养,才能让孩子在自己设计的轨道上走得更远些。这也是为什么,朗朗这样从逼迫中成长的艺术家,终究还是个例。

严格教育和轻松教育之间,只是方法不同,并没有优略对错之分。

但是教育不是为了某一个具体的目的,更不是为了某一次考试和表演;教育是为了教孩子养成能伴他一生的习惯和兴趣,而不是始终逼迫他“走在正轨”。

具体到幼儿时期,是拿出更多“家长的威仪”,还是给孩子更多“父母的温暖”,相信每个家庭都有自己的答案。

扫描下方二维码,下载故事飞船APP,一起探索有趣的育儿方式~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