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给大家聊一聊什么是“放水”。 一直以来,只要房价一上涨,我们就会喊着放水、放水。 但究竟什么是放水,却鲜少有人能说明白。 实际上,放水只是我们为了好理解而创造的词汇,严格的按照经济学术语来说,放水属于货币政策的一种。 而货币政策,又绝不仅仅是印钞这么简单。 那么,什么是货币政策,货币政策又有什么用呢? 从经济学定义上来说,货币政策是一个国家的货币权威机构(央行)控制货币供应量,来达到影响其他经济活动所采取的措施。 具体来说,手段非常丰富,包括:调节基础利率、调节商业银行保证金、公开市场操作、再贴现窗口等等。 所有的这些政策都只有两个走向,要么就是扩大货币供给,要么就是减少货币供给。而央行选择用什么手段,扩大还是减少货币,就取决于我们的经济情况。 一般来说,如果我们处在正常的经济繁荣期,那么企业自然会不断借贷进行扩张,到一定阶段,市面上的钱就会过多,物价飞涨,企业生产成本大增。 到了这时候,央行就会判断经济是否过热,如果答案是肯定的,就必须出手稳定物价,因此通常应该采取提高利率,提高商业银行保证金,公开市场正回购等手段。 反之,如果我们处于经济衰退期,企业根本不想借钱只想还债自保,央行则会判断此时的经济形势不太妙,必须要出手提振企业信心。 因此,这种时候一般会采取降低利率,降低商业银行保证金,公开市场逆回购投放流动性等手段。 央行就像一个鱼缸上面的水龙头,社会经济就是这个鱼缸,而企业和个人,就是活在鱼缸里面的鱼。 水快枯竭了鱼都要死了,赶紧放点水;大家活得都还不错,那就少放点;眼看着鱼缸的水都要溢出来了,那就干脆拧紧龙头,免得鱼缸爆了。 这么解释下来,是不是一下子觉得“放水”这个看起来很专业的货币政策名词,一下子形象了很多? |
|
来自: 昵称60530109 > 《待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