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着眼于人与人、人与书物之间的奇妙缘分:讲《孟子私淑录》,信手牵出一段版本掌故;说《词学胜境》,道出了未谋面书友间的朴素情意;谈《苏州古籍书店志》,揭开古书拍卖的趣事与潜规则…… 全文共1417字,阅读大约需要5分钟。 《琼瑶集》序言 文|韦力 本书为“师友赠书录”的第二次结集,其内容时段为2016 年9月底到2017年5月底之间,这个时段恰与第一次结集首尾相接,就内容而言,亦为初次结集的延续。初集既然名为《琼琚集》,按照《诗经·国风·卫风》中的叙述顺序,本集当仁不让地取名为《琼瑶集》。 虽然如此,但在给该书起名时,我多少有些犹豫,这当然是因为琼瑶姐姐的名气太响,而我给自己的小书起同样的名字,颇有贴牌蹭热之嫌。然好在《诗经》中几千年前就有了此词,说不定琼瑶姐姐之名也谐音于此,假如真是这样,我以“琼瑶”为书名,不过是与其同源,当然也就没有了侵权之事。想到这一层, 我也就把心放回了原来的位置,大胆使用之。 韦力著《琼瑶集》 东方出版中心 在这一年的时段内,我收到了师友们太多的赠书赠物,我的所写依然只是其中的一部分。我将朋友的厚爱,有选择地写入文中,这并不代表我对落选者的不敬。不写,自然有不写的缘故在,而我不写的理由当然要对朋友、对读者给予交待。 首先,与我完全没有交往过的朋友。我所接到的赠书与赠物,几乎每月都有这样的情形:收到赠物后,面对对方的大名颇感茫然,我努力搜索脑中的记忆,确认不曾与这位师友有过交集,虽然他的作品让我读来颇有受益,但我与这位师友间却没有交往的故事,所以也无法写起。虽然说,没有交往,我也应当写一写拜读大作后的感悟,并且这种做法我也曾试过几次,但是有些师友所赠之书,却并非我所熟悉的领域,故而的确难以置喙。 《琼瑶集》目录 其次,有些赠物者,确实是我熟悉的师友,然所赠之书有可能是旧作新版,而该书的旧版我在以往曾经作过评论,如今新旧版之间未曾增加新的内容,面对此况,我也的确是“卑之无甚高论”,难以妙笔生花地写出新认识、新看法、新高度,故对这些老友的所赠只能将感激之情铭记在心。 《琼瑶集》 内页 第三,还有些相熟的老友,所赠大作的内容却非我所熟悉的领域,朋友视野的开阔令我兴叹,但我却无法跟得上奔驰的时代列车。我在此做个比喻(我说过了,就是个比喻),霍金赠给了我一本他的新作,因为他对宇宙的起源有了全新的看法,我得到这样的赠书,当然兴奋异常,肯定会在朋友圈大发特发,而所发的内容不过就是在“耶”字后面加了一大堆感叹号,对于该书的中心思想,我当然不敢置一词,想拍马屁都找不准位置,咋写?基于此,我在此做个小小的声明:师友们所赠之书,凡是未写入此中者,我都曾翻阅一过,虽然我的见识很肤浅,无法做出“龙筋凤髓判”,然这些大作惠我以识却是千真万确。 《琼瑶集》版权页 近两年来,不断有读者留言,说看过我的师友赠书录后,会选择其中一些感兴趣的书买回来阅读,本录成为了部分读者的购书指南,这是出乎意料的事。首先申明,这份师友赠书录出现的原因乃是由于我的懒惰。俗人万事忙,这些年来我也不知自己为什么这么忙,虽然不时收到朋友们的所赠,而我却无法立即回复予以感谢,笨人有笨办法,于是我每月集中一天向这些赠书赠物的师友们表达感谢之情,其初始动机绝非是购书指南。而今这份赠书录受到了越来越多朋友们的关注,并且有人根据我的点评而去购买相应的著作,我觉得无论从哪个角度来看,都不是一件坏事,我替读者点明了一些书中的亮点,虽然我的点评不无偏颇, 但总体上还算中肯,这给朋友在选择阅读上节约了时间。二者, 我也在无意间替师友们的大作,做了推广,虽然功德很少,但按照古代的功过格,也算是积善的一种表现了。 既然本录被附加以更多的作用,那我也只能勉励自己继续写下去。只是在写的过程中若有不确之处,也希望读者以及作者本人予以一一指出,以期我在未来的过程中有所改正,谢谢大家! END (本文摘自韦力著《琼瑶集》,东方出版中心出版。) 编辑 | 草鹭君
|
|
来自: 星河岁月 > 《读书藏书,书人书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