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孩子吃药后吐了,都要补服么?

 华民 2018-11-18

       吃药后呕吐,药被吐出来了,这是很多人遇到的问题,特别是孩子,这个时候人们觉得必须再吃一次药。事实上,除非吃了药之后很快就发生了呕吐,这个时候药物根本没有进到胃里,确实需要补服,如果是吃药后一小时以后吐了的,一般不用补服,这个时候,可以看看“药品说明书”,都会写明,药物口服后多少分钟吸收、多少分钟进入血液如果你呕吐的时间在有效成分进血之后 ,就说明药物已被吸收,不用再补

为了避免服药后的呕吐,除了特殊要求的药物,一般不建议饭后用药特别是孩子,胃发育不成熟,刚吃完饭,孩子很饱,一折腾就易呕吐所以最好把吃药时间安排在饭前等相对空腹的情况下。

药物有的是 胶囊,孩子吃的时候会困难,家长总是犹豫不能去壳?其实,胶囊、片剂、大药丸,本就不是优先推荐孩子用的剂型从年龄段来说,5岁以下的儿童,不要直接给较大的片剂或胶囊,因为这可能导致窒息。3岁以下宝宝的吞咽功能还不完善,片剂或胶囊易呛入气道,造成窒息,不建议直接服用。

        如果实在没有替代剂型、非得用,能不能去壳,要分情况对待如果是肠溶胶囊、缓释胶囊,属特殊剂型装胶囊是为确保药物进入肠道中特定部位后,才被溶解、吸收这些药物不能去壳还有有些药会刺激食道黏膜,如克林霉素胶囊去壳后吃会伤及食道,还有就是:有些药特别苦,去壳,会增加服药难度 

但我国的儿童药物剂型太少,有时候只有成人剂型就要分成几分之几有的甚至需分出1/5甚至1/8这个时候可以把药片整粒放在干净碗里,能碾多碎就碾多碎然后,根据所需分的比例数,如果是1/5,准备一支5ml针管,抽足5ml温纯净水注入药碗里,将水和药粉充分混匀再用针管抽出1ml的药水混合物,喂给孩子这样就保证了药量的准确,只不过剩下的药水,只能浪费掉

        市面上有一些带刻度的喂药器或滴管,每次喂药的剂量建议按0.5ml刻度,喂后等待10秒,再重复进行下一次这样少量多次,就可以避免孩子吐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