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国学大师曾仕强数十年述道|人这一辈子,如何面对生老病死?

 小桥流水1i79ra 2018-11-19

无论境遇,无论贫富,无论早晚,人生短短数十年,生老病死是每个人都必须面对的事。我们常说世事无常,谁也不知道明天和意外哪个先出现,很多人因此常常战战兢兢,不知道自己这一生应该怎么活,或者这一生怎么度过才算没白活。

我们敬爱的曾仕强教授在数十年的述道授业中,不仅将这个问题讲得清清楚楚,而且更是现身说法,用自身经历,告诉我们面对生老病死的态度和智慧。传道、行道,躬身力行,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

孔子讲过一句话:未知生,焉知死。很多人解释说,不要管死这些事情,活着做好自己就好。但其实不是这个意思,如果说死不重要,那孔子为什么要写死?

孔子讲这句话,就是告诉我们对死的看法与领悟,经常对其生存的态度,具有绝对性的影响。实际上,死掌握了每个人的生活言行。我们经常讲你不知死活,各位可以从这非常简单的一句话中看出严重性。

如果一个人认为死了就什么都没有了,那这个人就会胆大妄为。我不知道大家是认为死了什么都没有,还是死了还没完。

如果你觉得人死只不过是开始,那你就知道不要争一时要争千秋,因为死了以后才是千秋的开始,活着就算一百二十年也不过是一百二十年。

我们现在很遗憾,都在争活着短暂的时间,而没有想到后面还有很长的时间。伯温先师讲过一句话,做人一辈子,做鬼五百年。你死了以后做鬼要五百年才能清偿你这短短几十年、一百年做人所造下来的一些后遗症。

如果了解了这个,你生的时候就会小心,就会知道自己不要将来死的时候更痛苦,就会知道争一时跟争千秋到底哪个重要。孔子是争千秋,老子连这个都不争,两个没有矛盾,只是层次不一样,因为人的层次本来就不一样。

但是,人活着,生的历程,比结果重要。我们今天受西方的影响,把结果看的最重要,其实结果不重要,因为结果就是回去,每个人的结果都是回去。你能够平平安安回家你还有什么忧虑,还有什么恐惧?

无论怎样,人生的结果都是死,所以求得好死是最要紧的,求得好死才算没白白来到这个世上活一回。

那么,何谓好死?

国学大师曾仕强数十年述道|人这一辈子,如何面对生老病死?

很多人以为,躺在床上死去就是得好死,横尸沙场就是不得好死,这是误解。断定一个人是否死得心安理得,不是看有没有寿终正寝,是不是无疾而终,关键是看他临死之前的心理状态。

换句话说,在任何状况之下,都可以死得心安理得,这不以外部环境为条件,完全是在于自己内心的控制。

那怎么样才能够死得心安理得呢?有几个要素,一定要弄清楚。

第一,人迟早会死,这是人类共同的命运,自古以来从无例外。

我们每一个人,从出生开始就面对着死亡,任何人的生老病死都是必然的过程。

很多人听到死就有所忌讳,其实大可不必,这没有什么好忌讳的。大部分人,一旦有了权势,就非常怕死。秦始皇千方百计想求长生不老,做得到吗?以他的地位、身份、权势都做不到,可见怕死归怕死,却没有办法避免死路一条。

所以,你要坦然接受。

第二,人生最有趣的,就是都知道自己早晚会死,但却不知道什么时候死,怎么个死法。

现在有很多人很喜欢去批流年,找一位高人,把自己从出生到死亡的运程,一年一年,甚至一个月一个月,推算出来。这样好不好?现在科学很发达,我们去检验DNA,就可以推测出会不会得肺结核,会不会得癌症。

一个人什么时候会死于什么病,这些大概都可以用科学推测知道,而绝非迷信。所以科学越发达,越证明我们老祖宗讲的话是对的——生死有命。

换句话说,一个人可以表达求生的意愿,但意愿能否达成,还得由老天决定。

我们中国人有句古话,好死不如赖活着,就算活得很辛苦,就算生病得了绝症,也要坚持下去,不能轻易放弃。但是,当你应该面对死亡的时候,也不必逃避,不必恐惧,更不能怨恨。

第三,既然我们不知道何时会死,就要时时刻刻都小心谨慎,尽量不做错事,保持心安理得的状态,这是儒家最高的理想。

否则,现在还是心安理得,明天早上起来又做出错事,如果不死,还有机会补救;万一就在心不安理不得的时候死了,那就连补救的机会都没有了,不是很冤枉吗?

很多人认为,儒家思想对人束缚太重,绑得太死,那样做人太辛苦,其实错了。儒家带给我们最大的是心灵保障,只要照孔子的话一步一步去走,什么时候死都不必在乎,都会心安理得,这才最了不起,而且只要用心,我们每一个人都做得到。

人活一辈子,就是为了求得好死,求得善终。你出生的时候再辛苦也已经过去了,过去就过去了,现在要紧的是怎么去善终。很多人对死亡完全没有做准备,实际上,你明知道迟早要碰到为什么不做准备呢?一切都是人要负责的。

所以,平时,凡是应该做的,就要尽量去做,不能因为担心结果,便放弃大好的机会。最好能单纯地应该做就做,审慎地寻找合理点,时时做到问心无愧。

同时,凡事都要慎始。一开始就做对,后面才不会后悔。开始马马虎虎,然后做错了才来后悔,多少人一辈子一路错下去,不断地在后悔。当然会不得好死。慎始是什么意思?就是说做事方向要正确,方法要有效,方式要合适,这样才有办法善终。

我们终其一生,要求的就是随时随地慎始善终,心安理得,这样的人生无论何时离去,都没白活。

国学大师曾仕强数十年述道|人这一辈子,如何面对生老病死?

述道授业数十年,教授是这样讲的,更是这样做的。熟悉的朋友都知道,2016年,曾教授82岁高龄,突发癌症。年纪大,又是这样的绝症,教授依然乐观面对,用自己的经历体验告诉我们面对生老病死的方法及人生态度,以行践言,不怨天不尤人,享受整个生命过程,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和人生智慧。

(曾仕强教授癌症自救之道 待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