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简论世界通史(第11期)独特秩序–古典印度

 金色年华554 2018-11-20

本系列文章,适合不太熟悉历史的读者阅读(文章内容概括全面但不是很丰富),便于读者快速连贯地了解世界历史。

本系列文章,将为您简单地、系统地讲述并分析【人类从远古时代至今21世纪的世界历史】,文章不过多叙述历史故事,主要从经济、政治、文化角度系统性研究人类世界历史发展。


第三章 辉煌的古典文明(约公元前10世纪-约公元500年)

古印度

第3-4节 独特秩序——古典印度

印度地区(这里指大印度地区,即今天的印度、巴基斯坦、缅甸、孟加拉、阿富汗部分地区),这里是与西方社会(罗马社会)完全不同的环境,在这里,种姓、非暴力、因果报应都是西方社会不存在的。

在野蛮游牧民族雅利安人的入侵后,早期古代印度文明灭亡。但当雅利安人进入印度社会后,他们遇到了一个以城市为中心、居住密集的高度发达的文明,他们虽然征服了这块土地、这里人们,但雅利安人自己被同化了。雅利安人的对这个地区的统一,使印度社会融合起来,印度社会经济开始较好的发展,经济的发展又促进了政治的合并,不少王国建立起来。到达印度的雅利安人与其它雅利安一样,原来都是贵族、教士、平民三个等级,而三个等级的等级制度却不严格,或者说本来在雅利安人间是没有等级的。但当雅利安人统治印度后,等级制度变得森严了。

雅利安人统治印度社会后,清楚自己与土著民的区别,雅利安人称印度土著民为达塞人。在雅利安人怀着种族优越感的情况下,社会发展为四大种姓制度。前三个种姓由雅利安人自己人来“担任”,分别为婆罗门(教士,也就是祭司)、刹帝利(贵族)、吠舍(其它雅利安人);第四种姓称首陀罗,留给达塞人(原印度本土人)。达塞人不得参加宗教仪式,也没有其征服者享有的种种社会权利。不过随着雅利安人融合到印度社会中,这个等级制度变得很不适用,在统治时,雅利安人通常需要与达塞人部落合作,雅利安人不得不考虑达塞人的祭司与贵族的权利。所以,种姓制度慢慢正式变为职业,而不再区分雅利安人还是达塞人。祭司是婆罗门,贵族是刹帝利,商人、地主成为了吠舍,普通耕作者、手工业者成了首陀罗。

就这样,种姓制度与职业紧密相连,不同种姓的群体的限制、义务、责任等也不一样,而且不同种姓间是不能轻易转换的。一个人是首陀罗,那这个人一辈子都首陀罗,他的后代也为首陀罗。这样,印度社会被森严的等级制度限制着。印度社会流行因果报应学说(上章提到过,“因果、轮回、来世的信仰”是印度文明的根),一个人在现世中的地位是由其前世的行为决定的!因此,等级低的民众应由于他们过去的罪孽而对他们现在的苦境负责,改善在来世中的地位是低等级民众唯一的希望,而这只有通过恭敬地履行现世中的责任和义务来实现。比如一个首陀罗,他想改变自己的命运,在“这辈子”是不可能的,他只有努力做好自己的本行,在“来世”他才可能成为吠舍,这样他的命运才能改变。这种因果报应学说,也是印度社会容易统治的一个基础。

带着等级、强调因果报应、再生等理论下的种姓制度,是印度社会统治的基础,也是印度社会宗教教义的基础。印度历史上建立统一政权的时间很短,大多时间都是众多政权分散于印度,所以君权是弱小的,相对神权是强大的。慢慢的,婆罗门的社会权力越来越大,他们可以拥有大量的土地,他们不必缴纳赋税,他们的社会特权越来越多。这种情况,后三个阶层,尤其是后两个阶层就会十分不满,宗教改革便开始了。

在反对婆罗门的过程中,另一些宗教出现了,最著名的如耆那教、佛教。耆教对印度社会很大,而佛教则影响到了印度之外的其它社会。佛教,也称佛陀,本质与印度其它宗教差不多,仍然存在因果报应学说,不同的是佛教反对种姓与婆罗门,佛教强调苦行主义,强调世间万物都是有灵魂的,所以众生平等。佛教这种教义很容易被广大下层民众接受,所以佛教徒,通常称僧人,数量越来越多。而且佛教的入教比较简单,只在乎人们的内心,甚至一个人只需口中不停着念着“阿弥陀佛”就可以皈依佛门。

在印度社会宗教改革的同时,婆罗门自己也在改革。婆罗门称他们自己是宇宙精神的存在,是上帝的一个精神火花。人们的灵魂通过不断轮回变换,直到成为婆罗门而得到解放。献身婆罗门的人通过修行、反省,退出感觉世界,达到终极目标,婆罗门信徒追求真理就能抛弃世界。所以婆罗门教(也称印度教),并没在宗教改革浪潮中消弱。

印度教与佛教相比,印度教可以与政权共存,而佛教是不会与政权“同流合污”的,所以佛教不像基督教那样会成为国教。而且,印度教能为出生、结婚、去世和俗人生活中其他一些关键性的转变提供种种仪式,而佛教却不能,佛教僧人甚至不可以生育。最终结果,佛教没在印度社会立足(佛教后来传入了东亚、东南亚),印度教最后在印度社会占统治地位。

前面说的都是印度社会,对于印度地区的政权,简单叙述。这个时期的印度政权很多,实际上印度长期处于政权割据状态。社会由于种姓制度的存在,即使政权割据,社会也不会混乱,这点与后节要讲的中国文明不同。当西方世界袭击时,印度政权一般不能有效抵抗。波斯帝国、亚历山大帝国都入侵过印度,但他们在印度却没能长期生存下来,这与印度社会的同化作用有关。

在亚历山大帝国解体后,暂时权力真空,摩揭陀国在旃陀罗笈多-孔雀的带领下,进行了对印度区域的征服,最终,公元前3世纪,强大的孔雀帝国建立了,这时印度的南边也第一次被统一起来。到阿育王时期,孔雀帝国空前强大。但孔雀帝国存在时间短暂,很快帝国消亡。之后印度又是近5个世纪的政权割据。在公元前2世纪时,印度北面的大月氏人建立了贵霜帝国,也一度强盛,不过它只统一的印度北方。在贵霜帝国灭亡后,摩揭陀国维持了独立,旃陀罗笈多一世登基后,建立了笈多帝国。在旃陀罗笈多二世在位时,笈多帝国达到极盛。笈多帝国是一个北印度帝国,未统治到印度南边。在公元5世纪-6世纪间随着游牧民族的入侵,原王室不再,笈多帝国进入后帝国时期,王朝慢慢退出了对印度的统治,成为一个小王国。

这就是印度的古典时代,印度地区绝大部分时间处于政权割据状态,但印度社会却很稳定,独特的印度教、种姓制度使印度社会看起来仍是一个整体。印度社会民族众多,语言也多,至今印度仍有多种语言存在,如在印度上层,梵语一度作为通用语言。由于印度语言文字众多,这也给今天研究印度文明增加了许多难度。

在生产力方面,印度社会也是相当成功的,在笈多帝国时期,印度社会已发展得十分繁荣。在科学方便,印度也取得了很高的成就。非常著名的,就是提出了“0”的理论和作为演算基点的十进制,这个发明是伟大的!后来西方社会的近代科学,没这个伟大的发明为基础,是不可能实现的。

这就是古典印度,一个有着独特秩序的神奇地区。

>下一篇>

—目录—


【若想读《简论世界通史》全部内容,请关注我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