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根据农村小学生认知发展的特点 激发与培养小学生的学习动机

 木香草堂 2018-11-18
根据农村小学生认知发展的特点 激发与培养小学生的学习动机 - ddmxbk - 木香关注家庭教育
 

镇子小学 陈秋桔

      学生的学习动机贯穿于学习活动的始终,具有激发、维持和调节的功能。所以,根据农村小学生认知发展的特点,对小学生学习动机进行激发与培养,成为小学生学习指导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笔者从教23年,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经验,谈谈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如何激发与培养小学生的学习动机。

      1、教师的工作本质——学生的推销员

      我认为教师的工作本质就是推销员工作。因为教师要设法说服学生,使他们相信教师的这一学科是有价值的,是值得学习的。同时,如果他对自己推销的产品的价值有高度热情的话,很可能他的一部分热情会传染给学生。

      2、教师的角色——学生的导演

      在进行学习指导时,就需要以每个儿童当前具有的知识、理解力、思考力等为基础,给予与这一基础有适度的距离的学习内容,提出使其感到有歧意的问题。为此,首先必须了解各个小学的知识、理解力等方面的程度。

      教师应注意在教学中形成一种使学生似懂非懂,一知半解,不确定的问题情境,这种不确定性来自于学生已知的与未知的认知之间,已会的与不会的基本技能之间,来自于学生认知的与不认知的,熟悉的与陌生的事物之间。这种不确定的问题情境,使学生产生矛盾、疑惑、惊讶,从而引起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产生学习的愿望和意向。在某种意义上讲,教师就是导演,尽可能地给学生导出一些困惑,一些悬念,从而激发学生求知欲。

      3、教师的语言——让学生体验成功

     小学生体验到“学习顺利进行”,“成功了”这样的成功感,就会使自我欲望得到满足,就会更加激发其学习热情。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效果,及时给予“很成功了”、“成绩好了”等鼓励或赞赏的话,就会给他们带来满足感和成功感,将学习的结果每天在表格上表示出来,使其回顾进步的路程,就会产生“有了这样的进步”这种成功感。

      4、教师的艺术——让学生适当开展竞赛活动

      小学生大都具有“不愿落在同学后面”、“要胜过同学”这种欲望,因此,为了提高学习意愿,适当地开展竞赛是有效果的。可是,如果竞赛搞得过分,造成焦急或不安,就会产生相反的效果。而且,只拘泥于胜负也会背离学习的本来目的。所以,另一方面,要鼓励打破自己以前的纪录,与自己的纪录竞赛,与作为指导目标表示出来的标准竞赛,而不是和他人竞争。

      5、教师的作用——及时给学生反馈信息

     让学生在学习中及时了解自己的学习结果,可以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对学习动机起强化作用。所谓知道学习结果,第一,就是获得关于自己学习情况的信息;第二,就是了解动机作用的效果。因此,关于学习结果的知识,通常可以促进学生学习。

http://scpx./article/browse/333769.jspx

 根据农村小学生认知发展的特点 激发与培养小学生的学习动机 - ddmxbk - 木香关注家庭教育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