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有效提高身体基础代谢的10个手段

 水乡渔人 2018-11-19


基础代谢是生命的重要特征,完成各种能量之间的转换。它就像身体里的一台小机器,每时每刻都在燃烧热量,但是因为遗传因素的影响,每个人燃烧脂肪的速度都不相同,不过年龄、体重、饮食、锻炼习惯也会产生一定作用。


随着年龄的增长,基础代谢率会逐年下降。也就是说,30岁时比20岁时每天少燃烧将近100大卡的热量。这听来虽令人感到伤心,但绝对不要灰心,有一些小方法可以挖掘身体燃脂的潜能,记住以下几点,并落实到你的生活里。




 一定要吃早餐 

      

有研究指出,不吃早餐的人每天摄入的热量要高于吃早餐的人。因为早餐摄取的热量占一天热量的22%-25%,而这部分热量往往比午餐和晚餐更易消耗。


并且吃早餐能让新陈代谢有个跳跃的开始,加速身体循环,而那些不吃早餐的人,多有过胖或超重的状况。



 吃够身体的基础代谢量 


吃的太少对你减脂的新陈代谢是百害无一例,当你吃的少到连基本生理功能需求都无法满足时(对于大多数女性约1200卡路里)你的身体将停止你的新陈代谢,而且会通过消耗肌肉组织来供能。


每天不吃或者只吃1-2餐,这样的饮食会让自身机能调低你的代谢能力,自身机能是很神奇的,比如每天只吃一餐,吃下去的食物会被自身机能储存起来不被消耗。



 少食多餐 


因为当人吃了食物后,体内的酶就会活跃起来,特别是胃部的消化酶会开始加速运行。这时,人体的新陈代谢也就自然的加快啦。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每次吃东西时摄入量不能过多,我们主要是想要让那些酶活跃起来消耗脂肪,如果摄入量多于消耗量时反而会使体重有增加的危险,所以每次进餐时我们都要控制好分量。


 多喝水 


人体的新陈代谢其实是需要水的参加的,水作为人体功能运作的载体,对新陈代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只有当人身体上的水含量提高了,就可以加快新陈代谢的运作效率。


戒酒


中国酒文化“博大精深”,劝酒的套路除了“感情深一口闷”的豪放派,还有“适当饮酒有益健康”的清流派。过度饮酒的危害自不多说,但适量饮酒真的会有益健康吗?


研究指出,少量饮酒能稍稍降低冠心病和女性糖尿病的风险风险,GBD的数据研究也能证实此观点。但是,无论饮酒多少均会增加房颤、心衰、致命性高血压、致命性主动脉瘤等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并且在这些疾病上,喝酒是没有所谓的“安全阈值”的,也就是说,只要喝进嘴,疾病风险就要高于那些不喝酒的健康人。




 有氧运动 


跑步是最好的减脂运动,没有之一。


跑步不仅能在跑步过程中减脂,还能在跑步后24小时内持续燃烧脂肪,对降低体重,提高基础代谢率有很好的作用,跑步前服用左旋肉碱,可以提高燃烧脂肪效率,健美运动员在减脂期普遍都吃左旋肉。



 力量训练 


跑步能消耗卡路里,但是减少脂肪的同时却无法增加肌肉,反而一味降低体重和代谢水平,而力量训练的好处在于,能够帮助你保持瘦体重和代谢水平。



不要猛减热量


人体有套自动保持正常体重的程序,如果你突然从饮食中减掉1000大卡的热量,你身体的基础新陈代谢率(身体维持基本的生理功能,如呼吸及心跳所需要的热量数值)将自动减缓,身体会认为现在你正处于饥饿状态。如果你准备开始减肥计划,建议热量减幅最好控制在300-500卡路里区间(个体差异)。



 保证睡眠 


从代谢角度来说,睡眠不足可使脂肪细胞老化20年左右,每晚睡眠不足五六个小时的成年人,其超重风险更高。


尽管我们清醒时会多燃烧热量,不睡觉并不是减重的好方法,因为睡眠不足的人会比每天睡足九小时的人吃得更多,人们睡眠不足时,所摄入的热量要比平时高出6%。


放松心情


长时间精神压力过大,会使人发胖。精神压力长期过重时,肌体内的压力激素便充盈全身,这不但会刺激腹部深层脂肪细胞体积膨胀,而且会促使脂肪存积在腹部。而腹部深层的脂肪极大增加了人体患心脏病、糖尿病、癌症等疾病的机率。另外,压力激素还能促进食欲,有可能使你吃得更多。



掌握每个健身知识点

合理运用

一步一个脚印

科学健身

持之以恒

相信我们未来可期



你或许还想看:


1.全球身材最贵的女人,翘臀3.5亿美元,美腿10亿美元……你们感受下!

2.家长没批改作业,老师在群里点名:将来孩子和你一样可悲!网友:对得起你的三尺讲台吗?

3.范冰冰偷税被罚8亿,他却直接裸捐56亿!无儿无女一心宠妻31年!

4.凤姐在美国结婚拿绿卡:一辈子太长,别小看任何人!

5.周润发莫文蔚刷屏 :你的身材,就是你的实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