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西周日己觥

 火天大有_元_享 2018-11-20

觥[gōng]是商周之际众多酒器中造型特殊的一种盛酒兼饮酒器。流行至西周中期,为盛酒器。

有成语叫“觥筹交错”,是形容众人聚集饮酒的热闹场面。《诗·周南·卷耳》说:“我姑酌彼兕觥。”《醉翁亭记》说:“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觥筹交错”的宴饮自商周时期开始,觥虽然很快就退出了历史舞台,但是在宋代人的酒宴中还能看到如此热闹欢愉的气氛,可见宴饮中娱酒、推杯换盏的习俗已经保留了下来,并深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之中了。

日己觥是西周中期的文物。1963年出土于陕西省扶风县齐家村西周窖藏。通高32厘米,通长33.5厘米,腹深12厘米。

西周日己觥

通体由盖和长方形器身组成,盖前端为双柱角夔龙头,后端作虎头形,中脊为一只小龙,两侧各饰长尾凤鸟纹。器身曲口宽流,四角起扉棱,曲口饰回首夔龙纹,尾随小鸟,器腹四面饰卷角饕餮纹,圈足饰鸟纹,把手为宽大逶迤的兽尾,饰鱼鳞纹。纹饰采用浮雕手法,突出于器表,神秘奇特的造型和豪放粗犷的纹饰组合巧妙,是西周青铜艺术中独具匠心的设计。

西周日己觥

西周日己觥,图源:图片114 rose2012

西周日己觥

西周日己觥,图源:图片114 rose2012

日己觥器、盖同铭各18字。大意是天氏为亡父日己铸造祭器,庇护子孙万代。

陕西扶风、岐山一带是周人发祥昌盛的故地,西周贵族和王臣曾在此聚居,所以历年来周原出土的窖藏青铜器很多。与日己觥同时出土的还有日己方彝、日己方尊及它盘、它盉等器。三件“日己”铭青铜器铭文、纹饰相同,造型各异。

据郭沫若先生考据,这是周幽王11年(B.C.771)犬戎入侵,西周贵族逃亡时所埋葬的,直到1963年初才重见天日,成为博物馆的珍品。

西周日己觥

觥最早出现于商代晚期,一直延续到西周中期。这件日己觥不论从造型、纹饰和铭文看,都是不可多得的西周青铜艺术珍品。现收藏于陕西历史博物馆。

关于夔龙[kuí lóng]:

《山海经·大荒东经》描写夔是:“状如牛,苍身而无角,一足,出入水则必有风雨,其光如日月,其声如雷,其名曰夔”。但更多的古籍中则说夔是蛇状怪物。“夔,神魅也,如龙一足。”(《说文解字》)“夔,一足,踔而行”。(《六帖》)

西周日己觥

尖角夔龙纹

在商晚期和西周时期青铜器的装饰上,夔龙纹是主要纹饰之一,形象多为张囗、卷尾的长条形,外形与青铜器饰面的结构线相适合,以直线为主,弧线为辅,具有古拙的美感。

西周日己觥

回顾式尖角型夔龙纹

唐代术士杨筠松所著《龙经》对夔进行了一个很好的解答:“夔龙为群龙之主,饮食有节,不游浊水,不饮浊泉。所谓饮于清游于清者。”作者不但直接将夔归属为龙,而且认为夔是“不游浊水”、“不饮浊泉”的群龙之主,由此我们可认为,夔纹象征王权和神权,饰有夔形纹饰的青铜礼器或兵器代表着至高无上的权威与尊贵。

陕历博魔卡

下图为陕历博推出的明信片,下载陕历博魔卡APP,对着下图的纹样扫描即可呈现立体的日己觥,该套明信片共有8套,每套6张,网上还可以购得。

APP中有免费下载魔卡打印的链接,下载后打印再扫描就行,(或者找个其他设备打开下面的图片,平放于桌面,用下载APP的手机扫描,也可以呈现)。

西周日己觥

注:本账号所发布的所有内容均来自于网上资料整理,其中既包括了一些文物背景和史实,也包括了一些更具浪漫色彩的猜想,仅供所有参加“文物超活化”原型创作大赛的选手们参考,希望大家能从这些资料中发掘出生动有趣的创意点加以发挥,超越传统,活化历史,传承文化。

↙点击【了解更多】阅读原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