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城:旧称双城堡,双城之称是源于县境东南有两座金代古城而得名。 呼兰:也是因河而得名,位于呼兰河边上,呼兰是满语“烟筒”之意。 阿城:阿城地名是“阿勒楚喀城”的简称。在本县沿革中出现的“安车骨”“安出虎”以及“阿勒楚喀”均为满语,即“黄金”的意思。清雍正三年(1725年)于此筑城后,便称之为阿勒楚喀城,后至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改设县治时,遂取名为阿城,沿用至今。 木兰:1904年建木兰县,以境内木兰达河而得名,木兰是蒙语“秃山”的意思。 巴彦:原称巴彦苏苏,满语谓“富贵的村庄”。 依兰:依兰:依兰是满语“依兰哈喇”的简称。清初时,此城曾叫和屯噶珊(汉文叫古城屯)后因赫哲族的葛、卢、胡三性居住,并成为此地的地方族长,便改名依兰哈喇。“依兰哈喇”汉语的意思为“三姓”,后简称为“依兰”,沿用为地名。 宾县:旧名苇子沟。宾县地名取于宾州一名。因辽代有宾州,其遗址在今吉林省农安县东北境的红石垒。宾州一名可能取名于此。 尚志:原名珠河县,以地濒乌珠河故名。 今名尚志县,以著名抗日民族英雄赵尚志同志的名字而命名。解放后,为纪念赵尚志同志的英雄事迹,将珠河县改名为尚志县。 延寿:1902年设长寿县,1929改延寿县,延寿地名以流经此地的玛延河,玛延为满语“肘子”之意。以玛延河的延字和此地的长寿山的寿字合并成县名延寿。 方正:地名的由来是以城北的一个水泡,故名.最初这个水泡称“膀头泡”,设县时曾以此作为地名,但很不雅致,便取其相似音方正为县名。随之亦称此泡为方正泡。很多资料记载,县名取于方正泡。 五常:五常地名源于五常堡,因正常堡有仁、义、礼、智、信五个城门,故名五常。 通河:旧名大通县,民国三年(1914年)将县治移至岔林河东岸,因与甘肃省大通县重名,改名通河县。 拜泉:由当地著名的巴拜明水泉子而得名 拜泉旧名“巴拜布拉克'由蒙语而来,巴拜为蒙语“宝贝”之意,布拉克为“泉水”之意。 讷河:讷河县一名来源于境内的讷木尔河。 富锦:富锦之称源于明代的富提希卫和清代的富克锦。“富提希”“富克锦”皆系赫哲语“岗”之意。 克山:县原境内有座突兀耸立的死火山,其形状如城闕,称二克山(现在克东县城北),县名来源于此。 甘南:甘南之称的由来,据有关资料记载,“甘”指放荒丈地的甘字段;“南”是方位名词,指位于海拉尔之南.建置县治时,便以其二字命名。 克东:克东县之称,是因县治在克山之东,故取名克东县。 泰来:泰来县之称是来源于“泰来气”,为蒙语‘种痘者”的意思。据有关资料记载,大概这里最早居住的是蒙族种豆的人.所以称为泰来气屯。民国五年设县时,取泰来作为县名。 依安:依安之名来源于依克明安部。清雍正、乾隆年间平定准噶尔部叛乱之后,便由新疆移牧于乌裕尔河流域,以依克明安为首领,编为一旗,称依克明安旗。建置县治时,取其“依安”二字为县名。 海林:由五林县和新海县合并而成,两县各取一字为海林县。海林县在海浪河边上,海浪为满语“榆树”之意。 宁安:宁安地名是由原名宁古塔而来。宁古塔为满语“六个” 123456 之意。关于宁古塔名称的由来,据史料记载,有多种说法,但就其“宁古塔”三字来说为满语“六个”之意是无可非议的。 东宁:东宁以位于宁安之东,故名,(《满洲; 地名考》记载:是为了祈祷东方安宁,故名永宁)民国二年(1913年)改东宁县,县治设于三岔口。 穆棱:穆棱地名是因河而得名。曾经书写为“暮棱”“毛怜”“穆棱”,这三种写法虽然字异,但音都相同,其意为满语“马”的意思。 林口:林口正处于老爷岭和完达山的交接之处,“林”盖取于山林茂密,“口”盖为两山相交之处,故名林口。 绥芬河:因河得名,绥芬河为满语“锥子”之意。 汤原:旧名三合屯 土名汤旺河。来源于境内的汤旺河。汤旺河金代为上温水、陶温水,元代为桃温水,明代为吞河,上述皆为一音之转,即满语“晨光”之意。又因汤旺河流域千里平原,故名汤原。 富锦:富锦之称源于明代的富提希卫和清代的富克锦。“富提希”“富克锦”皆系赫哲语“岗”之意。 同江:1913年设临江县,后于1914年改为同江,1987年设市。同江旧名叫“拉哈苏苏”。苏苏一词,满语中为高梁,拉哈一词,现在查找中 。 桦川:桦川县是由桦皮川而得名。 饶河:由县境内的饶力河而得名。“饶力”为“诺罗”之转音,均为满语,“禽兽众多之地”的意思。 桦南:桦南县地处桦川县之南,故名桦南。 同江:同江县旧名拉哈苏苏,为赫哲语,即“老屋”之意。同江之称,以地濒混同江故名。 抚远:抚远县位于边境,为使此地能永远安抚、平定,故命名抚远。 肇州:肇州之称起源于金代。此地远在辽代时为出河店,“出河店”原为满语“冰”的意思。金太祖完颜阿骨打在此一举击败辽兵,奠定了建国的基础,金建国后,认为此地为“祖宗肇兴”之地,因而将这里称为肇州。 林甸:林甸县名称的由来,相传城北三十余里,过去有一个姓林的开店,称大林家店,其店的周围有许多草甸,设治时便取名为林甸。 肇源:肇源县名源于驻地名称。原为肇州县址,伪肇州县公署移驻“老城基”后,1935年伪郭尔罗斯后旗公署与地方士绅商议,取两肇(肇州、肇东)之本源含义,将此地定名为“肇源 ” 杜尔伯特:杜尔伯特,蒙古语“四”的意思,《蒙古秘史》载,成吉思汗的十二世祖道布莫尔根之兄道蛙锁呼尔有4个儿子,被称为杜尔伯特氏,是一个氏族。 铁力:名源于古代的铁利府与铁骊部。远在唐朝时期, 地方政权——渤海曾设置铁利府。辽代,在黑龙江流域曾有著名的铁骊部(一般考证在今呼兰河上游,南至松花江北岸 地区)。唐代的铁利府与辽代的铁骊部均为今名铁力的渊源。 鸡东:其名称的由来,是因此地位于鸡冠山东侧,或位于鸡西之东故名。 密山:密山之名是因城东南的蜂蜜山而得名。伪满时将“蜜” 字改为“密”字。称为密山。 虎林:虎林地名是源于境内的七虎林河。七虎林河的得名是取于县北的一座山名。因河水发源于七虎林山,故名七虎林河.清代没治时取为地名,沿用至今。 萝北:萝北县名称的由来,是因此地位于托罗山之北而得名。 绥滨:绥滨地名的由来,是取绥靖和江滨之意而命名。“绥”即“绥靖”,“滨”即地濒松花江之滨。 宝清:1916年建县,宝清为满语“猴子”之意,由县城南“宝清河”得名。 安达:安达之名的由来,有两种说法,一种说法是:安达是蒙 语“谙达”的转音,是蒙古的官名。另一种说法是:安达取于东清铁路所经的安达站。含有“平安到达”的意思。 海伦:海伦地名是於光绪末年裁通肯副都统,设置直隶厅时所启用的名称,其来源,是以城址位于海伦河附近命名。“海伦”亦为满语,即“水獭”的意思。 绥棱:旧称上集厂,绥棱之名是由境北的绥楞山而得名。“楞”与“棱”同 音,便取“棱”字。 庆安:清代同治年间,有一农户叫于清的人移居于此,开垦荒地,后来便将此地取名为于清。设治时,以于清二字之音,取积善余庆之意,正式命名为余庆县.后因与贵州省余庆县重名,更名为庆城县,1944年又改为庆安县。 明水:明水县土名三百三,因此地距齐齐哈尔城三百三十里而得名。明水之称的由来,据《黑龙江志稿》及有关资料记载;在县城东南三十里处,有一清水泉,俗称明水泉子,建置县治时,取为地名。 兰西:兰西县位于呼兰县之西,故名兰西。旧称双庙子是由县境内有二座小庙得名。 青岗:青岗县旧名石人岗。石人是金代贵族墓前所置的石仲翁,石人岗又称柞树岗,每到春暖花开的时节,岗上的柞树吐出嫩青,故名青岗。 肇东:肇东县土名昌五城,以放荒丈地的昌字五井而得名。又称满沟,即“蒙古”二字的音转,其意表示此地居住的是蒙古族人。而县名肇东之称,以地处肇州县之东故名。
北安:北安地处祖国的北疆,北安之名,含有祈祷或寄希望于“北方平安”的意思。 五大连池:“康熙五十八年(1719年),墨尔根东南,一日,地中忽出火,石块飞腾,声振四野,越数日,火熄,其地遂成池沼”。火山群起伏嶙峋,千姿万态,蔚为奇观,五大连池由此得名。 逊克:由逊河、奇克、乌云三县合并而成。逊河县之名来源于逊必拉河,奇克旧名奇克特,系鄂伦春语“薪屋”之意,乌云县名以地濒乌云河故名,乌云县民国其后沿革与逊河县大致相同。逊克之名,取逊河、奇克的各一字故名。 孙吴:孙吴县之称的由来,据说在很久以前,有孙、吴二姓居住于此,故名孙吴。 嫩江:嫩江一名是因水得名。据史料记载,嫩江是南北朝时的.难水,亦称难河,即那河为难河,今嫩江边。元代为孛苦江,清代称诺尼水。“诺尼”“嫩”皆为满语“碧绿”的意思。嫩江发源于小兴安岭的伊勒呼里山,上游流行于深山峡谷之间,河水清彻碧透。 呼玛:地名是以黑龙江的一条较大支流,即呼玛河而得名。又称:呼玛尔、库马尔,均为蒙语,即行围前列之人的意思。另有资料记载,“呼玛尔为达呼尔语,‘高山峡谷不见日光的急流’之意”。 来源:大庆市图书馆 |
|
来自: zyhi3gx3bkjjpe > 《旅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