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篆刻边为什么要划破?

 爱好收藏图书馆 2018-11-20

首先纠正一下,不叫边划破,专业术语称为:“破残”。

古代治印大约分为几种:

1、铸印。这种方式在元朝之前,无论官印、私印,是最常见的一种方式。

2、凿印。汉代比较多见,因战争急需,在铜印坯上凿刻急就而成。

3、玉印。其制作方式有争议,但肯定不是“铸”的,至于究竟是刻的,还是腐蚀的,或是用所谓的“软玉法”,需要专家们考证。

4、文人手工治印。传说起源于元朝的王冕。

其实,除了文人手工治印,其余的方式在成印之时,都是平整光洁的,之所以出现残破,是由于岁月长久,慢慢锈蚀的结果。

我们看一下保存比较完好的汉印的本来面目:(上图为铸印,下图为玉印)

腐蚀较重的汉印:当文人印兴起时,破残成为了一种修饰手段,主要是为了使印章古朴、生动,也就是说不使印章板滞。

据说,文彭就是将刻好的印章放于匣子内,让书童摇晃,出现自然的破损。到后来,逐步发展到用刀杆敲击、研磨、用刀刃切削等方式破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