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餐饭交出来的“朋友”!兼谈如何融化吸毒人员内心的坚冰?

 萨拉丁123 2018-11-18

题记: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铁杵成针需锲而不舍。面对吸毒人员内心的坚冰,社工相信:滴水石穿,坚冰总可融化,只要社工热情不减。

  

“陈社工,阿微(禁毒办专职),你们一定要过来吃饭啊,你们放心,我做饭很卫生的,你们不来吃饭就是不当我是朋友啊!”——这是江高镇阳光之家工作人员收到的一条盛情邀约的短信,来自一名社戒社康人员阿洋(化名)。


从短信来看,或许你我都会觉得阿洋是一个非常热情的人。但,记得刚刚见到阿洋的时候,他对待社工的态度,就如同一块坚冰一样。而如今,我们所看到的短信,只能说是坚冰融化‘小小’之后的效果。而就是这‘小小’的融化,也是如此的来之不易,让社工尤为珍惜。


你的落魄不想让人知道,但社工却刚好在场

2018年10月4日,国庆假期的第四天,也是阿洋从拘留所出来的日子。这原本是举国欢庆的日子,在阿洋看来却不知道是该喜或是该悲。


阿洋,是白云区江高镇的一名在册吸毒人员。80后的他,有着年轻人应有的骄傲的自尊心。在阿洋看来,从拘留所出来,是一件不太光彩的事情,所以他并不想让太多的人知道。但禁毒社工和禁毒专职又必须要去接他出所,所以必然已经知道了他的事情。这就是一个矛盾,让阿洋的内心升起了对社工的抵触心理。阿洋认为,这些所谓的社工,都是带着目的的,都不是真心的来关心他的。因为,在阿洋心中,坚冰已然升起。


尽管当日的禁毒社工仍是一如既往的热情,

尽管接出所时为他送上了暖心的生活小礼包,

尽管社工从未介意过他所认为的落魄。


可有着阿洋心中坚冰的阻隔,社工也只能体会着这丝丝的寒意,暂时结束了这次接出所的见面。


俗话说,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阿洋心中的坚冰亦是如此,所以他拒绝着外界的温暖,活在自己所认为的安全圈内。那这坚冰从何而来?又因何而起呢?


“你们帮不了我的,我也不需要你们的帮忙”


初次见面的寒意,又岂能淹没了社工的热情呢。


在阿洋重新回到家庭不久后,禁毒社工和专职便一同上门拜访他。但这次拜访得到的仍是坚冰的态度,和电话中一句让人无可奈何的话语。阿洋对社工说:“你们帮不了我的,我也不需要你们的帮忙”。


第一次的上门拜访,虽未能成功的见到阿洋,但所幸的是得到了家属的接待。从家属的口中,我们得知了更多关于阿洋的故事。了解到,因为吸毒被拘留,阿洋和妻子的关系变得有些僵了,妻子也吵着跟他离婚。


既然阿洋这边的坚冰暂时无法突破,那么他妻子这边会不会容易些呢?抱着这样的期望,社工开始去接触阿洋的妻子。


随着与阿洋妻子的接触和沟通,社工也开始明白,为什么阿洋在电话里总是说社工帮不了他,为什么阿洋心中会有着一块拒人于千里之外的坚冰。


阿洋的妻子告诉社工,在阿洋成长的过程中,他总是觉得父母偏爱哥哥,邻居朋友也不喜欢他,他就是一个没有人爱的人,所以他总是回避着与别人的接触。坚冰也由此而生。正因为如此,在面对社工的时候,阿洋也本能的拒绝了社工的关心,他觉得社工是有目的的,不是真心的。


所谓,“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原来突破坚冰仅仅需要30块钱而已


当社工和专职多次拜访,甚至电话微信多次寒暄后,阿洋的态度仍是不温不火,心理防御依旧很强。这一次次的打击,也让社工开始怀疑自己,是哪里做的不对呢,还是哪里说错了什么?


坚冰依旧是坚冰,寒铁仍旧是寒铁。直到一条微信的来临,让社工好像看到了坚冰的一个缺口。


一日,社工找阿洋聊天。阿洋发来一条信息:“你们整天说帮我,那你现在可以借30块钱我买鱼吗?我老婆喜欢吃鱼,我想煮条鱼给老婆吃。”当阿洋给禁毒专职阿微发来这条借钱短信时,阿微察觉到这可能是阿洋对我们的试探。于是,阿微询问社工:“我要不要借这钱给他呢?”社工对阿微说:“借钱与否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怎么让他看到我们的关心。所以,借也可以,不借也可以,重点是我们知道为什么借他,或者是为什么不借给他。当我们用真心去帮助他时,他肯定会感受到的。”阿微听了社工的话,这样回复了阿洋:“可以啊,不过等你找到一份正经的工作后,拿第一份工资时就还我,你能做到吗?如果能,我就立即转给你。”“可以。”“那我等你高高兴兴的告诉我你找到工作了,也等你高高兴兴告诉我,你和你妻子和好如初了。”


就是这次的对话,让社工与阿洋之间的关系发生一些微妙的变化;也正因为这样,阿洋向社工发来了那条充满热情的邀请短信。正所谓“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原来突破阿洋心中的坚冰,仅仅需要30块钱而已。


想成为朋友,那就赏脸吃个饭吧


30块钱,让社工突破了“小小”阿洋心中的坚冰,如今我们已明显地感受到阿洋态度的转变。他也主动的将好消息告诉社工,“我已经找到工作了,谢谢你们啊”阿洋高兴的告诉我们,他之前的老板看他干活勤快,所以让阿洋回去帮他干活。


看着阿洋成功找到工作,社工都为他感到高兴。原本以为之后与阿洋的接触会越来越容易的,可谁知另一个两难的抉择又摆在了社工的面前。


阿洋发来了这样一条短信:“陈社工啊,阿微,你们一定要过来吃饭啊,你们放心,我做饭很讲卫生的,你们不来吃饭就是不当我是朋友啊!”


面对阿洋盛情的邀请,社工却开始左右为难了。去呢?还是不去?去了会不会不太好呢?不去会不会影响跟他之前建立的关系呢?


再三考虑后,社工出于对工作关系的考虑,几次婉拒了阿洋的好意。但是,阿洋却又说到:“你不来就是不当我是朋友嘛,过来吃个饭又怎么了”


当阿洋一而再,再而三的盛情邀请时,社工也开始反思:一味的拒绝,这只会让他感觉我们的帮助是有目的的。他也觉得我们只是在完成工作。这会让他和我们刚刚建立没多久的良好关系破裂,原本阿洋的防御心理就很强,之前不管我们社工怎么做,他都是回避与我们面谈,现在好不容易打开了他紧闭的心扉,我们怎么再次让他关闭呢。


于是,社工决定了:去吃饭。

“赏脸”吃个饭,我们来做朋友吧。


应邀来赴宴,他说:“你们过来就是我的朋友”


应邀赴宴,来到家中。社工第一眼看到阿洋,发现他整个人的精神面貌都改变了,剪了一个干净利索的头发,面带着微笑,跟之前从派出所出来时的表情和态度完全不一样了。


阿洋告诉社工:“你们过来就是我的朋友,既然是朋友,你们就不要带着你们社工的身份和岗位的职责,就聊聊天,吃吃饭,我是很开心的。”直到此时,社工忧虑的心才完全的放了下来,原来这就是阿洋心中结识朋友的方法和态度。


慢慢地接触阿洋,也慢慢地去读懂他的生命。其实从这餐午饭的准备,社工也看出了阿洋的用心。对于这餐饭,阿洋是有提前准备的,虽然餐桌上没有大鱼大肉,但是一碟烧腊,一份白切鸡,对于阿洋来说,这已经是出所后最好的一餐了。


看着这一桌的美食,想着阿洋的用心,社工的心也是美滋滋的了。


一餐饭交出来的“朋友”


在这餐饭后,阿洋也坦诚地告诉我们:他邀请社工来吃饭,也是想试探我们是否真的会过来吃这顿饭。


阿洋觉得,在社会上,还存在很多对吸毒人员有歧视的人。像阿洋这样的吸毒人员,很多人都认为他们不值得去帮,也不知道怎么帮。所以,当社工第一次接触阿洋的时候,阿洋挂在嘴边的话就是:“你们帮不了我的,我也不需要你们的帮助”。


透过阿洋的讲述,也让社工明白到:社会的歧视、偏见和眼光给吸毒人群所带来的伤害,是一种从内心里散发出来的不接纳的伤害。


既然如此,面对这群被伤害的群体,作为社工的我们要如何再次建立与他们之间的信任关系呢?


社工与阿洋之间的故事,就告诉了我们。唯有秉着一颗真诚的心,锲而不舍地表达我们的关心,才可以一点一滴地化开那冰冷的心。


借以此文,勉励社工同仁,继续前行,践行社工的信念——点滴作用。


备注:案例来自广州市白云区瑞德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广州市白云区西北片区禁毒项目。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