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非遗与人文图典:沪郊田地里的农妇

 沪学 2018-11-18

1930年代上海郊区菜地里的农妇围着围裙,戴着头巾 美国《生活周刊》记者拍摄  

 

上海原本是江南一个普通的滨海县城,自1843年通商开埠以来,在短短数十年间快速成长为中国近代化程度最高的城市,东亚著名之都会。最近有消息传来,2010年,中国经济总量超越日本,跃居世界第二;今年9月最新排名显示,上海首次取代老牌全球金融中心东京,跻身全球金融中心前五行列。有论者评论得非常好:“一次是总量和规模的超越,一次是经济发展核心竞争力与发展潜力的超越,后者不仅带给我们更多信心,也代表着纷繁复杂的形势下,世界对上海的肯定,对中国发展前景投下的信任票。”[冯蕾 户华为:《给卓越的全球城市一个中国定义》,载2018年10月8日《光明日报》]

在上海崛起的历程中,租界的建立,西方的设立,这些所谓“外国的力量”无疑起着很大作用。但不能不看到,上海之所以能在短时期内崛起以及形成如此庞大的规模,则与周边江南地区拥有的深厚资源有关。可以说,上海的成长是借助、利用或调集了全国而主要是江南地区的各种资源(包括资金、人力、市场乃至人文资源)。这些资源在以往的社会环境中,则是构筑“农业文明的基础”,至近代被组合到上海后,才发生了变化。

明清时期,与苏、杭等繁华都会相比,那时的上海僻处海隅,但上海具有滨江临海的特点,这种地理上的优势又预示着上海有着更多的发展空间。清代禁止海上贸易,上海就难有作为,康熙以后沿海的“开禁”,作为江海交汇的港口城市,上海的商业贸易就有了一定发展,到嘉庆年间,在所修的县志中这样写道:“上海,为华亭所分县,大海滨其东,吴淞绕其北,黄浦环其西南。闽广辽沈之货,鳞翠羽集,远及西洋暹罗,岁亦间至。地大物博,号称繁剧。诚江海之通津,东南都会。”以“江海通津,东南都会”来描写一个县城,这在那个时代是不多见的。其间虽不排除有文人夸张溢美的成份,但确也部分道出乾嘉时期随着海禁的开放,上海因港兴市、商贸发达的事实。

江南文化的底蕴极其厚重。上海的文化是江南文化的集成,而江南文化实际上是南宋以后的南北文化融合形成的,本质上是南北优秀文化的融合,明清时期的园林、建筑、艺术、瓷器等无不震撼古今中外。上海深深扎根于整个江南、整个长江流域,近代上海五方杂处,是一个典型的移民城市,其吸纳各地人口之众,涌居到上海的众多移民人口中,占相当数量的还是邻近江浙人,他们构成上海居民的主体。在江浙人群中,很大部分即深受了“江南文化”的影响。在十里洋场,处于一个新的环境,多勤、敬业的江南人与其它区域甚至其它国别的人一起,共同生活、共同闯荡,为近代上海成长发展作出了他们应有的贡献。而这些城市的精髓也像养分一般滋养着上海。

本期图典特发一组上海郊县庄稼地里劳作的农妇老照片,“村茶未必逊醇酒”,这些江南农妇是一个特定的剪影,说明那个年代的上海女人,与诸多江南女子一样,安静淡恬、辛勤劳作,乐天知命。在淡泊中体现柔情,在矜持中显示神秘,她们心不想齐天,命不愿如纸,只想该耕的就耕,该织的就织,只愿在滨海的江南,烟雨迷朦的江南,杨柳依依的江南,为人贤妻,做人良母,共同建设好自己的家园,不论将来上海发展成什么模样,都不能忘记普通的草根,普通的上海农民,普通的上海市民,他们是这座城市的主人,一代又一代,正是他们的辛勤劳动、流血流汗,才托起了大上海的繁华。 

清末上海郊县农妇

20世纪初上海郊县庄稼地里劳作的农妇

民国初年上海郊区稻田里插秧的农妇

1920年代上海郊区稻田里插秧的农妇正在薅秧苗 英格兰人格雷戈里摄影

1920年代上海明信片 水稻田踩水车汲水的农妇

100年前上海郊区菜地里干活的农妇  

外国摄影记者眼中的上海乡下农妇,摄于1930年代

 

1964年上海郊县扛着锄头铁搭的农妇,法国人勒内-布里摄

 

20181011日于沪上五角场凝风轩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