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不同的视角解析唐诗,用风趣的白话咀嚼韵味。 (第一章,唐.李白)本文读完约4分钟,请坚持耐心,分享唐诗的精髓。 《月下独醉》唐.李白 花间一壶酒 ,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 对影成三人。 月即不解酒,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 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 我舞影零乱。 醒时同交欢 ,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 ,相期邈云汉。 “刨析”:正是繁花似锦的春色,诗人独自一人非常寂寞,就着月色在花前月下独自饮酒。这多没意思呀!于是诗人就邀请天上的明月和月光下的身影一同舞酒行乐。他明明知道明月不懂其中的意思,也知道影子徒有虚名,白白地不起作用,也只能暂时把它们当作朋友,不能辜负了这良辰美景、大好时光呀!感觉上有人相陪就够了,于是就越喝越起劲,一会儿的功夫就喝得酩酊大醉,唱着歌东倒西歪、影随身舞。瞥见明月还未走远,趁着与明月和影子相别之际,没有忘记与它们深情相约,忘不了此时的欢乐,让我们相约下次相会于那遥远的云端天河吧。 本诗珠笔豪放、情思潇洒,但是却掩盖不住诗人内心的孤独与苦闷。 李白的诗雄奇飘逸,艺术成就极高。他曾被贺知章称为“谪仙人”,他的诗歌多以描写山水和抒发内心情感为主。具有“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的艺术魅力。他的诗常将想象、夸张、比喻、拟人等手法综合运用,从而形成神奇的异彩。这就是李白的浪漫主义诗作给人以豪迈奔放、飘逸若仙的原因所在。 李白喜欢用雄奇表现自我,也不加掩饰抒发情感和喜怒哀乐。他面对权豪势力可以用“手持一枝花,调笑二千石”来进行调侃。看到劳动人民艰辛劳作他有“心摧泪如雨”的怜悯。 当社稷倾覆,生灵涂炭时他会有“过江誓流水,志在清中原。拔剑击前往,悲歌难重论”。那样的慷慨激昂和豪情壮志。与朋友相聚,开怀畅饮时他又会“两人对酌山花开,一杯一杯复一杯。我醉欲眠卿且去,明朝有意抱琴来”的天真直率。 总之一句话,李白的诗活脱脱地表现了他豪放不羁的性格和倜傥不群的人生形象。 |
|
来自: acerbookstore > 《李太白701-7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