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正确认识中药肝损伤

 四通书斋19 2018-11-19

正确认识中药肝损伤

范峥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


药物性肝损伤(DILI)是指由各类处方或非处方的化学药物、生物制剂、传统中药(TCM)、天然药(NM)、保健品(HP)、膳食补充剂(DS)及其代谢产物乃至辅料等所诱发的肝损伤。


2015年中华医学会《药物性肝损伤诊治指南》提到,已知全球有1100多种上市药物具有潜在肝毒性,常见的包括非甾体类抗炎药(NSAIDs)、抗感染药物(含抗结核药物)、抗肿瘤药物、中枢神经系统用药、心血管系统用药、代谢性疾病用药、激素类药物、某些生物制剂和TCM-NM-HP-DS等。同时文中引用了一组数据,引起DILI药物涉及TCM(23%)、抗感染药(17.6%)、抗肿瘤药(15%)、激素类药 (14%)、心血管药物(10%)、NSAIDs(8.7%)、免疫抑制剂(4.7%)、镇静和神经精神药物(2.6%)等。


就是这些数据,就把“药物性肝损伤”的锅甩给了中药,加上舆论的导向,给人一种“中药容易引起肝损害”的错觉,让西医诟病,患者害怕。


我们回头看再看数据“TCM(23%)、抗感染药(17.6%)、抗肿瘤药(15%)、激素类药(14%)、心血管药物(10%)、NSAIDs(8.7%)、免疫抑制剂(4.7%)、镇静和神经精神药物(2.6%)”。TCM 23%,那么非TCM就是77%,非TCM那就是西药。稍加分析就可知引起药物性肝损伤中药占20%左右,西药占80%左右,西药比中药更多见。在2016年中华中医药学会《中草药相关肝损伤临床诊疗指南》的第一个推荐意见即对药物分类做出了解释。


中药引起的肝损害虽然比西药少,但中医也要重视,尽可能减少肝损害的发生。指南提到的中药有何首乌、土三七,以及治疗骨质疏松、关节炎、白癜风、银屑病、湿疹、痤疮等疾病的某些复方制剂等;近年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通报的品种有壮骨关节丸、白蚀丸、痔血胶囊、维C银翘片、复方青黛丸、何首乌及其成方制剂、仙灵骨葆口服制剂;


《肝病中医治疗合理用药与常用中药肝损伤》中提到的中药有: 

  • 卫矛科:雷公藤,昆明山海棠(片) 

  • 菊科:苍耳子,款冬花,千里光 

  • 天南星科:石菖蒲 

  • 豆科:番泻叶,苦参,山豆根(广豆根),野百合(野百合碱) 

  • 蓼科:虎杖,何首乌 

  • 其他科:天花粉,粉防己(碱),五倍子,贯众,黄药子,石榴皮,夏枯草,苦楝皮,川楝子,马钱子,鸦胆子,巴豆,罂粟壳,土茯苓等

  • 动物药:鱼胆,蛇胆 

  • 矿物药:汞类(朱砂)、铅类(密陀僧)、砷类(砒霜、)(砒石、雄黄)

  • 中成药:小柴胡片,千柏鼻炎片,牛黄解毒丸,六神丸,双黄连注射液,壮骨关节丸,克银丸,鱼腥草注射液,复方青黛丸,白蚀丸,穿琥宁注射液,葛根素注射液等。


对于中药肝损伤,重在预防,需要我们高度警惕,早期诊断是关键!尽可能的向患者普及中医药常识,消除中药无毒的错误认识,不私自滥用中药(如生首乌泡酒等)。


中医在临床过程中,一定要辨证论治,注意中药的配伍,尽可能精简治疗,注意中药用量与疗程,对已有肝损伤报道的中药慎重选用,定期监测肝功能,如有异常及时停药,尽早治疗 。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药物性肝病学组.药物性肝损伤诊治指南[J].临床肝胆病杂志,2015,31(11):1752-1769.

[2].中华中医药学会肝胆病分会.中草药相关肝损伤临床诊疗指南[J].临床肝胆病杂志,2016,32(5):835-843.

[3].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http://www./

[4].钱英.肝病中医治疗合理用药与常用中药肝损伤[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