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征文大暑话养生

 刘耀兰图书馆 2018-11-18

本文参加了【健康生活百科】有奖征文活动

唐徐坚的《初学记》中说“金气伏藏之日”,他的解释为“何”。这个何为荷的通假字,承载的意思。金气为秋天之气。那整句话的意思是,秋气为避藏还在肆虐的炎气。唐《阴阳书》说,三伏是“夏至后第三庚日起为初伏,第四庚日起为中伏,立秋后第一庚日起为末伏”,也可理解为暑天人如泡在热水里面一样。后来,到曹植才确定一旬为一伏。

伏藏是气象的自然反应。古人认为,仲冬生黄钟律,季冬生大吕,孟春生太簇律,仲春生夹钟律,季春生姑洗律,孟夏生仲吕律,仲夏生蕤宾律,季夏生林钟律……对应林仲律的月份,草木茂盛,阴气将要杀伤万物,所以不要发动大事,以便维持阳气。
伏,古语中的意思是覆盖,面朝下,背朝上。同时,从姿态来看,也同时可理解为人匍匐而行。三伏暑天,人们匍匍而行,是面对毒日的一种自我保护姿势。从养生角度看,告诉人们三伏天蛰伏养阳,安心保肾。明朝高濂《遵生八笺》中有“四时调摄笺”之说,季夏之月,重浊笼罩,万物疯长,所以在增咸减甜,滋补肾脏。夏至后,心气火旺,火能克金,金属肺,肺主辛,故宜减苦增辛以养肺。他还教人们防暑重在调心气,而心气首先要调息:呵以疏之,嘘以顺之,目的是“常如冰雪在心”,心清自然凉。他还强调此时脾旺肾微,故宜忌肥甘厚味。因肾弱,腹中常冷,所以尽管天大热,也不宜吃寒凉食品。顺应大热,发汗去暑湿。《黄帝内经》中,夏季补肾奇方是“补肾茯苓丸”。茯苓乃松根菌类,吸天地之灵气,能“开胸腑,调脏气,伐肾邪,和中益气,安心神。”
现代社会,人们的生活也发生了重大变化,养生也成了人们最为重要的内容。
现代社会已不同于古代,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很大变化,因此,养生也要根据时代的变化而变化。大暑是一年中最热的时候,气温高,湿度大。由于出汗多,消耗大,更不能忽略对身体的养护。所以人们在工作劳动之时,一要注意劳逸结合,保护人体的阳气;二要少外出以避暑气。同时,在饮食上,要以清淡为主,且要以健脾、祛暑、化湿为原则!
在炎夏,还应多喝清凉消暑饮料和防暑茶。如用西瓜番茄捣汁作冷饮,具有清热生津止渴的功效。用绿豆、酸梅水煎,待凉后代茶饮。有清凉解毒、生津止渴的作用。还可用金银花、绿豆衣、薄荷煎水代茶,具有消暑利湿生津之功效。取鲜竹叶心、莲子心、麦冬、鲜佩兰煎水代茶凉饮,有解暑、健脾胃、助消化之功效。
夏季人的新陈代谢旺盛,蛋白质、维生素消耗大,人体蛋白质经常处于缺乏状态,在饮食滋补方面,适当补充一些鸭肉、虾、鲫鱼、瘦肉等等。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