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阳修《蝶恋花》 朋友你好,在欣赏完宰相晏殊的三首佳作以后,今天要跟大家分享的是晏殊的学生,欧阳修的作品《蝶恋花》。 庭院深深深几许? 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 玉勒雕鞍游冶处,楼高不见章台路。 雨横风狂三月暮, 门掩黄昏,无计留春住。 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 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在《醉翁亭记》中,他写明了“醉翁”的来由:“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欧阳修谥号为文忠,世人都喜欢叫他欧阳文忠公。他和韩愈、柳宗元、苏轼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也是我们熟知的“唐宋散文八大家”之一。其余7个人分别是韩愈、柳宗元、苏轼、苏洵、苏辙、王安石、曾巩。 三苏、王安石和曾巩,都是布衣出身,通过欧阳修这位伯乐才得以扬名、受到重用,欧阳修对宋代文坛的贡献,由此可见。欧阳修自己在散文、史学、词学方面均有很深的造诣,是宋代文学史上最早开创一代文风的文坛领袖。 与晏殊的词相比,欧阳修其实也是沿袭着先前五代词人的老路,词风婉转缠绵,但他创新的成分要比晏殊更多些。作为开风气之先的一代文宗,欧阳修对宋词的革新主要体现在对词抒情功能的提升和通俗化方向的拓展。欧阳修一生三遭贬谪,仕途远不如师傅晏殊那样顺利,因此对于人生的变幻莫测和官场的艰辛险恶也不时会在词中表达出来,显示出一种新的创作方向。 他用自己的作品告诉人们:宋词不仅可以写传统的相思别恨,也可以抒发个人的生命体验和感悟;不仅可以“阳春白雪”般高雅,也可以“下里巴人”一样通俗。 今天赏读的这首《蝶恋花》,依旧是沿着五代词人的路子,以闺中女子的口吻表达相思离恨;但感情真挚而不造作,给人一往情深之感。 庭院深深,深不见底,院中的围墙挡住了女子的视野,看不到庭院之外那片广阔的天地。杨柳依依,随风飞扬,似层层烟雾,一重又一重,就像隔在女子和外部世界中数不清的帘幕。多情的公子们把豪华的马车停在游乐的地方,我登楼远眺,却看不到那通往章台的道路。暮春时节,连风雨都是这样的狂横,关上门想要避免黄昏的到来,留住春的芳华,却依旧无可奈何。婆娑着泪眼问眼前的鲜花,你可知道我的心意?它默不作声,飘落而去,飞过秋千,带走了最后那一点春意。 李清照对欧阳修的这首词十分称赞,曾模仿他的语气,写了好几首类似的作品。大概女词人在这首男人词里,找到了闺中女性的共鸣,那就是庭院深深,虽然给予了女性最优渥的物质,却也困住了她们的自由,让她们在精神上极度苦闷,并常常与丈夫两地相思。“乱红”是杂乱飘落的红花,也是女子青春逝去、随风飘落的悲剧性命运象征。欧阳修的一句“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让整首词曲折有致、余韵悠长,深院贵妇心中难言的凄楚如泣如诉、回味绵长。 欧阳修似乎也十分偏爱《蝶恋花》这个词牌,有许多依此填词的作品。也许对他本人而言,他也是一只痴恋着花儿的蝴蝶,只是他的花,不是远行的情人,而是胸中的政治抱负。他也喜欢用花来传达自己各种不同的情感。在被贬官至宜昌的时候,他还写道:“曾是洛阳花下客,野芳虽晚不须嗟。”这次的花儿,没有了离愁别恨,而是表达了这样的情感:即使被贬,命运像残花一样飘落,只要曾经享受过那样灿烂多姿的青春,这一生还有什么不能承受的呢? 希望今晚的节目能够让你在欧阳修的庭院深深中感受到自由的可贵、女子的深情,愿每一个人都能被深情对待。祝你晚安。 欢迎关注听读写诵诗书音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