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如何发展中国的中医药产业?权威发布!

 康泰wjr图书馆 2018-11-19

中医药产业已成为当前我国增长最快的产业之一,拥有巨大的发展潜力。与此同时,随着健康观念的变化和医学模式的转变,中医药学优势凸显,中医药服务发展迅猛,中医药国际化稳步推进。2016年8月11日,《中医药发展“十三五”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正式出台。这份《规划》首次将中医药行业提升至“国民经济重要支柱性行业”的地位。《规划》提出,在“十二五”期间中药规模以上企业主营业务收入从3172亿元增长到7867亿元,年均增长19.92%,而预计在“十三五”期间,中药规模以上的企业主营业务收入仍将保持高速增长,规模收入在2020年预期达15823亿元,突破万亿,年均增长率将达到15%。

推动中医药发展,在全国各地都开始出现了一些值得关注的举措。比如提高中医治疗报销比例,解决中医执业资格等。但在振兴中医药的背后,隐含的语境则是:中药产业在世界中药产业中占的比重太小,在中国医疗卫生事业发展过程中已经被边缘化了!


事实也可以告诉我们,在世界中药产业中,作为中药发源地的中国,所占的比例不到3%,日本则占90%,韩国和台湾则占6~7%,这与经济大国、中医的发源地的名称严重地不对称。再看看中医药在国内的情况,中医院被西医院挤得几无容身之地,在许多综合性医院里,中医只有门诊,没有病房。有病房的也举步维艰。即使发展最好的中医院,也难以名副其实地姓“中”,各大中医院都在引进西医人才,重点科室的负责人逐渐被替换为西医或中西医结合的专家,中医专家在被边缘化。再看看民间中医,早已青黄不接,整体向西医转移,中医实际上已经接近灭亡!


很多人总是被一些表象的数字所迷惑,比如,2016年,中药工业总产值达到了7866亿,占我国医药工业总产值将近1/3,中药大健康的产业突破1万亿,成为我国新的经济增长点。事实可以告诉我们,所谓的中药产业,其实是按照西医标准制造的“中药”,它本质上不是中药,而是西药。实际的中药产业在其中占的比重微乎其微,至于大健康产业,绝大多数都是忽悠产业,骗子产业,真正能够防病治病的并不多。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


我们先看看中药产业,中药不同于西药,它们的治病方法不同,标准也有根本的区别。西药一般是化学小分子,它针对的标靶是病变细胞,而中药一般是生物大分子,它针对的标靶是细胞的营养通道,即经络。如果我们制造的中药靶子瞄准了病变细胞,制造出来的就是西药,只有靶子瞄准了经络的中药,才是真正的中药。现在中药最大的问题就在于,中国人还没有发现真正的中药药理,并制定出一个真正的中药标准!


当然,日本的中药产业虽然很发达,但他们并不懂真正的辩证论治,更不懂真正的中药药理,他们只是借鉴了中国几千年来的实践经验,把一些经方拿去直接应用罢了,就是如此,还创造出了巨大的产业。而我们中国呢?几千年的实践经验被抛弃,制造中药还要去考虑西药标准,白白把经方产业让给日本了!


中医管理当然要根据中医的实际情况,而中国的高层都是学习西方科学(西医)成长起来的,他们根本不懂如何来发展中医中药,结果,盲目参照西医管理的标准来管理中医,造成中医院,民间中医几乎被消灭殆尽!


再看看中国的中医教育,虽然各省都有中医药大学,可是培养出来的都是一些废才,他们根本不懂中医的辩证论治,到了医院当中,只会借助西医来看病,中医则成了点缀!统计表明,中医药大学毕业后能够成为中医者远低于10%,触目惊心啊!


到底如何来发展中医药产业呢?还是让真正的专家来给管理者上一课!


要发展中医,首先要让全民认可中医,而全民认可中医的基石是疗效!如何才能够真正地提高疗效呢?当然是中医教育。现在的中医教育出了大问题,如果不彻底改革,中医的发展没戏!那么中医教育如何改革呢?专家认为,首先就是要从教材改革,现在的中医教材绝大多数都是西医编写的,它把中医的灵魂弄丢了,要找回它,就必须重编中医教材。目前中国应该集结一些真正的中医专家来重新编写教材,尤其要借鉴系统科学的成就,使中医的精髓能够真正被学生理解!其次,就是“不拘一格降人才”,让大量有实践经验的民间中医走进大学,让学生能够从临床入手来学习中医,而不是象以往那样学习哑巴中医!第三,改革大学教育课程,让学生要多实地接触患者,感受学习真正的中医治病方法。能治病的中医才是好中医,如果不能够治病,学习再多的理论也没有任何价值!


过去的中医基本上都靠卖中药挣钱,望闻问切,遣方用药不值钱!这本质上忽视了人力资本(智慧)的价值,也给很多假中医留下了骗人的空子!要让中医真正体现自己的价值,就必须改革医疗计价体系。一个中医就是一个标准的全科医院,望闻问切、遣方用药,这是靠无数的付出得到了智慧,它的价值应该在医疗过程中得到充分的体现,因此,未来的中医要进行改革,中医只允许诊断开方,而不允许卖药!而诊断开方要收费,根据个人水平的水平,可列成十几个等级,高者一次可以上千元,低者一次可以十元。具体的升级办法要根据临床病例数量和疗效,因此,必须建立一个中医自治委员会来进行实施,通过医生之间的相互监督来实现有效管理。


中医诊断现代化是中医的发展方向,它可以让中医诊断更精确。为此,要大力发展诊断设备产业。应该说,借鉴现代科学的先进技术,我们可以开发出更多先进的中医诊断方法来进行更准确地诊断。比如血氧检测法,穴位化学成分检测法,穴位能量强度测量法,经络电阻测定法,意识检测法,以及辅助望闻问切的设备。总之,这是中医发展的一大方向。


至于中药产业,则是未来中国的支柱产业。要实现对日本的超越,方法只有一个,那就是从科学上证明中药药理,制定一个中药的世界标准。掌握了这个标准,中国要实现对日本的超越那就是轻易而举!可笑的是,中国的中医药专家花了那么多钱,用了那么长时间,结果还不知道中药药理的研究方向搞错了!中药的标靶是经络,要研究中药药理,就要研究经络在人体分布的规律性,不研究经络,只学西医研究中药的化学成分,永远没有出路!可怜的中医学界竟不自知!


现在世界医疗费用高涨,已经成为国家严重的负担,要解决它,唯有中医不可!原因很简单,中医不仅能够预测未来疾病的发生,防患于未然,而且能够诊断细胞病变之前的疾病,从而在细胞病变之前就能够有效治疗,这是西医做不到的。运用中医方法,就可以大大降低医疗成本。因此,中国应该借助于网络,为全民建立一个疾病预测治疗数据库,让每一个人都能够知道未来可能发生的疾病,从而提前预防,并避免重复诊断治疗。


一个中医就是一个全科医院,中国要大力发展基层中医,使疾病能够在初级阶段就能够得到及早发现,提前治疗,避免他们都集中在某些医院,造成医疗资源的不平衡。要实现这一点,就必须开放中医自由执业的通道,实现中医的易入门,严管理。当然,如何实现严格管理,让真正的中医脱颖而出,而让那些假中医现形就是管理的方向。对于这一点,国家应该建立中医联网机制,让医生之间可以互助,相互提高治疗水平,另外严格医疗档案制,每一次治病开方都要有记录,以便统计一个人的医疗水平,水平高了,就可以提高诊断开方的收费,提高自己的收入。


目前的中国好中医急缺,要解决这种断层,就必须建立人才聚集和培养的特殊通道,尤其重视非中医专业学科背景的中医爱好者和民间中医,允许自学成才者通过资质考核行医,加快培养合格的中医人才,以缓解后继乏人。


不过,要实现上面的一切,就需要一个真正懂中医的好领导!将熊熊一个,兵熊熊一窝,没有一个好的领头人,中国的中医发展没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