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止到你看到这段文字,国内加油站大约不到11万座,其中中石化,中石油约6万座,合资加油站约4000座,剩下的就是民营加油站,一般俗称私人加油站。 我之前办了中石化的油卡,只加中石化的油,固执的认为,中石化的油品质量更有保证,因为据说中石化的原油主要进口,中石油的原油来自国内,如大庆油田等,在差不多的炼油工艺基础上,中石化的油品质量更好一些,同时从汽油密度等数据来说,同标号汽油中石化的油品密度更高,也意味着更耐烧,同时中石化的加油站多是自营站,不像中石油那么多的加盟站等等,至于民营加油站(私人加油站)),根本就不去,民营加油站门口高高竖起的“直降5毛”的揽客广告以及挥之不去的油品信任疑云构成了很多车主们对民营加油站的集体印象。 这个观念固执的坚持到了2017年下半年,直到认识开加油站的朋友,才对加油站有了更多的了解,过程不赘述,说结果,去那加油,油品都没啥区别,区别的主要就是价格。 先说中字头加油站,如果你接触过“水车”,你可以看下那些那些舶来的“水车”的油品是什么颜色?再看国内的油品是什么颜色,重硫油在中石化的进口总量上占据很大份额。中国进口原油的进口渠道多元化,但原油整体品质都不算高。中石油的原油进口不比中石化少,同时在海外有联合开采的油田,中石化近年加盟站比例增加,中石油不少是加盟站,加盟站前身多是民营加油站,加入中石化中石油,有点游击队变正规军的感觉。至于合资加油站,有点象玻璃天花板望天空,貌似可以一览无遗但却很难逾越。现在开加油站难度系数挺大,需要加油站审批用地,然后是加油站手续,涉及加油站大概得5个证,主管单位是商务厅,油肯定不是从国外拉来的,来自国内的炼油厂,虽然说我们已经加入了WTO,在加油站等中字头把持的领域你觉得能放开吗?民营加油站的油也都来自正规的炼油厂,当年的小炼油已关停取缔,民营加油站大约90%是外地人承包经营,10%或更低比例是当地人自己干,在出租的民营加油站中,绝大部分来自福建莆田,少部分来自山东德州等,在早期,山东人承包的加油站口碑好的不多,多抱着捞一票的心态,现存的民营加油站承包的多是福建人,山东人比重不多,而多年前山东人比重还是挺高的(没地区歧视的意思只是如实描述当前实际情况),福建莆田系基本是2个行业为主,专科医院,加油站,国内抱团的当属潮州人,剩下就是福建人了,在加油站的经营上多是采用集资的方式,老乡或者亲属集资去租加油站,少的三两个,多的十几个甚至几十个,大股东不看站,只分红,在加油站盯着的福建人多是小股东,河北范围基本是工资4K,年底分红,还说的过去,因为大部分都是1个人看几个加油站,1个站4K,加上分红还说的过去,毕竟小股东在福建也挣的不多,都是劳苦大众,挣的都是辛苦钱。民营加油站的洗车送毛巾啥的,基本是福建人率先搞的,1个加油站,年赠品的成本大概在10万左右,大概相当1天的流水吧。说关键;1民营加油站油品没问题,斤称可以通过加满整箱看公里数获知。2在民营加油站比中石化中石油便宜1块5的时候,曾经问过民营加油站的经营者可有利润吗?回答是利润低了,还有到1块钱。所以,再没去过石化,石油,民营加油站价格实惠,能免费洗车,顺便来2条毛巾(质量一般擦车当抹布没问题),至于开发票,油过来是带票的,所以民营加油站发票富余不缺发票。 补充:往汽油里加水理论上说不通,油水是分离不能互溶一体的,汽油本身多少是带一点水分的,但是非常低。河北全省早在数年前就已经是更环保更那个啥的乙醇汽油,记得有次在湖北加油,发现不是乙醇汽油,问那个加油的小姑娘“这是纯汽油”?小姑娘很鄙夷的告诉我“这是无铅汽油”!乙醇汽油一直有种说不出道不出的感觉,说这玩意环保更科学,那北京及广大地区为啥不用?坦率的说乙醇汽油不如无铅汽油耐烧,据说长期使用乙醇汽油对发动机的胶皮类管件有一定的腐蚀作用,这点暂不能确定,加油站想私自多加点乙醇也不是一般加油站可以处理得了的,因为需要对应催化升温等条件,所以这乙醇卖出来汽油的价也算是科研新成果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