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小升初择校时不妨多听听孩子的意见

 木香草堂 2018-11-19
小升初择校时不妨多听听孩子的意见 - ddmxbk - 木香关注家庭教育

  升学行动之校长访谈

  选择民办初中时

  让孩子全程参与并听听他的意见

  公益中学校长以自己的亲身经历,讲述如何选择适合孩子的民办初中

  每年升学季,孩子处于各种升学阶段的家长都会有各种焦虑。

  今年小升初的政策有什么变化?怎么选择适合自己的民办学校?民办初中面谈怎么谈?家门口的公办初中怎么样……

  今起,我们将陆续推出升学行动系列报道,为家长打探最新的升学信息。

  昨天,我们走进公益中学,校长潘志平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探讨怎么“择”一所适合自己孩子的民办初中。

  □本报记者 金丹丹

  “择校”时最看重学校整体氛围

  选一所适合自己孩子的民办初中,该从哪些方面考虑?最近,不少家长都被这个问题困扰。

  如何在民办初中“择校”,公益中学校长潘志平深有感触,七年前,他也经历了女儿“小升初”的时期。当时有意向的三所学校,都带女儿跑了跑,了解各学校的特色。

  一是看学校的整体氛围。“这是我们很看重的,看看老师和学生的精神状态、在学校里的愉悦程度。这对孩子人文素养的培养非常要紧。我们除了与几位老师聊天,更多的是通过在校学生、家长以及已毕业的学生、家长交流中了解,他们最有说服力。”

  二看学校管理的细节。在学校布置、宣传等方面,是凸显以人为主的,还是以教育设施为主的,把什么放在前面?然后看一些细节,如教室、寝室、食堂、洗手间等。“这可以看出学校的校风、管理的风格。我喜欢实实在在的一种。”

  三要考虑班额。“当时有一所学校的班额是六十多人,女儿在最后选择的时候,她更喜欢班额少的,受到关注会更多。”

  另外,一些硬件情况,包括设施、场地等也是考虑因素。

  让孩子参与整个过程,尊重孩子的决定

  “对每个学校作详细了解后,我们开了一个家庭会议。”潘校长介绍了他的做法:把学校的优点和不足分列在一张纸的左右两边,分析给女儿听,让女儿自己做决定。

  潘校长说,现在回头来看,让小孩自己做决定非常好,即使以后遇到点困难,孩子也不会有怨言,自己会有担当,这也是一种责任感的培养。

  “女儿当时来杭州读书,毕竟年龄小,又是第一次住校,有过比较大的波动。住校不适应,她就想要回去读书。”当时,潘校长就对女儿说,这个困难是当时做选择时在家庭会议上讨论过的,选这个学校的理由,孩子自己也清楚的,不可能再有退路,“三心两意,事情是做不好的,不管是选学校,还是以后为人处世。”

  现在孩子选学校,不少是家长在奔来跑去,小孩参与不多。“其实,整个过程要让孩子参与,切身体会,不管以后是去哪个初中读书,这都是非常好的一个经历。比如报名时孩子自己排队交表格,在面谈过程中,老师也会给他一些建议。对优秀的学生来说,这是一次对实力的检验,对于不足的孩子,也可以让他认识到可以往哪些方面努力,根据自己实际完成人生的第一次比较重要的选择。”

小升初择校时不妨多听听孩子的意见 - ddmxbk - 木香关注家庭教育
 

  小升初阶段,家庭教育至关重要

  另外,小升初这个阶段的衔接一定要做好。潘校长说,这个阶段孩子正处于青春期,想要有平稳的过渡,家庭教育很重要。

  对于初中是否住校的问题,潘校长说:这要因人而异,但他的建议是,能通校的尽量不要住校,初中阶段孩子的身体、心理、情感变化很剧烈,孩子心中如果积压的东西无人及时倾诉,容易引发心理问题。帮助孩子顺利完成少年向青年过渡,亲情是最好的教育资源。

  这一方面,潘校长有切身的体会,当时,女儿来杭州读书后,为了更好和女儿沟通,他跟着女儿来到了公益工作。校长的工作很忙,但每天晚上,他都会去接女儿,这是一段雷打不动的“陪女儿时间”。在这段时间里,他会和女儿一起聊聊一天的生活,说说心事,吐吐槽。

  潘校长也结合自己的家庭教育经验,开发了公益的一大“特产”——“家校连心桥”。每逢开学前后、考前考后、节假日,潘校长的亲笔信就会来到每个家长手中,探讨教育孩子的方法。他说,初中三年,只有学校和家庭的距离越走越近,才能有效形成教育孩子的合力,才能让孩子在至关重要的三年成长中做到最好。

  招生问答

  记者:什么样的孩子适合来公益?面谈时会从哪些方面进行考量?

  潘志平:品行是我们最看重的,我们的校训就是把“学做人”放在第一位。希望孩子是积极阳光的,不要一天到晚埋头死读书、读死书,也希望在待人接物、文明礼仪方面做得比较好。面谈时,我们大致从八个方面进行考量评估:文明习惯、兴趣特长、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学习情况、知识视野、组织管理能力、家庭氛围及父母的期望。

  记者:今年会招哪些方面的特长生?

  潘志平:我们想创乒乓球、足球、书法特色学校,所以有上述特长的,会优先考虑。另外,田径、艺术、科技等方面比较冒尖的特长生,我们也会招几个。

  记者:学校这几年的教学质量如何?师资情况如何?

  潘志平:学校已步入良性循环,整体质量稳中趋升。这几年学校也出过中考的状元、第二名、第三名等尖子生。我们感到最有成就感的是,高中老师反映公益毕业生后劲比较足,可持续发展潜力比较大。学校现有教师93人,人员由三部分组成:一是原十三中教育集团的教师69位(其中已定位在公益中学岗位的66位);二是2012年引进了13位实力型的优秀骨干教师;三是2012年招聘了11 位优秀毕业生。目前的教师队伍很稳定,受学生欢迎的程度普遍比较高。


 小升初择校时不妨多听听孩子的意见 - ddmxbk - 木香关注家庭教育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