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精工逼真 生动传神

 一个没用的老人 2018-11-19

艺术家创造性绘画风格的形成,需要艺术家表现技巧、手法、面貌、图式等客体和艺术家文化修养、艺术观念、精神主旨等主体多种因素的综合体现,在某种意义和状态下,艺术家通过表述具象达到内在精神的追求和创作过程,可能是一次偶然的心灵感应或者瞬间选择,甚至于是由朦胧到逐渐清晰而呈现的一朝之变,一旦完成定格,艺术的独特性就能立足一家之言而凸显于画坛。

喜欢就是成功的基础,孙远征,从小喜欢画画,青年时期以油画、国画人物为主,上世纪八十年代曾以《炉火正红》、《万吨粮情胸中装》、《大集》、《等候》等作品参加画展,多次获奖,其中题材新颖、表现技法独特的《炉火正红》被鲁迅美术学院发表在校刊上,备受老师、同学的赞誉,之后,作品《等候》参加过全国商业系统举办的全国职工美术作品展,获二等奖。孙远征多年在大型国企任党委宣传部长之职,工作之余,初心不改、笔耕不辍,从油画、中国人物画到近些年以画皮毛类动物画(猫,狗,兔,羊,牛,马,虎,豹,熊猫,猴,藏熬等)为主,兼功人物和山水画创作,并在动物的画毛技法方面颇有心得体会,至今已有五十余年,心追手摩加独到才情,广约博取、孜孜以求,不被浮云遮眼,以求真功为本,扎扎实实工作,踏踏实实修艺,个人修养与绘画品质交相辉映,互生奇妙。 

观孙远征工写结合的《两岸猿声》,把笔尖撵成一排细毫,如刷子一样表现灵猴的毛皮,层层加深,每笔从上一笔中画出来,上下左右衔接,由浅而深,敷上颜色,笔法如同苏绣里的“抢针”,灵猴的毛色浓淡相间,层次变化丰富,细致入微的工笔技法表现灵猴身上的绒毛,富有逼真的质感,用勾勒晕染法刻画灵猴的面部和眼睛,通过眼神和面部表情传递温情和谐的欢快场景,各具神态的灵猴至身于气势雄浑的自然山川之中,通过气势苍茫的远山和特写的灵猴把写实精神和东方诗意融为一体,向大众传递天人合一的自然精神状态。这幅创作一方面巧妙运用工笔和写意结合的技法,将灵猴的神态造型、动态韵致充分展示,把灵猴的敏锐矫健、机灵可爱、充满灵性的气息发挥到极致,另一方面通过笔墨的抒情性和表现力对博大沉雄的自然景观的描绘,阐述和谐自然、美美与共的生活向往。  

《三阳开泰》、《骏马奔腾》两幅作品,孙远征通过关注自然的真实,尊重中国画写意精神和视觉的审美情趣,用大众追崇的“吉祥”、“奔程”之寓意,表达朴实自然创作面貌,在自然氛围的背后,依靠传统笔墨精神与孙远征自己的情感所营造的艺术氛围来获取艺术的真实,这种自然之美到笔下之美的蝶化过程,在画家孙远征的艺术世界里有着信仰一样的高度。五十多年的艺术实践中,孙远征怀着一颗虔诚之心来诠释生活、诠释艺术、诠释人生,他把偶然天成的艺术收获和不断挖掘更深层次艺术表现融进他的创作之中,以洁美品质悦人目、赏人心,如春风含香,秋水视底。

从孙远征的创作中不难看出,为了锤炼笔墨技法、为了熟悉表达的对象、为了一朝之变,孙远征一定是深入其中的,如果没有精益求精、细致入微的研究探索,没有大量的目识心记,仅仅凭借茶余饭后的小情小调、酒酣耳热之后的纵情一挥,孙远征绝对难以掌握“传神阿睹”的精妙分寸。那么作为艺术创作的更高追求,如何更好地确立自己的面貌,呈现审美对象和形式背后的双重内涵要义,孙远征还必须继续努力修炼,以趋完善创作的艺术品格和艺术内质。而以孙远征的敬业精神和对绘画艺术不达目的不罢休的执着,其未来无疑是无可限量,他创作的作品也一定是大众追逐的焦点。

(文/蔡佳霖)

艺术作品欣赏:

《迎春花开》

null

《玉骢图》

null

《世界名犬俄国牧羊犬》

null

《清秋》

null

《重要的事说三遍》

null

《世界名犬惠比特犬》

null

《世界名犬博美犬》

null

《苹果树下的小黑》

null

《祥和》

null

《两岸猿声》

null

《三雅闹春》

null

《情雪》

null

《秋韵》

null

《相依》

null

《家园卫士》

null

《和风》

null

《母子情》

null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