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文摘经典》环球文摘,每日经典! 来源:心理严选(satirxinli) 如果你孩子的老师,把患有阿尔茨海默症的母亲带到教室,有时候还会让你的孩子帮忙照顾老人,甚至孩子因为对老人好奇,上课还会走神作为家长,你会作何感想? 最近,一则以“爱与感恩”的泰国的公益广告,又一次引发网友热议。 短片以“老师、家长”为题材聚焦平凡人,沿袭泰国广告一贯的走心风格,感动无数人。 “这是我自己的妈妈, 短片主人公的巴乍,是一所小学的老师。 教学认真,能力出众,无可挑剔。 但是他有一个“不寻常”的举动,引起家长们的热议。 那就是:每天都带患有阿尔兹海默症的妈妈到课堂上。 而这位老人家,经常在教室睡觉,吃饭靠喂,还会莫名走失…… 而上小学这个年纪的孩子,注意力很容易就被老人的行为所吸引。 有的孩子,还会因为上课偷偷观察老人,而走神。 家长们表示同情巴乍老师,但更多的是对孩子课堂质量的担忧。 他们越来越不满,越来越多的人聚在一起抱怨。 从吐槽:
还有家长听孩子讲:
到想要让孩子转学:
态度很明显,就是希望巴乍老师把工作和生活分开,认为老师这样的行为会耽误到孩子的学习。 事关孩子的利益,绝对不能让步。 家长们的怨声强烈,不得不引起学校的重视,校长找了巴乍谈话。 应该是对巴乍老师教学能力的肯定,希望他留下来(后面视频有提到)。 校长提出会给他找专人照顾老母亲,免去他的后顾之忧,专心教学。 巴乍明白校长的为难之处,也感激校长的好意。 但他婉拒了,他说了句很让人泪奔的话:这是我自己的妈妈,我是绝对不肯让别人代替我照顾的。 虽然视频里面没有明说,但是可以猜出巴乍为了坚持亲自照顾母亲,可能是想到辞职。 然而,就在他打算开口继续说下去的时候,发现母亲不见了。 不容置疑,他马上飞奔出去找母亲! 神情紧张,写满担心。 家长:为什么孩子突然懂事了? 接着,是短片故事发展到高潮的部分。 听到巴乍老师的喊声,看到他紧张的跑来跑去,孩子们怎么做? 齐刷刷的往教学楼跑,甚至还没等家长问完那句:“你要去哪里”。 他们就已经迅速加入寻找老人的队伍。 看着满校园跑来跑去找老人的孩子们,家长们看呆了,他们实在想不明白,为什么自己的孩子,会对陌生人有着这样一份“担心”。 也听不懂为什么孩子会突然说,“要是我长大了,我一定会给妈妈开车。” 看似意料之外,却在情理之中。 仔细想想,如果自己心里尊敬的老师,日复一日对母亲无微不至的照顾。 孩子怎么可能不受影响? 他们看在眼里,也都记在心里。 看到老师的紧张,他们心里可能也想到如果失去父母自己该怎么办? 会害怕,会不舍,会知道珍惜,会开始感恩。 视频到这里,有的孩子走过去和爸妈“紧紧握手”,有的突然去“拥抱”妈妈…… 巴乍老师对孩子们的影响已经潜移默化了,他们开始模仿老师,用自己的方式去表达爱与感恩。 他们从巴乍老师那里收获的不止是知识,感恩和责任的种子,也已经悄然在心里生根发芽。 不禁让人想起德国著名哲学家雅斯贝尔斯说的:“真正的教育,是用一棵树去摇动另一棵树,用一朵云去推动另一朵云,用一个灵魂去唤醒另一个灵魂。” 我想,何止为人师者,为人父母者,不也是一个战战兢兢的旅程。孩子随时在看着你,模仿着你,你的缺点陋习,他看到,你的优点和善良,他学到! 再好的名校,都比不上你的言行举止 在巴乍老师和孩子们在寻找老奶奶的过程中,校长开了个家长会。讨论巴乍老师带母亲上课的事情,他讲到了巴乍的故事——
(言外之意是,这么优秀的老师,为了能就近照顾母亲,才留在这边任教的。他不愿意为了高薪工作而置母亲于不顾,如果让巴乍老师留母亲独自在家,他很有可能辞职。) 校长讲到这里,视频的镜头转向巴乍小时候与母亲合影。 在场的家长,都低下头若有所思。 他们想到什么呢? 这种情况下,很难不想到年老的时候,孩子会怎样待自己? 我到底想要教出一个什么样的孩子,一个只是成绩优异的孩子? 还是一个品行良好,等自己老了,对自己不离不弃的孩子? 相信无论是广告里的父母,还是看到这段视频的父母,看到这里心中都会有答案了。 视频的最后,巴乍老师在街上找到了走失的母亲。 让人感动的是,有一个定格的画面:
巴乍老师与年迈母亲的如今,何尝不是小男生和年轻妈妈几十年后的情景呢? 结尾,泰国正大集团来了一手点睛之笔,屏幕上出现五个字——“百善孝为先”。 瞬间从讨论师生、家长关系的层面,升华到了整个社会最关注的德道层面。 让人不禁反思,比起知识,到底什么才会影响孩子更深? 如何才能让一个孩子从心底里说出:
没有天生的熊孩子和坏孩子,只有错误的教育方式和缺位的父母。 一个好的老师,或许能够影响孩子三年五年,但是家长的影响力却是一辈子。 再好的名校,都比不上你的言行举止,言传身教。 来源简介:心理严选(satirxinli)原创,严格挑选生活中的心理学好文好课(婚姻、亲子、职场)。本文作者:小璇,心理严选主创团成员,知性撰稿人。不写鸡汤不毒舌,写文只说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