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土地修复,留给子孙一片绿色农田|祎赓农场

 巴山夜雨997 2018-11-20







经常走田间的人知道,土地的肥力是逐年下降的,所以很多农户会选择更换作物或者休耕养地。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在漫漫农耕史中,祖先在不同的土地上进行农耕,甚至开垦过荒地、沙地,通过在不同土质中耕作收获口腹之粮,也治理了盐碱地和沙地。从古今耕作地况来看,土地肥力可以修复。但是不当的耕作方式造成的土地污染永久不可恢复。

近年来,土地污染污染严重,庄稼也成为重金属超标、农药污染的“受害者”。造成土地污染的三大原因是工业生产、农业种植和垃圾处理不当。

其中,农业种植使用的农药、杀虫剂、除草剂、化肥等大量添加剂和因此而造成的土地农药残留、重金属超标。

这些问题,是现今工业化、只追求产量,不保护土地的粗放耕作方式的必然后果。此结果导致自然、健康的土地资源越来越少。作为农作物终端的消费者摄入了这些农药、重金属,会产生严重的身体疾病。

只要产量,不要环保,等同于杀鸡取卵。从土地肥力至作物健康至食用粮食的我们,没有一个环节得到好的结果,这就是一个因果相克的恶性循环。



由于农药使用者缺乏农药知识和用药技术,长期大量不合理地使用农药,造成蔬菜、水果、畜禽养殖产品等农药残留量过高,而这些农产品会对人体健康造成急慢性中毒危害。

农药和重金属是蔬菜、茶叶及粮食作物的主要污染物。受农药污染的主要粮食品种是水稻。


这些问题,如非特殊关注,普通消费者根本意识不到它的严重性。只有亲自走访了老农,去农田里看上一看,才发现:种稻之前,还有一个程序叫“封田”,在插秧之前,把农药和杀虫剂倒进水田里,几天之后再来插秧,一整个生长期里,都不会有虫害和杂草。表面看起来水质透明,不是因为水质好,是因为其水质已经不适合微生物生长。




农药作为农业生产中必不可少的生产资料,对农业发展和人类粮食供给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农药主要包括杀菌剂、杀虫剂和除草剂三大类。世界范围内农药所避免和挽回的农业病、虫、草害损失占粮食产量的1/3。

然而近年来随着农药长期大量的施用,农药残留及污染问题日益严重,已成为农业面源污染的重要来源之一。

据统计,农田中施用的农药量仅有30%左右附着在农作物上,其余70%左右扩散到土壤和大气中,导致土壤中农药残留量及衍生物含量增加,造成农田土壤污染。这不仅会破坏土壤中的生物多样性,还会通过饮用水或土壤-植物系统经食物链进入人体,危害人体健康。



这些数据令人后怕,然而,更可怕的是,农药的危害是永久的。


危害永久性意味着,被污染的土地的恢复需要几辈人的努力,甚至是永远不可能成功的一件事。

农业种植在施肥过程中,使用的农药、垃圾肥料、不干净的堆肥、土壤添加剂等等,都会进入土壤造成污染。

化肥使用时间久了,容易造成土壤板结、硬化、透气性差,破坏了土壤的团粒结构,甚至直接影响农作物的正常生长。

由于目前的农药使用量大、种类多,而且使用时间长,绝大部分农药都会直接或间接地遗留在土壤中,致使农田污染。

祎赓农场是中国科学院博士(后)研发团队植物细胞调节和土壤修复项目之中的水稻种植示范性农场。农场的种植理念就是将脚下的一片田地好好保护,只想给消费者捧出一捧安全、健康的大米。

土地的意义,绝对不是这一季水稻的产量,是建立每一个消费者对品牌力量的信赖,是生生不息的生命理解。





注:引用部分数据来源网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