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即失业,这个当代大学生的魔咒,也曾发生在少年李安身上。26岁那年,李安顶着父母的极力反对,来到纽约攻读电影。 临走前父亲的话给了他重重的一击:“百老汇每年有几万人去争一个角色,电影这条路走不通。” 结果也恰如父亲所说,李安毕业后的6年里,都没有找到工作,也没有人要拍他写的剧本,他只好每天呆在家靠妻子养。 为了缓解内心的愧疚,李安包揽了所有家务,负责买菜、做饭、带孩子,过着“家庭主夫”的生活。 李安妻子的爸妈去美国看他们,为了缓解李安的尴尬,两位老人在吃饭时开玩笑说:你做的饭太好吃了,不如去开个餐馆。 听到这样的“安慰”,李安心里哭笑不得。 对一个心怀壮志的年轻人来说,没有什么比无法实现理想更折磨人的了。 刚开始他还会经常说起自己的电影理想,但随着时间流逝,自己都不好意思再提。 柴米油盐的生活,足以磨掉一个人的锐气,也足以让一个非常自信的人,对自己的选择产生怀疑。 日后回忆起这段难熬的生活,李安仍然十分痛苦:“我想我如果有日本丈夫的气节的话,早该切腹自杀了。” 树立一个理想不难,难的是在没有人认可的情况下,还能日复一日地付出努力,等待时机。 曾经有一段时间,李安觉得这样的生活不能再继续了,决定去报读一个社区大学学习计算机,找一份“稳定的工作”。 幸好妻子非常了解李安,知道电影对他的重要性,鼓励他继续坚持。 李安曾说:
于丹曾在《庄子心得》中说过这样一句话:前半生不要怕,后半生不要悔。 人生永远没有太晚的开始。我们可以慢一点,但不能停下来。 |
|
来自: 人生之初ABC > 《名人 千秋(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