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如何提升思维力,洞察事物本质(二)》笔记

 冬天惠铃 2018-11-19

找本质

上一篇文章介绍了L先生的三种思维模型用以提升思维力,分别是二阶模型,整体模型和系统模型,这一篇文章继续介绍另外几种思维模型,找准事物本质。

什么是本质呢?

本质,就是一个事物在变化的过程中,或者穷尽各种可能性的前提下,所维持不变的那一部分

本质也就是它之所以是它的原因(有点拗口哈)。

用系统思维来解释,本质就是系统所要『转换』的那个东西,也是系统所能够存在的理由。

为什么要找准事物本质呢?

抓住本质,是讨论问题的基础,也是我们真正得以理解一个问题、一个事物的前提。

如果没有找准本质,有可能钻研半天,花费了大量力气,到头来,所讨论出来的措施对结果和整个系统起不到什么作用。

所以我们需要各种思维方法,提高我们的分析能力,找准事物的本质。

举例来说。

公司』的本质是什么?

整合资源配置

无论什么行业,什么领域,只要存在资源错配和空缺,公司就会得以存在。

而一旦资源能自动高效运作、对接起来,公司就没有必要存在。

说到这里,我认为区块链有可能会颠覆未来公司的存在。

区块链的共识机制是用程序化的形式照顾了各关联方的利益(如矿工,开发者,使用者,社群贡献者等),它能够利用Code自动完成配置资源,有可能会颠覆未来公司的存在。

可以参考我之前的文章《现有公司结构99%都会消失,未来的公司被区块链改造成这样了!》。

本文介绍的四种思维模型如下:

  • 输入输出模型

  • 供给需求模型

  • 动力阻力模型

  • 改变不变模型


输入-输出模型(IO模型)

这在上一篇的系统模型中有提到过,简单来说就是,去思考:

一个行为、过程和系统,它的初始形态是什么?它的最终形态又是什么?

结合这两点,我们就能得出一个『转换』的过程 — 这就是问题的本质。

文章引用克里斯坦森的《创新者的窘境》的一个例子,一家餐厅想提高奶昔的销量,请了营销顾问来帮忙。

顾问们认为奶昔的高热量可能会造成影响,于是改进了产品,然而不凑效。

经过调查和分析,发现40%的奶昔都是早上卖出的,大部分消费者购买奶昔主要目的不是充饥,而是出于这么一个场景:

他们开车上班,需要度过一段乏味的时光,能打发一点空闲、又能避免在10-11点饿肚子最好。

于是奶昔成为了最佳选择:只用一只手,不会影响开车;用吸管吸,需要20-30分钟;又能适当提供饱腹感。

至于奶昔是否健康、高热量,口味如何,并不在顾客考虑的范围。

对于消费者购买奶昔这个行为来说,

输入

  • 购买一杯奶昔

输出

  • 一只手托住吸,打发开车上班那段无聊时间

  • 在10-11点提供适当的裹腹感

  • 适当解渴

如此这般分析,我们看到了消费者购买奶昔的本质,因此把吸管设计细一点,奶昔里面适当增加果干会更好解决销量的问题。

同样,对于读者逛书店的行为来说,卖书已经不再是书店的本质了。

输入

  • 用户逛书店

输出

  • 用户阅读书籍

  • 一个可以休息、放松、安静的空间

因此,在书店里设立阅读区,提供良好的环境和茶饮,提高读者阅读的舒适度和则是提高用户对书店粘度的措施了。

一旦喜欢,吃点东西、喝点下午茶,或者拉朋友过来小聚,这才是收入的来源。

在生活中,也可以做这样的练习:

忽略那些纷纭复杂的过程,去关注:

一样事物,它变化之前是什么,变化之后又是什么?

这样,可以让自己更清晰地,看到它真正的意义、目的和价值。

供给-需求模型(SD模型)

在这个模型中,思考生活中的场景,观察场景连接的各方,

它们为什么可以连接起来?彼此的供给(Supply)和需求(Demand)是什么?

这个供给需求模型在L先生的《如何思考一个陌生领域》中有提到过,不做详细的论述,简单来说就是:

找准这个系统的关联方,分析各方都需要什么(需求,Demand),都能提供什么(供给,Supply),有什么样的约束(Constraint) 等。

这个方法也同样适用于想辞职的自由职业者,他们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就是如何将自己的供给转换成别人的需求。

动力-阻力模型(PO模型)

任何一件行为或者一个变化,都是动力和阻力博弈的结果。

当动力大于阻力时,行为就会发生;反之,行为就会停滞。

对个人而言,我们可以用动力阻力模型建立我们良好的生活习惯,比如克服晚睡。

我们很多人无法克服晚睡,总是被手机迷惑,我们可以从内心增加动力这个方面让这件事得以成行,多考虑:

今天能不能给自己一个充分的理由结束这一天,让自己可以安心休息?

明天能不能安排一点小挑战,让自己有兴趣迎接新的一天?

前者,比如写复盘,记录待办事项,清空大脑;后者,给自己设置一些小任务,一些新奇的尝试,比如『明天起床后,我要跑4km等』

动力阻力模型是一个非常简单的模型,但再复杂的现实,无非就是多增加了几个变量而已,本质都是一样的。

推动一件事情的动力是什么?如果它发生了,阻力又是什么?

改变-不变模型(CS模型)

我们用这种思维模型观察生活中的现象和现实,问自己一个问题:

经历了这些复杂的过程,它改变的是什么?不变的是什么?

而这个『不变的』,或许就是它赖以存在、构成其本质的部分。

这也是学习一个新事物很好的方法。

当你接触到一个陌生领域时,如何快速了解它呢?

不妨多搜集一些相关的材料,然后去观察:

在这些材料里面,有没有哪几个关键词、哪几个概念,是一直都存在,没有改变过的?

如果有,它们往往就是这个领域的关键节点。试着去把它们『连接』起来。

举例,在共享单车浪潮中,改变的是大部分人使用了共享单车(摩拜,OFO,小蓝车),不变的是这『最后一公里』(地铁站/公交站到家)这段路还是要走。

因此,共享单车解决了大部分人的『最后一公里』的刚需。

试想一下,其他用来解决这『最后一公里』的方式中,共享电动车有必要吗?

践行点

在这两篇文章中,L先生提供并论述了7种思维模型,提高我们的分析能力,达到洞察事物本质的目的。这些方法是:

  • 二阶模型:遇事多想一步,如果这样做,会得到什么结果;得到这个结果后,会产生哪些新的可能性和结果。

  • 整体模型:这个事物出现的背景和场景是什么,为什么会出现,将会带来什么,导致什么。

  • 系统模型:系统转换的思维,输入是什么,输出是什么。

  • 输入-输出模型:一个行为、过程和系统,它的初始形态是什么,它的最终形态又是什么。

  • 供给-需求模型:观察生活场景连接的各方,它们为什么可以连接起来,彼此的供给和需求是什么。

  • 动力-阻力模型:推动一件事情的动力是什么,如果它发生了,阻力又是什么。

  • 改变-不变模型:观察生活中的现象和现实,它改变的是什么,不变的是什么。

这些都是实践性很强的思维模型,需要在实际的生活中和工作中不断应用,让这些技能内化成我们本身的思维习惯,这样才能不断提高思维力,更加抽丝剥茧地看到事物背后的本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