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虹的别名

 杏坛归客 2018-11-18

白虹

日月周围的白色晕圈。《周礼·春官·眡祲》“七曰弥”郑玄注:“弥者,白虹弥天也。”《礼记·聘义》:“气如白虹,天也。”《后汉书·郎顗传》:“凡日傍气色白而纯者名为白虹。”三国 曹操《薤露》:“白虹为贯日,己亦先受殃。”唐 李白《望庐山瀑布水》:“欻如飞电来,隐若白虹起。”唐 王翰《飞燕篇》:“已见白虹横紫极,复闻飞燕啄皇孙。”宋 王谠《唐语林·补遗一》:“大历末,北方有白虹夜见。”另,宝剑名。晋 崔豹《古今注·舆服》:“吴大帝有……宝剑六:一曰白虹,二曰紫电,三曰辟邪,四曰流星,五曰青冥,六曰百里。”宋 吴淑《事类赋·服用·剑》:“阳纹阴缦之奇,紫电白虹之异。”


白蜺

亦作“白霓”。白色的副虹。《楚辞·天问》:“白蜺婴茀,胡为此堂。”洪兴祖补注:“蜺,雌虹也。”宋 晁补之《扬州被召著作佐郎自金山回阻冰效退之陆浑山》:“冰塞川船不可移,白蜺横野光逶迤。”宋 杨万里《跋吴箕秀才》:“赠我连城杂照乘,一夜空斋横白蜺。”宋 杨万里《送姜夔尧章谒石湖先生》:“钓璜英气横白蜺,欬唾珠玉皆新诗。”明 何景明《七述》:“羽裳翩翻垂白蜺,金支玉节纷葳蕤。”清 钮琇《觚剩·序赋创格》:“于是驾云螭,乘白霓,王良为御,造父前驰。”



采蝀

彩虹。宋 范成大《浣溪沙》:“采蝀横斜春不夜,绛霞浓淡月微明,梦中重到锦官城。”


彩虹

日光与水气相映,呈现在天空中的弧形彩色光带。唐 李白《酬殷明佐见赠五云裘歌》:“粉图珍裘五云色,晔如晴天散彩虹。”唐 沈佺期《过蜀龙门》:“潭河势不测,藻葩垂彩虹。”宋 秦观《西城宴集》:“金爵日边栖壮丽,彩虹天际卧清深。”宋 王之道《南乡子》:“天际彩虹垂,风起痴云快一吹。”清 纳兰性德《拟古》:“彩虹亘东方,照耀不知晚。”


彩霓

即彩虹。唐 李商隐《寄令狐学士》:“秘殿崔嵬拂彩霓,曹司今在殿东西。”宋 司马光《范景仁传》:“召试学士院,诗用'彩霓’字。学士以沈约《郊居赋》:'雌霓连蜷’,读'霓’为入声,谓景仁为失韵。”后遂以“彩霓”为作诗用韵之典。明 杨慎《咏端溪砚廿韵示儿》:“绮思生松黛,讹音辨彩霓。”


 


长虹

指虹彩。南朝 江淹《丹砂可学赋》:“轩惝惘于长虹,阶侘傺于奔鲸。”唐 张鷟《朝野佥载》卷五:“赵州石桥甚工……望之如初日出云,长虹饮涧。”胡鄂公《北方实录》:“其继也,若游龙之行空,长虹之逶迤。”另,喻长拱桥。宋 苏轼《次韵周邠寄雁荡山图》:“东海独来看出日,石桥先去踏长虹。”明 王逢《题垂虹桥亭》:“长虹垂绝岸,形势压东吴。”


长霓

亦作“长蜺”。指长虹。唐 沈亚之《上冢官书》:“伏念杰木之生,大长越伦,足谷肩山,而大谷不足以室其根,长霓不足以帷其华。”宋 苏轼《清溪词》:“鸟兽散兮相扶携,隐惊雷兮骛长霓。”宋 苏轼《和子由柳湖久涸忽有水》:“饭豆羹藜思两鹄,饮洪噀水赖长蜺。”宋 白玉蟾《谷帘下》:“紫岩素瀑展长霓,草木幽深雾雨凄。”


雌虹

即霓,副虹。《尔雅·释天》“蜺为挈贰”晋 郭璞注:“蜺,雌虹也。” 


 


雌霓

即雌蜺。汉 东方朔《七谏·自悲》:“借浮云以送予兮,载雌霓而为旌。”宋 柳永《竹马子》:“对雌霓挂雨,雄风拂槛,微收烦暑。”清 许光治《红绣鞋》:“雄雷天鼓歇,雌霓帝弓弯。”宋 王楙《野客丛书·雌霓》:“沈约制《郊居赋》,其间曰:'驾雌霓之连蜷,泛大江之悠永。’出示王筠。筠读雌霓为雌鶂。约喜谓曰:'霓字惟恐人读作平声。’司马温公谓非霓字不可读为平声也,盖约赋协侧声故尔。”后因以“雌霓”为创作时精研声律之典。清 姚鼐《怀故编修程鱼门》:“承吟雌霓知声病,荷定鸡人润小文。”


蝃蝀

亦作“螮蝀”。虹的别名。《诗·鄘风·蝃蝀》:“蝃蝀在东,莫之敢指。”毛传:“蝃蝀,虹也。”《晋书·隐逸传·夏统》:“昔淫乱之俗兴,卫文公为之悲惋;螮蝀之气见,君子尚不敢指。” 唐 李白《古风五十九首》:“螮蝀入紫微。大明夷朝晖。”唐 祝元膺《梦仙谣》:“蟾蜍夜作青冥烛,螮蝀晴为碧落梯。”唐 戎昱《江城秋霁》:“远天螮蝀收残雨,映水鸬鹚近夕阳。”宋 梅尧臣《送邵户曹随侍之长沙》:“鹧鸪啼欲雨,螮蝀见还晴。”清 和邦额《夜谭随录·修鳞》:“逾时雨霁,螮蝀在东。”另,借指桥。前蜀 贯休《夜对雪寄杜使君》:“桥高银螮蝀,峰峻玉浮图。”元 乔吉《水仙子》:“飞来千丈玉蜈蚣,横驾三天白螮蝀。”比喻才气横溢。


帝弓

指虹。谓为天帝之弓。宋 赵令畴《侯鲭录》:“天弓,即虹也。又谓之帝弓。”


 


断虹

一段彩虹,残虹。唐 李贺《恼公》:“晚树迷新蝶,残霓忆断虹。”宋 黄庭坚《念奴娇》:“断虹霁雨,净秋空,山染修眉新绿。”宋 欧阳修《临江仙》:“柳外轻雷池上雨,雨声滴碎荷声,小楼西角断虹明。”宋 王之道《南乡子》:“风急断虹收,孤鹜摇摇下荻洲。”宋 曹勋《木兰花慢》:“断虹收霁雨,卷帘幕、与风期。”宋 洪瑹《菩萨蛮》:“断虹远饮横江水,万山紫翠斜阳里。”元 傅若金《送笃御史之南台》:“明朝挟策秦淮道,惆怅燕云隔断虹。”清 纳兰性德《金人捧露盘》:“藕风轻莲,露冷断虹收。”


断霓

亦作“断蜺”。一段虹,即断虹,残虹。唐 李山甫《迁居清溪和刘书记见示》:“晚天吟望秋光重,雨阵横空蔽断霓。”唐 杜牧《题池州弄水亭》:“断霓天帔垂,狂烧汉旗怒。”宋 苏轼《两桥诗》:“昔桥本千柱,挂湖如断霓。”宋 苏过《飓风赋》:“断蜺饮海而北指,赤云夹日而南翔。”清 纳兰性德《浣溪沙》:“海色残阳影断霓,寒涛日夜女郎祠。”


雰虹

即虹。南朝 沈炯《归魂赋》:“值天地之幅裂,遭日月之雰虹。”


 


浩蜺

素蜺。白色的虹。浩,通“皓”。汉 枚乘《七发》:“纯驰浩蜺,前后骆驿。”李善注:“浩蜺,即素蜺也。波涛之势若素蜺而驰,言其长也。”


横霓

横空的虹霓。唐 李贺《送秦光禄北征》:“髯胡频犯塞,骄气似横霓。”宋 曹勋《法曲》:“南薰殿阁,卷窗户新翠。池沼十顷净,俯桥影横霓。”宋 刘黻《饯潘吴二察院去国》:“谁新白屋当灵鹫,倚汉横霓几栋梁。”宋 文同《李太尉》:“昏雺翳紫极,横霓势光大。”


虹蝀

泛指虹。唐 殷尧藩《寄岭南张明甫》:“瘴雨出虹蝀,蛮烟渡江急。尝闻岛夷俗,犀象满城邑。”唐 陈陶《番禺道中作》:“博罗程远近,海塞愁先入。瘴雨出虹蝀,蛮江渡山急。” 


 


虹霓

即螮蝀。为雨后或日出、日没之际天空中所现的七色圆弧。虹蜺常有内外二环,内环称虹,也称正虹、雄虹;外环称蜺,也称副虹、雌虹或雌蜺。战国 楚 宋玉《高唐赋》:“仰视山颠,肃何千千,炫耀虹蜺。”晋 葛洪《抱朴子·嘉遯》:“思眇眇焉若居乎虹霓之端,意飘飘焉若在乎倒景之流。”旧时以虹蜺色彩艳丽,比喻人的才华藻绘;又以虹蜺为二气不正之交,象征淫奔、作乱。宋 范仲淹《与谢安定屯田书》:“先生胸中之奇,屈盘虹蜺。”明 许自昌《水浒记·冥感》:“乞香茗,我因此卖眼传情,慕虹霓盟心。”清 顾炎武《赠推官咸正》:“当年关中陷,九野横虹霓。”


美人

虹的别名。《释名·释天》:“虹……又曰美人。”


霓虹

彩虹。元 朱凯《昊天塔》第一折:“空锁着一腔怨气,做不的万丈霓虹。”清 黄鷟来《述别叙怀送何黼侯之任阶州》:“赠我龙马篇,吐言如霓虹。”另,指霓虹灯。萧三《重游塔什干》:“院外喷泉洗蓝天,城中霓虹蔽浩月。”


 


霓旄

指彩虹。唐 杜牧《长安杂题长句》:“南苑草芳眠锦雉,夹城云暖下霓旄。”宋 刘筠《立夏奉祀太一宫》:“秘册十行开凤检,灵辉三烛驻霓旄。”


鬐虹

彩虹。清 龚自珍《最录南唐五百字》:“春台霁敞,行阁鬐虹。


气母

虹的别名。宋 陶谷《清异录·天文》引《博学记》:“迷空步障,雾;威屑,霜;教水,露;冰子,雹;气母,虹。”另,元气的本原。《庄子·大宗师》:“夫道,有情有信,无为无形……狶韦氏得之,以挈天地;伏戏氏得之,以袭气母。”陆德明释文引司马彪曰:“气母,元气之母也。”唐 李白《大猎赋》:“粤若皇唐之契天地而袭气母兮,粲五叶之葳蕤。”清 钱谦益《病榻消寒杂咏》:“扶养心神朝碧落,招回气母守丹丘。”


 


青虹

彩虹。《竹书纪年》卷下:“(周敬王)二十六年,晋青虹见。”宋 陈造《祷雨福溪岩》:“淙激田间泉,诘曲走青虹。”宋 方岳《雨望》:“指予两青虹,可见不可唾。”宋 杨备《长桥》:“松陵雨过船中望,一道青虹两岸头。”明 陈束《同李御史徐副使登庐山道中作》:“别有青虹照碧川,香炉更在前峰前。”明 舒頔《许子仁相招山中叙话》:“涧泉流香过白鹿,林木挂雨拖青虹。”明 徐祯卿《观田魏二廷尉射歌》:“魏子手挽高丽弓,气满两石开青虹。”明 杨基《送路季琏问聘河东时东驾出师太原》:“青虹贯日随星出,赤鸟如云夹电飞。”


青霓

亦作“青蜺”。虹。宋 辛弃疾《千年调·开山径得石璧》:“左手把青霓,右手挟明月。吾使丰隆前导,叫开阊阖。”清 谭嗣同《与孙小沂书》:“于是与足下朝蹑赤霞之标,暮度青霓之梁。倏星倏月,掉臂行游,是诚可以破拘挛之俗,驰域外之观矣。”喻溪水。唐 孟郊《和皇甫判官游琅琊溪》:“碧濑漱白石,翠烟含青蜺。”另,道家服装。唐 李贺《绿章封事》:“青霓扣额呼宫神,鸿龙玉狗开天门。”王琦汇解:“青霓,谓道士所服之衣……言道士着青霓之服,叩头而呼宫神。”宋 辛弃疾《沁园春》:“同吟处,看佩摇明月,衣卷青霓。”


 


日虹

即虹。隋代 佚名《绍兴亲享明堂二十六首》:“武扫氛雾,文垂日虹。”唐 李贺《贾公闾贵婿曲》:“燕语踏帘钩,日虹屏中碧。”宋 陈克《虞美人》:“日虹斜处暗尘飞。脉脉小窗孤枕、镜花移。”宋 刘子翚《柳源观瀑戏明仲》:“何年贯日虹,飘然堕秋虚。”


蛇虹

蛇状的虹。《晋书·载记》第二章:“蛇虹见弥天,一歧南彻,三日并照,客星入紫宫。”宋 叶廷珪《海录碎事·帝王》:“太史令康相言于刘聪曰:'蛇虹见弥天,一岐南彻,三日并照,此皆大异,其征不远也。’”《三朝北盟会编》卷一百五十六:“臣闻之蛇虹弥天,东晋所以止于吴,而不能有中原。”


蜃霓

虹霓。清 黄子云《野鸿诗的》:“蛮雷倒地生,蜃霓连天跨。”


 


素霓

白虹。汉 司马相如《大人赋》:“垂绛幡之素蜺兮,载云气而上浮。”三国 曹丕《黎阳作》:“白旄若素霓,丹旗发朱光。”唐 李白《杂曲歌辞·侠客行》:“眼花耳热后,意气素霓生。”明 徐渭《赋得清秋落叶》:“白帝乘秋秉素蜺,青蛾挟露弄风威。”


天弓

虹的别称。以其弯曲如弓,故名。宋 赵令畤《侯鲭录》:“天弓,即虹也,又谓之帝弓。明者为虹,暗者为蜺。”另,星名。又称弧矢。《晋书·天文志上》:“弧九星,在狼东南,天弓也,主备盗贼,常向于狼。”宋 赵师侠《柳梢青》:“天弓摇挂孤光。映烟树、云间渺茫。”


天忌

虹的别名。《淮南子·天文训》:“虹、蜺、彗星者,天之忌也。”后称虹曰天忌。明 王志坚《表异录·象纬》:“虹曰天弓,亦曰帝弓,见《白虎通》。又名天忌。”另,谓上天所禁忌之事。《左传·成公十六年》:“旧不必良,以犯天忌,我必克之。”杨伯峻注:“犯天忌者指晦日用兵。”


 


宛虹

弯曲的虹。汉 司马相如《上林赋》:“奔星更于闺闼,宛虹扦于楯轩。”李善注引如淳曰:“宛虹,屈曲之虹也。”三国 何晏《景福殿赋》:“赩如宛虹,赫如奔螭。”南朝 谢朓《酬德赋》:“元武伏于重介,宛虹潜以自匿。”宋 刘筠《暑咏寄梅集贤》:“石渠岌嶪亘宛虹,玄荫清流接桂宫。”宋 王炎《用元韵寄周推萧法》:“破觥暖浪侵浮蚁,小鼎生烟明宛虹。”


文虹

彩虹。晋 傅玄《阳春赋》:“丹霞横景,文虹竟天。”南朝 王融《三月三日曲水诗序》:“镜文虹于绮疏,浸兰泉于玉砌。”宋 任续《彭思王庙》:“陟崔嵬兮拜神宫,跨汗漫兮俯文虹。”


星虹

犹虹霓。南朝 袁淑《桐赋》:“被籍兮烟霞,怀佩兮星虹。”谓有星若虹霓。南朝 刘孝标《辨命论》:“星虹枢电,昭圣德之符。”李善注引《春秋元命苞》:“大星如虹,下流华渚,女节梦意,感生朱宣。”


 


雄虹

色彩鲜明的虹。也叫正虹,与副虹霓相对。《后汉书·马融传》:“建雄虹之旌夏。”李贤注:“郭璞注《尔雅》云:'虹双出,色鲜盛者为雄。’”南朝 江淹《赤虹赋》:“俄而雄虹赫然,晕光耀水。”清 刘大櫆《吴锦怀墓志铭》:“白玉在璞,瓦砾斯同。既其昭显,光若雄虹。”


烟虹

云天中的彩虹。南朝 鲍照《望孤石》:“蚌节流绮藻,辉石乱烟虹。”唐 常建《湖中晚霁》:“烟虹落镜中,树木生天际。”唐 李白《东武吟》:“君王赐颜色,声价凌烟虹。”唐 丁仙芝《和荐福寺英公新构禅堂》:“果药罗砌下,烟虹垂户前。”唐 常建《湖中晚霁》:“烟虹落镜中,树木生天际。”宋 胡宏《题上封寺》:“山光浮动可揽结,云舒霞卷飞烟虹。”明 屠隆《刘御史歌》:“云旗猎猎红满空,天兵下来冲烟虹,将军十道开宝弓。”


 


隐虹

长虹。《楚辞·刘向<九叹·远逝>》:“佩苍龙之蚴虬兮,带隐虹之逶蛇。”王逸注:“隐,大也……言己动以神物自喻。诸神劝我:行当如苍龙,能屈能申;志当如大虹,能扬文采。”


玉虹

白虹。宋 苏轼《郁孤台》:“山为翠浪涌,水作玉虹流。”诗词中常以喻象虹一样的事物。喻明洁的瀑布或流水。唐 李贺《北中寒》:“争瀯海水飞凌喧,山瀑无声玉虹悬。”宋 杨万里《和昌英叔雪中春酌》:“南溪春寒强似冬,南溪春水走玉虹。”宋 陆游《故山》:“落涧泉奔舞玉虹,护丹松老卧苍龙。”另,喻石拱桥。宋 苏轼《何公桥》:“疏为玉虹,隐为金堤。”宋 吴文英《十二郎》:“酹酒苍茫,倚歌平远,亭上玉虹腰冷。”又,喻带状的光。宋 杨万里《正月二十四夜小楼看灯》:“光射琉璃贯水晶,玉虹垂地照天明。”又,喻宝剑。明 潘纬《发佩剑送方生趋幕府》:“延津双玉虹,神物合雌雄。”


 


云霓

亦作“云蜺”。虹。《孟子·梁惠王下》:“民望之,若大旱之望云霓也。”赵岐注:“霓,虹也,雨则虹见,故大旱而思见之。”孙奭疏:“云霓,虹也。”南朝 刘勰《文心雕龙》:“若夫臧洪歃辞,气截云蜺;刘琨铁誓,精贯霏霜。”宋 苏轼《天地社稷宗庙神庙等处祈雨祝文》:“引领云霓之望,援手沟壑之余。”另,借指高空。唐 柴夔《望九华山》:“九华如剑插云霓,青霭连空望欲迷。”又,恶气。比喻巧言令色,谗谄蔽明的人。《离骚》:“飘风屯其相离兮,帅云霓而来御。”王逸注:“云霓,恶气。以喻佞人。”《宋书》:“云霓既已辟,清和未几间。”唐 李白《陈情赠友人》:“飘风吹云霓,蔽目不得语。”又,指画有彩虹的旗帜。楚 屈原《离骚》:“扬云霓之晻蔼兮,鸣玉鸾之啾啾。”李周翰注:“云霓,虹也。画之于旌旗。”唐 欧阳詹《曲江池记》:“砰輷沸渭,神仙奏均天于赤水;黤蔼敷俞,天人曳云霓于玄都。”元 虞集《步虚词》:“日月作环佩,云霓为斾旌。”又,喻桥梁。唐 李绅《禹庙》:“山拥翠屏朝玉帛,穴通金阙架云霓。”


直虹

犹长虹。北周 庾信《哀江南赋》:“直虹贯垒,长星属地。”北周 庾信《拟咏怀》十一:“直虹朝映垒,长星夜落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