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吴昌硕的作品为什么给人的感觉很特别?

 天马行空_一画 2018-11-19

【文藏来答】一个人的生活环境会影响他对世界的感知,吴昌硕就是这样。

吴昌硕的作品里,有和煦的东西,有雍容的瞬间,也有将人类悲情的即时即觉幻化为雄健刚强的风格,以及笔墨之中呈现的横扫千军的霸气。吴昌硕画作设色大胆,又永存诗心,然而这背后却是他饱受动荡的一生。

与古为徒

与每个画家的相遇都有不同的情绪。吴昌硕的作品给人的感觉是很特别的。他有金石之气的表达,也有雅俗共赏的亲切。

明 徐渭 水墨葡萄图轴 纸本水墨 纵一六五·七厘米 横六四·五厘米 故宫博物院藏

吴昌硕深受徐渭启发。他的大写意绘画中多次出现的「拟青藤笔意」(吴昌硕《花卉册页》)、「俊卿录青藤句」(吴昌硕《笔底明珠》),可以看到徐渭对他的影响。徐渭以大写意泼墨而成的《水墨葡萄图》,「半生落魄已成翁,独立书斋啸晚风。笔底明珠无处卖,闲抛闲掷野藤中」,定在瞬间风神萧散,直击内心。在饱经跌宕、动荡、潦倒与贫穷之后,徐渭以他的方式抒写肆意而沉郁的史诗,以自己的悲情人生开启的水墨大写意,在人生际遇与内心精神气质的契合上,吴昌硕对徐渭可谓顶礼膜拜,那份淋漓奔放无疑影响了吴昌硕。

清 吴昌硕 雁来红图轴 金笺设色 纵一七四·七厘米 横四七·五厘米 故宫博物院藏

吴昌硕也引石涛为知己,「几回低首拜清湘」(吴昌硕《行书七言诗》),这是他对清湘老人(石涛的别号)的膜拜。艺术家的作品,留天地之境,这是意象上的神性的表达。石涛以万点朱砂、胭脂,乱涂大抹,秋林人醉,他自然天纵的笔法所呈现的生命力,当然也为吴昌硕所取。

清 朱耷 荷石水鸟图轴 纸本水墨 纵一二六·七厘米 横四六厘米 故宫博物院藏

八大山人在奇崛中向晋人书法探寻收敛与克制,有时,他的画面就只有一条鱼,却让你看到天光云影。一花一鸟,都负荷着无限的深意,无边的深情。「八大昨宵入梦,督我把笔画荷」(吴昌硕《蒲草白莲图》),「八大真迹世不多见。予于友人处假得玉簪花一帧,用墨极苍润」(吴昌硕《效八大山人画》)。当然,我们在吴昌硕的作品中,还可以看到他受到同时期的张孟皋、任伯年等人的影响。那么,当吴昌硕以石鼓入画,「苦铁画气不画形」,汲取诸家艺术上的营养,自成一派。

吴昌硕的一生

我们总是试图从艺术家的生平来分析他的艺术成就。吴昌硕的一生,可以说就是在那无边际的「深」处热爱着最生动的「生」。

清 吴昌硕、王震、倪田等十一家合绘 花卉图轴 纸本设色 纵一五二厘米 横八一厘米 故宫博物院

他自小读私塾学篆刻,启蒙于经史诗词。十七岁时,因兵乱与家人失散,只身逃难。二十一岁时,与父亲相聚,返回故里,见「亡者四千人,生存二十五」。(吴昌硕《别芜园》)吴家九口人,只剩父子两人,他未成婚的妻子也死于这次战乱。此后他求学、游艺、游宦,曾因仕途与生计困窘,由友人荐为县丞小吏。也曾投笔从戎,在甲午战争爆发后赴山海关御敌。一八九九年,五十六岁的吴昌硕保举任江苏安东县知县,「一月安东令」,因不善奉承黯然离职。他八十四年的生命中,经历了太平天国运动、第二次鸦片战争、洋务运动、甲午战争、戊戌变法、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军阀混战,遭遇「三千年来未有之大变局」。他一生都在乱世中,在无可避免的时代变迁中,彻底放弃了对功名的幻想,却又在艺术上达到巅峰。

清 吴昌硕 墨荷图轴  纸本水墨 纵一二二厘米 横六一·五厘米 故宫博物院藏

对于艺术而言,离乱会出强音,也有悲歌。而对于吴昌硕,那些跌宕流离的岁月给予的,并不是悲苦人生的沉沦与哀怨,而是更为深厚宽容的力量。或许是曾在外漂泊流离,「我性疏阔类野鹤」,吴昌硕的朋友圈汇聚了一部中国近现代史的文人雅士传略。晚年,吴昌硕脑后留一小髻,样子也越来越慈祥。曾有幅行书联,引杜甫诗云:「风波即大道,尘土有至情。」这或许也是吴昌硕一生的写照。

清 吴昌硕 花卉图轴  纸本设色 纵一五一·六厘米 横八〇·七厘米 故宫博物院藏

食金石力,养草木心。想来也就如此了。


原文作者:那海(作者系:《中国美术报》专栏作家)

原文来源:《紫禁城》2018年9月刊《吴昌硕:心史纵横自一家》

(因篇幅限制,原文有删减)

想了解更多艺术推介与艺术收藏,欢迎使用【文藏APP】,关注【文藏】官方微信公众号&微博&头条号更多精彩内容等着你!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