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海拉尔火车站的前世今生

 铁道之旅 2018-11-19
海拉尔火车站的前世今生

呼伦贝尔海拉尔位于内蒙古呼伦贝尔市,因其旁边的呼伦湖和贝尔湖而得名。

海拉尔火车站始建于清光绪二十七年(公元1901年11月)。从海拉尔东站出岔有海伊线通往鄂温克自治旗伊敏矿区,该站为编组站。

海拉尔火车站的前世今生

该建筑属俄式建筑,在二层楼外东侧楼上方东端刻有“海浪”二字,该楼建于1903年,是当时中东铁路海拉尔车站的调度楼,是百年老房。

当时修筑东清铁路起名时,中俄双方有约定:车站所在地原有地名则车站用其原地名。当时不懂汉语的俄国人误把“海拉尔”译写成“海浪”,并在调度楼上方刻上中俄文“海浪”,中东铁路通车运营后不久,发现“海浪”的发音错误,便订正为“海拉尔”,并标在地图上。

海拉尔火车站的前世今生

中东铁路——“海浪”车站旧址位于海拉尔铁路原火车站检票口东侧,为二层石头楼。

海拉尔火车站的前世今生

在建筑东侧刻有中文“海浪”两字,在西侧刻有俄文,两端的字保存至今,已走过了百年。

雕刻“海浪”二字的老站经历中东铁路,伪满铁路,中长铁路,人民铁路四个时期保留至今,实属不易。

该遗址于2006年9月被内蒙古自治区批准为自治区级文物保护单位。

海拉尔火车站的前世今生

大约在90年代后,在老站舍附近建造了现在的旧海拉尔站。

随着呼伦贝尔草原旅游业蓬勃兴起,旧的海拉尔火车站规模、功能设施已经不能适应运输生产和地方经济发展的需要,海拉尔站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进行扩能改造的。

2008年,市政府将海拉尔火车站改造及站前环境综合整治工程确定为重点公共公益建设项目,由国家铁道部和市政府共同出资建设的海拉尔火车站改造工程全面启动。

海拉尔火车站的前世今生

海拉尔新站于2012年12月28日投入使用。站房建筑面积14584平方米,东西长181.8米,南北进深43.05米, 站房分为两层,局部设置有地下一层。新站房候车厅分为两层,共设有1800个左右候车席位,以地热采暖。旅客将从第一层进入一站台,从第二层经天桥分别进入二、三、四站台。候车厅一、二层除商服设置不同外,其他功能基本相似,主要以旅客舒适候车为主。新售票大厅共设计25个售票窗口,长43.5米,宽15.3米。按照呼伦贝尔客流情况,预计在高峰时期开10个售票窗口,平常保持开放5个售票窗口。

海拉尔火车站的前世今生

海拉尔站现有3个站台9站线,全为现在高等站台,并配有地下通直达售票室、候车室等。车站内有地下通道,可以停靠公共汽车、出租车等。

新建成的海拉尔火车站主站房是一座功能完善,充分体现民族风格的现代化建筑,大幅度提升了海拉尔中心城区的城市窗口形象。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